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珉的声音低沉,但又充满了坚定的语气。
“现在,你们先在卧龙镇那里暂时歇息一下,等到将来天下平定了,就送你们回到家乡。我们会给你们的家人送去一笔钱,叫他们过得好一些。你们就安心地上路吧。我的朋友们,再见。”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贾珉唱起了这首北海军歌。
随着贾珉的歌声,志愿军的全体战士,也跟着唱了起来。
南温都拉和北温都拉骑兵,跟志愿军在一起呆的久了,经常听他们唱这首歌,加上这首歌旋律简单,朗朗上口,也学会了调子,就都跟着哼唱起来。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啊朋友再见……。”
车队在歌声中缓缓启程,人们眼里噙着泪水,送别了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
乃林部落,哈拉部落,胡林部落,是莫谷人中最大的三个部落,人口占了莫古人的将近一半。
此次跟三藩合作,就是由阿泰发起,这三个部落主要参与的。
针对贾珉的这场战争,也主要是由三大部落的兵力参加。
这一仗,三大部落的主要兵力,几乎全被消灭。这也就意味着,三大部落的青壮年也几乎损失殆尽。
这一损失,对于三大部落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至少几十年时间内,也难以恢复元气。
战后的清算,又从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三大部落的经济基础。
经此一战,三大部落由最强盛,最富裕,一下子变成了最疲弱,最贫穷的部落。
部落的中上层人士,除了留下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外,所有的财产都被剥夺。
相比之下,原来的那些下层人家,倒变得相对富裕了。
这一仗的震慑余波,迅速传递到了草原各处。
原来没有参与战争,没来得及参与战争,较小的,比较偏远的部落和部族,以及除了莫古人之外的一些其他部落,这两天纷纷主动前来土龙岗子,求见贾珉,送上钱财礼物,以换取自己平安。
如不是贾珉急于赶到卧龙镇去过年,不能在这里再待下去,还会有更远的人,前来这里见他。
送来的钱财礼物,也是多种多样。
有金银,有毛皮,有药材,有蘑菇野味,还有活牛活羊,腌肉干肉,奶酪。
有的部落和部族,比较狡猾,那些酋长和头人们,来的时候故意穿的破破烂烂的,一见面就哭穷,说部落里什么都没有,就只好送些牛粪来了。
还真有三个小部落的人送了牛粪来。
他们本来以为这些人看不上牛粪,没想到,席麦瑞他们也不客气,还真就把牛粪给收下了。
那些头人们没想到的是,在收下牛粪的时候,把拉牛粪的马和车也一块儿给收下了。
把车马搭了进去,算起账来,还不如送点儿别的值钱的东西了。
等到他们跟温都拉人理论,想要讨回车马的时候,那些部落战士,就扔出一颗手榴弹吓唬他们,吓得他们再也不敢要,赶紧溜了。
这些牛粪其实是很好的燃料,在他们后来行军中,都派上了用场。
比较有意思的,是阿泰、哈塔罗、扎木多几人。
他们家里先后来了两回,都没有拿出足够的钱财来。直到最后卫若兰说不要钱,要把几人带到内地去,这几家才送上了钱财,把人赎回去。
腊月二十六,北海志愿军和北温都拉骑兵启程,开往卧龙湖,正式撤出莫古草原,宣告此次战争最后结束。
阿泰、哈塔罗、扎木多几人,在贾珉撤离后,也开始商议撤离问题。
此前他们在这里得罪了许多人,别的部落对他们多有不满。
现在他们三个部落已经彻底衰落,在这里已经呆不下去了。只有离开这里,远走他乡,才能避免被别的部落吞并的命运。
这几天一直没下雪,以前长安等人撤离时,留下的道路还在,所以行军速度快了不少。
便是如此,一路上也是一天行军十四、五个小时,终于在腊月三十儿中午,赶到了卧龙镇,跟此前到达这里的人会和,赶上了过年团圆。
长安和姑娘们,都换上了艳丽的新衣服,一个一个的燕肥环瘦,莺莺燕燕,在镇外大地的白雪映衬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前期抵达这里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把原来脏的不成样子的衣服洗干净换上。
那些军官们,更是个个英姿勃发。
胜利后的欢聚,让人们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珉长官,已经很多时日,没见你的诗词了,今儿个是胜利后的团聚,又是大年三十儿,此情此情,何不赋诗一首,也好让我们欣赏一回,传诵一时?”
