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双鬼才-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艾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曹操现在采取的策略定然是稳扎稳打,毕竟在程昱返回江东告知他实情之前他应该都会认为长安和徐庶的事情在牵扯主公的精力,而且张济将军和刘繇已经在他的侧面为其封住了大军的左翼,如此来看曹操实在是无后顾之忧。”从谓南赶回来,才到长安不久的于禁闷哼一声道:“曹孟德现在这是在等候长安的事情传到兖州来呢,长安失守必定会令兖州震动。想必曹孟德认为那个时候才是他最好的机会,到那时,就会在中原形成对主公的群起而攻之的局面,徐庶先生,张济将军,刘繇刺史都在曹孟德的计划中协助他对主公发动攻击。”

    没正形的徐威在一旁哈哈笑道:“这只能是痴心妄想,不要忘记,现在我们才是长安的主人,曹操恐怕要到很久之后才会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不理会自我陶醉起来就没完没了的徐威,依然看着沙盘。邓艾向徐济建议着:“主公,依我看。为今之计,最好地办法就是让荀攸先生所部的大军度过泗水。在到丰城之后直奔九里山,然后向东南行军。绕过彭城,直奔淮阴、淮安、盐渎三地,只要攻下三城。那么我们就会彻底的切断曹孟德的后路。”

    众人半天没有反应有尽有过劲儿来,显然被邓艾的新奇思路吸引住了。一个个紧盯着沙盘,皱着眉头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良久,于禁才皱眉道:“邓艾你如此用兵倒是一招奇兵;但是兵法有云;奇正双行;现在于禁只看到奇兵却没看见为这支奇兵作掩护的正兵,如此不免有些不大稳妥。”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都同意于禁的质疑。要知道邓艾的行军路线固然很出人意料。但是却也很危险;按照邓艾地计划;荀攸大军就要实现长途跋涉;千里奔袭的计划。但是荀攸所部军队偏偏是一只机动性很差的军队;虽然攻城能力强;但是因为他的重型装备过多;导致行动被一般的兖州军要缓慢得多;如此一支兖州军;刀走偏锋;很容易被敌人识破己方的用心。然后加以利用。不过这个计策却并没有让徐济感到惊讶,历史上的邓艾就是个极为喜欢奇兵突出计策的人,奇袭成都一战成名也足见邓艾用兵的风格。但徐济也最担心这一点。用兵之道向来讲究奇正相佐,剑走偏锋虽能有奇效但多半都有些巨大的风险,不过眼前的邓艾看起来似乎还有没说完的,徐济也不说话,只等着邓艾继续说下去。

    只听邓艾哈哈大笑到:“谁说没有正兵?曹操放手施为,有恃无恐的进攻,所依靠的不过是扬州的刘繇刺史和徐州的赵昱而已,不过那又如何?我们完全可以令徐庶将军围攻鼓国,然后令张济将军攻击扬州。两地的力量被牵制之后。曹操还可以玩出什么花样来,若是知道自己的后路被切断,曹孟德同样只能乖乖的撤军,到时候。虞翻先生自然会衔尾而击。”

    众人被邓艾说的不自觉的纷纷点头。如此一来果然是万无一失。徐济哈哈一笑道:“既然没有异议,那么我们就请邓艾军师下命令吧。”

    邓艾终归年幼,被徐济这么一说。有点不好意思,揉着鼻子脸红起来。看得众人哈哈大笑,在笑声中。邓艾也忍不住笑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小子就班门弄斧造次了。”陈群在一旁捶了邓艾肩膀一下道:“你小子哪里是班门弄斧?分明就是鲁班在世嘛,这些人里除了主公之外,现在看见你小子,只有甘心受教的分儿。”邓艾嘻嘻一笑,也不答话,对徐济道:“主公可派人速去通知荀攸先生,要他急行军到丰城。至于徐庶先生和张济将军则要在荀攸先生开始向淮阴三地挺进之时开始对彭城和扬州开始围攻,定要把他们打得闭门不出为止,当然,在具体地计划执行上,各地可由具体情况而定,毕竟战场上的变化千丝万缕,不可捉摸,兵法有道,变化无方。虞翻先生、荀攸先生皆是大才,应该都没有问题,张济将军那里问题也不大,据说梁习先生新收的弟子,就是那个叫陆逊的小子也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而且听说他最近进步很快,有时候弄出点玩意连梁习先生都会大吃一惊。对了,还有桓范先生呢,主公不是命令桓范先生回到中原督战吗?不妨让桓范先生到张济将军那里吧,毕竟张济将军的豫州位置十分突前,要应付的事情多,只交给他一人不免有些吃力。”徐济点了点头;心中升起了荒谬绝伦的感觉;要知道陆逊可是历史上的的东吴下一代的领袖,现在却在自己的手下为自己出谋划策,更有趣的是陆逊还变成了梁习的弟子,这实在令人发笑。不过这事儿徐济倒是并不清楚,看起来还要问问幽影究竟是怎么回事才好。

