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双鬼才-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刘辩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但徐济已经是他最后的期望了,而且如今也只有徐济有对等的身份和何进抗争,但双方实力不成正比也的确是现实,而且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差距,徐济这么一说刘辩也自然无法多说什么,但他心中的绝望和无力却已经表露在脸上了。

    而徐济依旧不为所动,身在帝王家那个不是天生的演员?没人知道刘辩是否出自真心所为,而且徐济谋求的更多,现在不过是欲擒故纵而已。刘辩眼看徐济依旧是眼观鼻鼻观心这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也只是幽幽叹了一口气道:“姐夫难道真的没有主意?如今你我抛开帝王与臣属的身份不谈,姐夫便只当我是你的后辈,如今我遇到这般困境,姐夫可否为我想个办法?”

    眼见刘辩说了这话,徐济自然也不好继续这般无情下去,他皱眉看着刘辩缓慢的说道:“办法自然不是没有,如今大将军身后的世族与原先洛阳的世族已经有所争端,陛下或可利用一二。只是这些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大将军位居人臣之至,凭借的不只是这些。臣便是有心相助也是无力抵挡。”看到徐济这般态度刘辩自然也清楚了徐济的态度,徐济也不是不想对付何进。但他力有未逮,而这一点是刘辩也无法完成的事情。

    沉默半晌。刘辩问道:“姐夫以为如何才能对付何进?”听到刘辩直呼何进之名徐济也大约能想到刘辩是有几多怨恨何进了,而刘辩说出这话也就意味着徐济的铺垫也做的差不多了,于是徐济也沉声道:“在洛阳之内大将军已然难有敌手,唯有以求外援了。”

    刘辩闻言低头想了想道:“姐夫以为谁可为援?何进是豺狼,但外援却未必不是饿虎。”听到这话徐济不禁心中暗赞刘辩聪慧,他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就看出了自己所说的这个建议的利弊已然是极为不易之事了,但这并没有让徐济停下他的话语:“陛下大可寻幽州牧刘虞之流皇亲相助,这些人皆是大汉皇族,想必不会坐视陛下忍受大将军的责难。”

    听到徐济这话刘辩自然是心中一喜。但随即又再一次皱起眉头。徐济这个建议确实是极好的,但如今与刘辩来说自身的自由都成问题,更不必说还要派人去寻求这些皇亲的援助了。看到刘辩一脸的难色徐济当然也已经猜到了刘辩的困扰,但他却没有说破,等刘辩自己说出来显然要比徐济提出要更有主动权,何况徐济离开洛阳的希望也就寄托在这上面了。果不其然刘辩很快就向徐济发问了:“姐夫此计甚妙,然如今我手无权柄又将如何是好?而且朝中尽为何进的人,我亦找不到可以信赖之人为使啊。”

    面对刘辩这个问题,徐济轻笑道:“陛下莫非忘了臣?臣可借回乡探亲之名携陛下旨意离开洛阳。届时自然可将这圣旨送往各地皇亲处。”刘辩闻言立刻陷入难色,说实话他并不愿意徐济离开,他需要这么一个能为自己出主意的人,何况如今刚刚从徐济这里解了燃眉之急。更不愿意放走徐济,而且徐济明显是脱身之计。但刘辩却又没有选择,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可以信任的人。也正像徐济说的那样,只有徐济的主意才是最安全的。至少徐济和何进是不对付的,自己这位姐夫绝对是乐于见到何进遭殃的。所以这道圣旨离开洛阳之后至少能够保证送到自己想要送去的地方。

    如此纠结了半晌刘辩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徐济想要置身事外自己也不能强制将他拖下水,而且徐济显然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之所以不愿意出面也是因为实力确实有着极大的差距,他最终还是同意了,但时机却还需要等待。

    但似乎连天时都在眷顾着徐济,六月传来了董太后于河间驿庭为人鸩杀,灵柩已经在路上了,而支使这件事的人不问可知便是何进,此时徐济也终于开始动作了,时机已经到了。

    而自从董太后亡故的消息传到洛阳之后何进便托病不出,自然是为了避免为人议论。而张让和段珪也趁此机会大肆散播于何进不利的流言,如此一来何进更是避而不出了。这事儿很快就传到张让之处,但此时张让早已经无所谓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徐济那边的动作没有瞒过他,如今大半洛阳都被董太后之事牵扯了注意力,所以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徐济的异动,但张让却根本不在乎董太后那个老妪。如今既然徐济脱身在即,他也没有必要再想着如何苟全性命了。

    面对这些流言和非议,何进自然是不知道的,但袁绍却是坐不住了,他身为司隶校尉连日来不知道抓捕了多少散步流言之人,他自然知道在市井之间对何进的非议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虽然对何进这种武断而且愚昧的做法感到不满。但事已至此解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于是他便前去见了何进。