卫若兰兴高采烈地提议。
此议一处,立刻得到众人的齐声喝彩,就连根本不懂诗词的沙克和席麦瑞等温都拉诸人,也跟着瞎起哄,似乎他们也懂诗词似的。
贾珉的诗词,原本多是抄李煜的。后来到法国,就又抄雨果、雪莱、济慈等人。
李煜的词,多是哀愁情调,显然不适合今天的气氛。一时之间,倒也把贾珉给难住了,心里直骂卫若兰多事儿。
一看到大伙那期待的样子,他又实在不好认怂。恰好想到了自己前世那首伟人的《沁园春?雪》,跟此时的情景非常吻合。
小样儿,你们一个个的,这回我就拿这首伟人的词把你们吓个半死。
“给我拿纸笔来。”
很快,就有人送来了纸笔。
贾珉假装沉思一会儿,挥毫泼墨,一蹴而就。
写完了,也不说话,径自上马,扬长而去。
长安过去,拿起纸,念了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长安念完,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这得是何等人物,才能写出如此气魄和文采的诗词啊!
第060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大军的到来,使得卧龙镇的过年气氛格外热闹。
除了过年团聚的气氛,还在于今年终于可以平安的,不用提心吊胆过年了。
由于这里紧挨着莫古草原,以往莫古人南下的时候,几乎都要经过这里,所以这里就常常是莫古人掠夺的重灾区。
只是由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汉地通往莫古草原的一个重要商贸枢纽,莫古人才没有对这里的居民赶尽杀绝。
莫古人不过汉地的春节,但对于汉地的春节习俗却是了解的。每到春节的时候,都是金钱和物质集中的时候,所以就时常到这里来劫掠。尤其以距离最近的乃林部落来的最多。
正是因为如此,每到过节的时候,也是卧龙镇人最为担惊受怕的时刻。
现在贾珉打垮了莫古人,让卧龙镇的百姓,大大地松了口气。
三万大军的到来,对于卧龙镇来说,也是个巨大的商机。一个只有两千来人口的一个镇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这些人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
仅仅从大军的采购上,就有不少百姓发了一笔小财。
胜利者的节日,自然是快乐的。
各方大军都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之中。
为了表彰大军的贡献,贾珉给每个士兵发了五两银子。
此次从莫古人那里缴获了不少钱财,也该对士兵们进行一下奖励,就连长安的光复军也有份儿。
那些雇来的民夫们,每人也得到了一两银子的过年钱。
先前运回来的牺牲士兵遗体,已经掩埋上了,叫他们入土为安。
由于人多,这里一时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棺材,只好到处采购了一些白布,将他们包上掩埋,焦利在这里定制了棺材,待到将来棺材都做齐了,战争结束后,再装棺将他们送回家。
贾珉写完了诗词没多久,就带着一些人带坟地,前去祭奠这些战士们。
给他们送上酒肉菜肴,烧了纸钱,也好叫他们过年。
贾珉心里虽然难受,回来的时候,也只好强作欢颜,毕竟还有这么多活人,过年的时候他若是愁眉苦脸的,也影响大伙儿的心情。
下午三点的时候,开始吃年三十儿的正餐。
军官们代替普通士兵,轮流在在外面站岗警戒,让战士们轻松地过年。
能喝酒的,就开始斗酒。不能喝酒的,有的就在一起摸牌,掷骰子,还有的打扑克。
扑克自然是贾珉的发明,在北海的时候,就在志愿军里开始流行。玩儿法也都是贾珉教的。
扑克的印制,是在黛玉的《北海周报》那里印制的。这是黛玉、晴雯和塔玛拉三个人合伙儿的买卖。
当初贾珉把扑克的方案交给她们的时候,曾经想跟她们谈谈知识产权的问题,意思是自己用知识产权入股,在这个生意中占一个股份,结果遭到三人的一致反对。
黛玉还拿出了史上圣人的著作为例子,驳斥贾珉的知识产权说。
贾珉讲不过她们,也就只好自认倒霉,把扑克的知识产权免费送出去了。
其他的士兵,也有事儿干。
宝钗和姑娘们,准备了许多灯谜和游戏,准备了一些小物件,作为奖品,虽然都不值什么钱,但是作为一个彩头,也很有趣味,吸引了不少大兵来凑热闹。
当然,也有不少人累了,就蒙头大睡。
到了午夜,就吃年夜饭,掀起了又一个**。
贾珉带着众军官们,带着酒,挨个毡房走,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