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较量-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主要是迅速打通沈锦间交通。
    卫立煌主持东北剿总,他到锦州、锦西、兴城、葫芦岛视察部队和城防工事。卫立
煌对范汉杰说:“东北目前不能打仗,主要是积极训练部队。”
    卫立煌对东北交通补给表示乐观,他说只要有三十架大型的运输机就能保障作战需
要。他还说美国大使馆上校武官包瑞德由北平到沈阳了解了东北情况。
    卫立煌对包瑞德提出三十架大型运输机的要求,有了三十架运输机就能保住东北。
    范汉杰听着点点头,包瑞德从沈阳到锦州时提到三十架飞机的事,他说美国能支持。
这阵子被共军打乱了思想,没有坚守东北的信心,只求运输机来取胜了。
    卫立煌到南京见了蒋介石,他谈了对东北战场的意见,要求范汉杰积极打通锦沈铁
路,要密切配合,木要有二心。卫立煌向蒋介石提出,说蒋介石没有兑现他就职东北时
应下的三条。说他要整编部队,除了需要经费,更需要粮食,他要范汉杰把锦州驻军粮
食空运沈阳。范汉杰未能照办。在人事调动方面第六兵团司令孙渡调任热河省主席,第
九十三军军长卢浚泉升任兵团司令官,副军长盛家兴升任第九十三军军长,这些人事更
动范又都没有向他请示报告。
    蒋介石听了卫立煌谈的情况,他都没加解释,因为以第六兵团司令、第九十三军军
长以及第十三兵团的第八军军长、第九军军长都是他和卢汉商定好下令任命的。范汉杰
事先根本不知道。但蒋介石只是安慰他说:“俊如,我转告给范汉杰,要他注意就是
了。”
    范汉杰到南京参加整军会议闭幕式。蒋介石约范汉杰午餐,饭后他对范汉杰说:
“你回锦州以后,遇事多同卫总司令联系。”
    范汉杰一听,显然是卫立煌对他有意见。他心里不舒服,认为将帅不和,不能作战。
他向蒋说:“委员长,东北的战局部署是一盘整棋,虽然,其间受到挫折,我看还是统
一由卫总司令指挥更方便,锦、沈一个是掌,一个是肘,还是统一为好。我和卫总司令
是有些观点不同。”
    蒋介石脸色阴沉着说:“不和要和,不统一要统一,这是什么时候了,还谈个人之
间的事情。”他对范汉杰的坚辞一切职务很为不满意。
    几天后范汉杰再次见蒋要辞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蒋很不愉快地
说:“你们不干,我又怎样。两天后,回到防地去!”他说着要身边的黄仁霖打电话通
知空军司令周至柔派飞机送范汉杰回锦州。
    范汉杰回锦州后转沈阳去见卫立煌,他是提出辞职的事。他建议由剿总副总司令陈
铁去锦州适宜。他了解卫、廖对他都不满意。东北局势危急,内部意见分歧,矛盾很多,
卫立煌在拉廖耀湘和周福成,对他在锦州并不支持,因为他不同意蒋介石的方案。
    卫立煌连连摆手说:“不要辞,大家是老朋友,共同努力。”
    范汉杰希望卫立煌同意他辞职,蒋介石就放了他。这样他不再敢向蒋坚辞了。只好
以军人服从为天职,在危难中顾全大局,回到锦州继续供职备战。
    范汉杰在锦州遵照蒋介石的指示,将锦州、山海关编成四个军,除原来的第九十三
军、第五十四军,另增新编第五军、新编第八军。摆开独立作战的架势。他知道打起仗
来,卫立煌对锦州是不会支持的。
    ●大决战的前夕
    卫立煌这位东北剿匪总司令要固守沈阳,明摆着国民党决心打内战。沈阳城很快就
会被东北人民解放军围困起来,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的通知还没正式公布,把从关内运回
的大批图书,没开箱又往关内运。这次不同“九·一八”事变那次流亡,不愿再离开放
上的学生和教授,他们往装书箱子上贴封条,上边写着“这次不是流亡打日本,而是
‘流亡’打内战,这些书运往何地?”不愿迁校的学生和教授一边阻挡一边高呼:“不
爱家乡的人请你们滚蛋吧!”迁校和不迁校双方发生多次冲突。第二所半官半私半军的
中正大学,几乎还没有开学就往关内迁校了。有的学生喊着:“走,到关里去,找我们
的杜长官!”
