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双鬼才-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济当然早就想要这么做,但是天下形势令他在当时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首先就是经济问题,当时的兖州经济车轮已经飞跑到极致。再也承受不住徐济的四处征战,为此,荀彧还在初来长安的时候责问过徐济。其次就是时机问题,徐济当时不具备攻打汉中和益州的理由,而且长安内部不稳。谁知道自己离开长安之后王子服等人会弄出什么事情来?

    更何况当时荀彧已经向自己提出了称霸天下的全攻略,要用经济拖垮天下诸侯,自己当然更加不会轻易的动用沮授这一步棋。可以说,沮授大军现在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甚至会被别人忽略不计。但是一旦徐济开始了争夺益州的战争,那么沮授大军马上就会变成一场风暴,横扫汉中和益州。

    这也是人何徐济要把甘宁派到沮授大军那里去的一个原因。

    沮授善出奇谋,张燕的黑山军善打硬仗,而且机动能力极强。即便是臧霸大军也只能与其旗鼓相当,而甘宁则是山贼出身,和张燕当然有共同语言。而且甘宁本身就是益州人氏,对当地的人情风俗十分熟悉。有甘宁在,沮授大军当然是如虎添翼。

    因此,徐济他们面对眼前的这支孙策大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这支大军与沮授大军联系到一起去。

    可是经过邓艾这么一说,徐济等人立刻发现关键所在。事情很有可能是孙策另有一只大军自襄阳出发。直奔西北的南乡,从南乡开始搜沮授授大军。

    原本徐济也曾经想要沮授大军进驻南乡。但是却苦于兵力过于分散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若是沮授屯军南乡地话,那么上庸、房陵、樊城等地都要分兵把守,不但徐济没有这个兵力,也会把徐济的意图暴露出来,故此徐济才会命令沮授大军在南乡城外,伺机而动。事情一但被邓艾点破,众人边越发觉得孙策大军的意图的却在此,

    魏延皱眉道:“若是事情这般解释,那么眼前的这只孙策大军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理由,但问题是孙策如何想到主公会有如此奇兵在南乡这里呢?”

    徐济苦笑道:“事实证明,我们绝对不能对孙策和周瑜掉以轻心,当然还包括那个廖立,我想孙策一定是在廖立出使长安之后才猜想出来我的这步棋的。”众人大惑不解,邓艾却冷然道:“这件事情说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却并不难猜,要知道,主公现在乃是天下万众瞩目的人物,对于这些诸侯来说,更是最大地敌人,那么主公的所有行动都会受到他们的关注。”

    顿了一顿,邓艾又道:“张燕大军名震天下,最后却是销声匿迹,那么这支大军到哪里去了呢?这是诸侯们心中必存疑问之一,当然他们单凭此条是无从想像主公的意图的;而和田丰先生齐名的沮授先生也同时销声匿迹,这就更令人感到怀疑,于是很自然的,人们就会认为沮授先生此时应该在张燕大军之中。”众人被邓艾的分析所折服,纷纷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徐济看向邓艾,苦笑道:“这两点还好说,但是孙策是如何猜出沮授大军在南乡的呢?”

    邓艾的眼中闪过精光,冷然道:“这事情只怕还在甘宁将军的身上。”看着还有点不解的徐济,邓艾解释道:“甘宁将军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他毕竟在荆州住过一段时间,更在江夏黄祖的手下任官,孙策自到荆州,求贤若渴,不会没有听说过甘宁将军的名号。可是甘宁将军却也不见了,随后,在我军与袁绍大军的作战过程中,甘宁将军亲手击败了袁氏家庭的高手袁敏,然后再次消失,虽然在那声大战中甘宁将军并没有留下名姓,但是孙策定会有所耳闻,毕竟甘宁将军的形象和我兖州军的成名将领全不相同。”李严有点难以置信道:“难道仅凭这几点,孙策便可断定主公的计策吗?”

    邓艾摇头道:“李严将军。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让孙策想到此点的其实是发生在长安的刺杀事件……”徐济闻言。立时身躯一震,脸色一变道:“原来如此!”

    看着徐济色变的样子。邓艾长叹一声道:“正是如此。”众人面面相觑,一个说“原来如此”。一个说“正是如此”。不明白两人打什么哑谜。徐济心事重重道:“这件事情是我疏忽了,我凭着侥幸的心理让甘宁出手击杀于吉,我在一旁协助,这件事情一定被廖立带回了荆州,周瑜正是凭借此点联系以往的蛛丝马迹猜到甘宁身上的……”魏延和李严相顾骇然,纵然如此,这个周瑜也太神了吧。邓艾冷然道:“周瑜应该明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道理。甘宁将军本身就是益州人士,而主公的下一步攻略谁都可看出来是在益州身上,一想到消失的甘宁将军的出生地,在一想想甘宁在长安的所作所为,周瑜自然可以猜出个大概来,这不足为奇。”顿了一顿,邓艾指着地图上的荆州侃侃而谈道:“孙策和曹操不同,曹操因为远离益州,所以益州的安然和他关系不像孙策那般是一种明显的唇亡齿寒的关系。而且曹操想要帮忙也帮不上,因为鞭长莫及。对于曹操而言,即便是自己不说,孙策也一样会帮助益州死守的。所以曹操考虑得更多的对付主公,因为主公的目光必然完全集中在益州和汉中,所以对他应该不会太在意。故此才会有王图、尹氏、来燕儿、于吉等人的出现。曹操心中明白,早晚会和主公撕破脸。但若是在此时可在成功,那么不但可以遏制住上的扩张。而且还会出现反败为胜的局面,即便是失败了,曹操也可稳稳的后撤。至多是放弃下邳,退守江东。因为他知道主公在拿下江东前是绝不会对他怎样的。”众人恍然大悟,难怪曹操敢如此明目张胆了,原来是因为徐济的目标而有恃无恐。