    见到何进之后袁绍只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何进从来都不是一个有决断之人,听到袁绍这话当然是大觉有理,然而却又不敢决定,于是也便只回答道:“且容我三思。”

    但这事还没等何进想好便已经有人将袁绍的拜见和这番话都告知了张让等人,张让立即作出了应对,他再次贿赂了何苗,这一次张让的目的就不是活命了,他要在何进没有决断之前抢占先机,又或者,反咬一口。

    张让当然也清楚自己的下场,但此时他已然无所畏惧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何进身死

    张让抢占了先手对何进当然不是毫无作用的,原本就是理亏的事情,加上何进还根本没有边辩解,一副就是默认的模样,如此一来还指望有什么好结果?不消说何进的迟钝再一次让他陷入了被动,而且这几乎就是何进自己的愚蠢给他招来的麻烦事。所以袁绍是真的着急了,再容何进这么肆意妄为下去恐怕便是千夫所指,届时便是大将军的身份也难敌天下悠悠之口了。而何进此时的犹豫更是失去了一个机会为自己争取主动权,如今不说对付张让等人了,便是想要先平息流言都已经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了。

    而且张让通过贿赂何苗更是想何太后进了谗言,这可不是那种毫无攻击力的言辞了,何苗对自己这位兄长也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背着何进已然与何进的妻子有了苟且之事,如今陷害起自己的兄长自然更是驾轻就熟毫无心理压力。如此一来他对何皇后说的话自然也就着实毒辣了:“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此取乱之道也。”

    这话说的在隐晦也还是一派陷害之意,说白了何苗其实也觊觎何进的大将军之位,即便作为何进的胞弟他得到的好处也不少,但同样身为何太后的亲眷,为何他就非得要屈居何进之下?对何苗来说取而代之是早已在心中盘算不知多久的打算了,如今既然有机会拿好处还顺带对付一下何进他自然是乐意之至的。

    何太后本来也是不信自己的哥哥能干出这些事儿来的,虽然她本身对董太后也是极为不喜。但既然已经将她驱逐出洛阳又何必再下杀手?这显然是一件不必要的事情,但随着流言的日渐增多。随着张让等人的不断刻意提及之下,她终于是也相信了。如此一来何太后自然是不想要再跟自己这位蠢笨的哥哥站在同一边了。这说来是有些无情,但何进如今已然是取死之道,何太后显然不必跟着何进一起犯傻,所以当何苗说出那样一句话之后她也同意了,甚至当夜便召何进入宫见她。

    何进原本是打着事情不消停就绝不出门的念头,但何太后的召见他是于情于理都没法拒绝的,说白了他的权势一大半都是拜自己的这个妹妹所赐,所以何进还是选择了应从召见去见何皇后。而见面之后何太后也没好气,见面就数落何进一通。何进自知理亏,自然是不能辩驳,只是问道:“事已至此,计将安出?”何太后闻言更是心中怒起,这蠢材做出了这等蠢事还要问自己怎么办,顿时是一点耐心也无,冷脸道:“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何进哪里听不出什么意思,这摆明了就是让何进不要对朝臣指手画脚,更不许他对刘宏的旧臣动屠刀。早先便说何进是没有半分决断的人,听袁绍说的有理他就从了。如今听自己妹妹这番话更是觉得有理,于是便又是唯唯诺诺连声称是而退。但这事儿不算完,何进是觉得何皇后说的有理准备依言而行了。但刚回府中便听家人说袁绍在等自己,何进也只得去见袁绍了。

    袁绍是知道何进被何太后召见的。他原本以为何进会借机提出诛除宦官之事,满心欣悦的询问道:“诛杀张让等人之事若何?”何进也清楚袁绍想问的也就是这事儿了。但那边何皇后才数落过他,自然是不可能了,于是他也只得无奈回答袁绍:“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听闻这话袁绍更是心头一凉,哪有一个七尺丈夫为一介女子动摇的?何进这一副窝囊的样子让袁绍心中没半分力气,但此时袁绍也没有退路了,如今天下谁人不知他袁绍是在何进手下为官,何进遭殃就是他袁绍遭殃,所以他还是不得不为何进想办法。袁绍已经是万分肯定何进是绝对不敢违抗何皇后的命令的,所以想要劝说何进自己动手几乎就是毫无指望的事情了,那么也只能够从别处想办法了,思忖半晌袁绍神情凝重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这会儿袁绍已经是顾不得什么忌讳了,这主意说好也好,说坏也极坏,一旦入洛阳的人不受控制便是才恶饿狼便来猛虎的局面。但此时袁绍哪里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