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是非曲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米夫很快意识到,这样左右开弓扶王明上台,必然树敌过多,风险太大,必须尽快采取措施。于是,米夫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改变召开紧急会议的主张,因为紧急会议是一种非正式的会议,议而不决的问题,可以再议,而王明本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且在党内没有什么威望,要扶他上台,只能一次议决,不可有第二次议决的机会。因此,他决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召开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党的全会将王明扶上中共最高领导的宝座。这样既合党规,又极易成功。   
  航船驶进险滩(4)   
  为了王明,米夫可谓绞尽脑汁。 
  米夫便把自己的这一决定告诉了王明。 
  王明望着米夫,半晌无语,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今生今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飞黄腾达竟是借助了眼前这位来自北方异邦的“钦差大臣”,这真是命运的安排。 
  米夫从王明的眼神里窥视到了王明此时的心情,便说:“要搞个写作班子,把四中全会的决议准备好。” 
  米夫的话平息了王明内心的激动浪潮,思绪立刻揪住了于他不利的现实,抿了抿嘴,说:“写作的事好说,可我那些志同道合的人都不是中央委员和代表,不能参加会议,我们写了决议,万一通不过怎么办?”他沉思片刻,又吐出了一个忧虑,“我断定,在这个会议上,何孟雄、罗章龙一定会公然反对,瞿秋白么,虽然不敢公开反对,暗里也一定会使反劲儿。” 
  “你说该怎么办?”米夫问。 
  王明一向心中有谋,但此时却无谋可出,于是给米夫出了一道难题:“你要设法让我们这些人参加会议,并有选举权。再有,罗、何这些人的支持者,尽最大可能不让他们参加。” 
  米夫听王明这么一说,便陷入沉思,因为他知道这是违反组织原则的。 
  “会议时间不可开得过长,时间越长越麻烦。”王明补充道。 
  米夫瞧了一眼王明,把手一挥说:“就开一天的时间,目的么,一是通过决议,二是选你掌权。” 
  王明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如此这般,王明等人便改变了召开紧急会议的主张,要求召开四中全会,而罗章龙仍然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在这关键时刻,米夫出来讲话了。他说已报告共产国际,决定召开四中全会,而不是紧急会议,并由他起草了《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在这种情况下,瞿秋白、周恩来为了团结各方面反对过李立三的人来执行国际路线,在讨论四中全会补选中央委员名单时,提出了让何孟雄进中央委员会的建议,但被米夫拒绝。于是瞿、周两人都提出自己应退出政治局。 
  米夫看了一眼瞿秋白,他没有想到瞿秋白会这么自觉,他正在发愁怎样才能把瞿秋白整下台。但他的目光没有投到周恩来身上,他觉得周恩来提出这一要求,是受了瞿秋白的影响,并不是真心的。他看重周恩来没有政治野心,实际工作经验又很丰富,而王明等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为了使王明能顺利地跨越过渡期,在中共首脑的位置上坐得更牢,就把周恩来留在了政治局。 
  此时,瞿秋白虽然下台了,但心里很坦然,他是自己要求下台的。最难受的要数罗章龙,他没有想到自己跟王明一路相互摇旗助威到今天,王明竟然同室操戈,置他于死地。他心想,你王明算老几,你砸我的碗,别怪我砸你的锅。于是,他开始酝酿成立第二中央,与王明抗衡。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1931年1月7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关向应、罗登贤、贺昌、顾顺章、罗章龙、陈云等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共22人出席了会议。 
  会前,米夫着实忙碌了一阵,他一个一个地找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谈话,要他们选王明为中共首脑,并采取高压手段,强迫中共中央增加15名非中央委员参加会议。这15人是:王明、博古、沈泽民、夏曦、王稼祥、陈原道、何孟雄、韩连会、肖道德、袁乃祥、沈先定、许畏三、邱泮林、顾作霖、柯庆施。这些人并非都是与王明一伙的,如何孟雄,他是坚决反王明的,米夫之所以让他参加会议,是考虑到这15人如果清一色的都是王明派,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与会者的反对。罗章龙派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大都被拒绝在外,非参加不可的,米夫自有办法,那就是不事先打招呼,不告诉开什么会。因而有的代表在开会前的几十分钟才接到通知,有的代表走进会场还不知开的是什么会,有的代表被告知开紧急会议。 
  按照中共党章的规定,列席代表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米夫则利用共产国际代表的权力,强行决定:王明等15名列席代表,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米夫此举,开创了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可以凭借手中权力随意捏弄的先例,但为了王明,他豁出去了。 
  这次全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恐怕是最糟糕的一次全会。 
  向忠发宣布开会时说:“今天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远东局指导下……”向忠发一句话没有说完,罗章龙派的人就起劲儿地坚决反对召开四中全会,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于是,围绕会议的性质和议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米夫见势不妙,他面孔一沉,站起来宣布说:“四中全会是得到共产国际批准的。无论什么问题,只要用共产国际的尺子去量,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就是说,共产国际怎么说的,我们就怎么做。” 
  共产国际在中共党员的心目中,已经是唯一正确的象征,对它的一切指示,只能唯命是从。因而,米夫正是利用这一心理,扯起了共产国际这张虎皮。这一招果然有效,众人都不说话了,向忠发便宣布开会议程,他说:“这次会议议题共八项:一、宣布开会;二、追悼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三、推选主席团;四、向忠发作政治报告;五、讨论;六、国际代表结论;七、补选中央委员和改造政治局;八、闭会。”   
  航船驶进险滩(5)   
  向忠发刚刚说完,全国铁路总工会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徐兰芝突然闯进会场,满面怒容地质问向忠发:“你们是开什么会?” 