    邓艾又在沙盘上指向孙策军所在的驻地沉声道:“至于孙策,他所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住益州,因为他心中清楚,若是益州有失,那么荆州根本保不住,所以周瑜现在满脑子就是益州的安危,因此我军一切的风吹草动都会被他仔细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周瑜识破主公的计策不足为奇。更何况你们这支大军呆在荆州足有两年了,可是却无所作为,简直等同于浪费。周瑜当然会思考主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了,而得出的结论就是李严将军的大军也是进攻益州的一支。”众人默默点头,若是如此说来,孙策大军出现在南阳城外,那就一点不足为奇,因为孙策此行的目的不在曹操身上,也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益州身上,孙策垂涎江东不假,可是那应该是保住自己不败之地之后的事情,现在若是和曹操起了争端,最后便宜的只会是徐济,这笔帐周瑜应该算得出来。徐济叹了一口气道:“不用问,周瑜的这个猜想一定也被益州的庞统知道了,要知道庞统本身就是荆州人士,庞统和荆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看弄不好此次孙策出兵,声东击西。庞统也会有参与。周瑜对汉中和益州的地形并不了解,他若是想要进军的话,必须要得到益州本地人的指点才可以,而这个人最好莫过于张松,庞统定是在接到周瑜的消息之后命令张松把这条航线告诉周瑜的。而且诸葛瑾的那个据说才学远胜于他的弟弟诸葛亮,现在想必也在刘备的帐下,此人也值得注意。”众人连忙看向沙盘。马上一条路线便清晰地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孙策地另外一支军队出现在南乡,向西北推移,而庞统所派出的军队则应该是从子午谷出发,和荆州州军两面夹击沮授大军。

    邓艾看向徐济,冷然道:“主公的这个猜想十分有道理,否则这段时间为和西北军阀和荆州竟然会如此安静,根本不符合常理,原来竟然是两家联手暗中出兵准备消除隐患。”魏延气得双掌一击,满脸含煞道:“可恶的周瑜,居然敢戏耍我等,在两军阵前拿我军为何会在荆州驻军如此长的时间做文章。简直就是明知故问。”

    徐济的眼中闪过慑人的神光,冷然道:“周瑜的确有两手。居然可以想得出如此巧妙的计策来,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孙策这般问事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军事理由找借口,以便能够长时间的在南阳城外停留,现在看来,这个理由竟然就是原因!实在是大出我们的意料之外,不过幸好有邓艾这小子。”邓艾苦笑道:“主公实是过奖了,要知道我也是因为孙策在反复强调这件事情而起疑心的,回来之后结合沙盘,才得到这个结论的,实在不足为奇。”

    可是众人却不会这般想。每个人此刻都在向邓艾投向敬若神明的目光,实在是太神了,若是说周瑜定下此计是呕心沥血,那么邓艾识破此计则显举重若轻了。周瑜、庞统、邓艾、陆逊、桓范……这些人都年轻的还未超过二十岁,可是个个都是惊才绝艳,堪称算无遗策,无不是独当一面之辈,令人叹为观止。叫人感觉仿佛新的谋略时代已经到来了,在心中升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邓艾却全不在乎众人对自己的异样感觉。而是望向徐济,沉声道:“主公,现在事情危急,还请速下定夺。否则定会对主公征讨益州和汉中的大业产生莫大的影响,可以说,现在孙策和庞统所做的事情要远远比曹操可怕。曹操的事情已经基本成为定局,可是眼前的形势却是难以预料。”

    李严在一旁忍不住建议道:“主公。现在事情已经明了,我们何必担心呢?只需要调动大军支援沮授将军不就得了?青泥口和武关近在咫尺。我们要想通知也十分方便。”徐济摇头道:“正方,看来你还不明白眼前的形势,现在正是因为知道了周瑜的这个计策。我们的形势才更不容乐观。沮授大军在全无防备下被周瑜和庞统算计,当然对我军来说是个极大的损失。但是若是沮授大军和孙策、庞统两支军队交手了却一样令我心急。”

    看着满脸不解的李严,徐济解释道:“因为那样将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先机,这场战斗不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