    不过此时徐济勉强压住这种怪异的念头;才要说话;却见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近来;拜倒在地;大声道:“主公。大事不好!”众人面面相嘘,不明白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叫做大事不好。

    徐济沉声道:“你且歇歇,不要慌,慢慢说来。”

    那名士兵应声站起。喘了几口气才向徐济禀报道:“刚才从南阳城传来消息,荆州的孙策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突然间派来大军攻击南阳城。”此言一出;众人大哗;千算万算;却没想到一支悄无声息的孙策会来这么一手。

    徐济却皱眉道:“不可能!孙策没有道理这么做。”

    在一旁的荀彧也皱眉道:“的确如此,孙策在荆州才立足不久。他手底下必然有很多事情要打理。虽然实力壮大了,但是和主公相比显然还不足以同日而语。现在我们双方正在处于合作中,实在没有必要把关系弄得那么僵。”众人点头。

    邓艾却早已经把身子伏在沙盘上仔细观察了,良久不说话。

    徐济和众人不敢出声,生拍打扰到邓艾思考。

    好半晌,邓艾才正起身子,看着那名士兵肃容道:“你可否告诉我,这个消息用了多长时间传过来?”那名士兵想了想,才恭敬道:“大概有七八天了。”

    邓艾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对那士兵道:“那也就是说,孙策攻击南阳城已经是七八天前的事情了?”那名士兵点头称是。

    邓艾不再问话,徐济一挥手,那名士兵领命下去了。

    徐济看着邓艾,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于禁这会儿也没忘记防守,在一旁肃容道:“军师是否担心南阳的防御问题?李严将军和魏延将军都是沙场老将,自然会相机而动,他们都是生性冷静之人,绝对不会逞匹夫之勇的。”

    邓艾摇了摇头道:“我担心的不是李严将军和魏延将军。我是在担心孙策的企图。既然孙策没有道理攻打南阳,那么孙策的进攻南阳就是佯攻,既然是佯攻,那么孙策的真正目的又何在呢?七八天前孙策在南阳。那么问题就变了。我只想知道现在孙策,又在哪里呢?没有别的消息传来,想必孙策此刻还在那里吧?但如果这样的话。孙策的问题就大了。”顿了一顿,邓艾皱眉道:“孙策出兵的时机和他出兵的方向让人白思不得其解。孙策是七八天前才开始攻击南阳的,那就是说曹操在下邳开战的时候。孙策同时和曹孟德动手。表面看来,两人的确有联手地趋势,而且两人联手对付主公的可能性极大。但问题是若是孙策诚心与曹孟德合作的话,孙策大军出现的地方应该是绕过南阳和表面上佯装与曹孟德合作的张济将军一同直逼颖川,切入龚川的腹地。又或者在张济将军北上之后,孙策大军迂回在李严大军地右侧,司机伏击有可能回军北上救援的李严大军,万万没有直接攻击南阳的道理,那不但是打草惊蛇,而且只能用惨重的代价换取些许的胜利,绝非是智者所为。”一指沙盘,邓艾继续分析道:“孙策不是曹孟德的手下,又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耗费着自己的兵马去牵制李严的军队去换取曹操的强大。我看事情应该是这样的,曹操和孙策已经有了密议,商定同时出兵对付主公,不过孙策却暗中另有打算,虽然出兵了,但是却别有所图。反正曹操离着他很远,要到很久之后指才会知道这件事情,所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孙策到底想要干什么。”

    众人听得眉头大皱,也担忧起来:孙策现在的确让人担心,不知道孙策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于禁忧心忡忡道:“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又说:‘善用兵者,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得不攻,不知其必守,不知其必攻’,如今的孙策就给人这种感觉,令人心惊胆战。”

    诸葛瑾虽然是内政人才,但是对于军事却是颇为通晓,闻言点头道:“文则将军所言甚是,两年前长安之会,各地诸侯各出奇谋,唯有这个孙策的使者廖立全无半点反应,似乎没有半点阴谋诡计,安静地过分,实在不像孙策的为人。这其中若是没有玄机,只怕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徐济苦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这一段时间我们忙应付曹操和王子服去了,所以便忽略了这些时候安心发展实力的孙策,导致现在我们完全弄不清楚对方的意图。”

    徐威却不服气道:“我看大家是多虑了,那么阴险地曹操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孙策呢?曹操布置多时。在主公面前都是一败涂地,孙策现在忙于立足江东。有何能力对抗主公?我看他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难道凭他的实力还想长驱直入。撼动主公的权威吗?”邓艾看着徐威。目光闪烁道:“文锋将军此言差矣,孙策和曹操的确不同,正如将军所说,曹操的大局观除了主公之外当世恐怕无人能及,孙策手下的周瑜虽然有些本事主公也十分重视,但是据我观察和幽影的情报来看他的才华完全集中在灵活应变上,对于天下大事不甚了了,往往只执着于一场战争的胜负。但是很会思考战争的全局,好出奇兵。但是却难以为继。所以若是现在孙策的军队是在周瑜的指挥下,我们反倒应该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