  “四中全会。”不知是谁替向忠发答道。 
  徐兰芝听了怒不可遏,拍着桌子大声质问向忠发:“我是中央候补委员,召开四中全会,为什么不通知我参加?” 
  原来,这是米夫作祟,故意不通知他来开会,因为米夫知道徐兰芝是罗章龙派的人,但徐兰芝偶然得知了开会事宜,他很气愤,遂闯进了会场,一番质问,使向忠发张口结舌。 
  “这个会议要改期,今天的会议可作为紧急会议。”罗章龙派的余飞站起来大声地喊。 
  接着又有人支持这一主张。 
  稍后,罗章龙起身发言,质问向忠发,主张立即停止四中全会,改组中共领导。 
  罗章龙乃一派之首领,罗的发言有一定的号召力,他这一讲,会场就乱了套,又有不少人指责向忠发搞突然袭击,弄得向忠发不知如何是好。 
  米夫见状,怒火中烧,急忙起身,大声喝道:“都嚷什么?四中全会是共产国际批准,并要马上召开的!谁反对四中全会召开,就是反对共产国际!” 
  米夫话音一落,王明、夏曦、博古、沈泽民等都相继发言支持米夫。还有不少委员见大势已去,便顺水推舟,表态支持米夫。米夫也趁热打铁,遂决定对会议是否继续进行表决,自然支持米夫的人多,会议才继续进行。 
  于是,向忠发代表中央向会议提出了主席团名单:向忠发、徐锡根、罗登贤、任弼时、陈郁。 
  经表决,主席团获多数票通过。 
  由于米夫的高压,不满情绪弥漫整个会场,不仅反王明的人不满,就连米夫、王明他们对今天这个会议闹得沸沸扬扬也很不满。 
  “我的报告完了,请各位代表讨论。”向忠发如释重负地结束了他的报告。与王明意见不和的人听出这报告不对味,都在紧急思考着。一场舌战已不可避免。 
  第一位站起来反对的人却令在场的人们惊讶,她就是女工出身的中共党员张金保,是参加今天会议的唯一一位女性,她的发言更是语惊四座:“四中全会开得太突然,忠发同志的报告,与许多提法,需要认真的讨论,仅一天的时间,怎么行?如何从立三路线中接受教训,只有亲身参加实践的同志才有真正了解,而我们的会扩大的列席代表,都是念书出身。”她指着王明,眼里充满着轻蔑,“你们读书写文章行,真枪真刀干革命差远啦!” 
  张金保的发言,极大地刺痛了王明,但他也无言以对,便立即向代表们推荐他的关于立三路线及对立三路线的调和态度的理论与实际的意见书,那意思是说,你们看看就知道我王明能不能真刀真枪地干革命。王明这一招还很灵,把张金保提出的尖锐话题给引开了。 
  当会议进行到“国际代表结论”这项议程时,米夫长篇大论地批评了三中全会以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终于切入了最实质性的问题。他提高嗓门说:“我再讲讲改造机关,……自然,应该吸收下层工人干部,但说要他们滚蛋这是不负责的话。” 
  米夫将怎样把这个话题讲下去?他似乎胸有成竹,看了一眼向忠发,接着说:“在改造中,我们要看谁能为党一致而斗争,如忠发、锡根、向荣应、温裕成,他们是工人同志,他们虽有错误,可我们决不让他们滚蛋,要在工作中教育他们。” 
  看来,向忠发继续任党的首脑是不成问题了,因为在米夫看来,向忠发一无工作能力,二无理论水平,还很听话,是一个能为王明服务的傀儡。 
  米夫又看了看周恩来,便改变了口气,挖苦说:“如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看他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