    中正大学人称“督办”的鲍世勋,现在不知所措了。他当年跟随张学良的东北大学
入关,后来在“七·七”抗战后当上国军,一路后退一路打,参加过昆仑关大战、台儿
庄大战、长沙等四次大战,后来又参加远征军到缅印作战,打到抗战胜利了,他闹得个
光秃秃的少将牌牌。总算返回东北家乡辽河套了。结果有家不能归。有妻儿难认,只是
在老父亲坟头叩三个头。甩掉建军司令的帽子,帮助杜聿明办起了中正大学,结果又得
去流亡了。他一连着几个月安排学生迁校,当学生问道他何时离开沈阳? 他半晌回答
说: “我老了,没有再流亡的兴头了。”有的同仁问:“那你投靠共产党?”他干脆
地回答:“投大辽河!”这也许是他真心话?反正他还要回大辽河套看看家乡去那里有
独臂妻子和没见过面的儿子。
    一天早晨,在学校门前,站着一大群学生,看出他们风尘仆仆,有人手中拎着提兜,
身上背着包。鲍世勋走过去,还没等开口,学生们把他围住了。有个学生指着他脸问道:
“鲍督办,你知道北平发生‘七·五’大屠杀了吗?”他们都怒目盯视着。
    鲍世勋看着学生说:“‘七·五’大屠杀?是抗战时期?”
    “怎么,现在国民党不是不屠杀学生吗?今天是七月六日,就是昨天干的!”几个
坐飞机跑回东北的学生,指手画脚地把这场大屠杀说了一遍。
    内战不断地升级,东北数省学生有一万四五千人入关,散布在平、津、山海关一带,
他们颠沛流离,没有地方住,睡在北京街头和没开学的中小学校里,睡在国子监的长廊
和东西厢房里。没有饭吃,到处找粮,请求救济。他们这时才知道受了骗,国民党当局
哪里有书让他们去读呢?北平市参议会决议在北平停止使用东北流通券。还秘密通过一
议案,“对已到的北平学生,请傅作义总司令予以严格的军事训练,给士兵的衣食待遇,
并切实考察其背景,思想背谬者,予以管训,不合者,拨入军队,入伍服兵役,期满退
伍。”这是极其荒唐的议案。东北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污辱,一种无情的打击,他们愤
怒了,向北京当局提出警告、抗议。
    东北十几所学校流亡北平的学生很快串连集合有四五千人,分成东西两路向中南海
对面市参议会进发,一路上高呼“反对内战、反饥饿、反对虐待东北学生。还我东北学
生的自由与尊严。不取得胜利决不收兵”的口号。北平参议会不认错,反而派出军警特
务夹在游行大队学生两边,一边监视,一边跟着走,一边辱骂殴打学生。在潮水似的人
流中有二百多学生,分成三路进入参议会大楼,把办公室、休息室的门窗、桌椅全给捣
毁了,踩着肩膀搭成人梯,把写着“北平参议会”字样的牌子砸掉,用墨改写成“土豪
劣绅会”,旁边还写上一副对联,上联是:“假民主真反动是群什么东西”,下联是
“倾青年毁教育作全民族公敌。”把议事厅改为“三老四少厅”。这时赶来一批军警,
把参议会中学生赶到街中心,双方扭打成一团。
    十一点时,清华、燕京、北大、中大、辅仁、朝阳、华北、师院、艺专等九校学生
又赶来支援,他们赠送给东北学生一幅“要生存、要自由”的横条,东北学生和北平学
生情绪格外振奋,纷纷向市参议会掷砖头瓦块,把宪兵团长的眼镜给打碎了。学生的气
愤还在高涨。
    学生们看看没结果,就排成长队到北长安街李宗仁副总统府去请愿,高喊“要生存,
要自由”的口号。学生坐在李宗仁公馆门前,除了喊口号,还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
歌子。李宗仁要学生选出代表进他公馆会面。谈了很长时间不放出来。
    学生这时对李宗仁印象不好,知道蒋介石在对选总统中出尽了丑,拿中国人民开心,
糟蹋民主。蒋介石要当总统,选举只是走走过场罢了。
    就在这时,蒋介石坚决辞让不当总统候选人了。说是甘愿把总统宝座让给北京大学
校长胡适博士。这时中常委中有些蒋的亲信开始大闹起来,提出非得由党的领袖任总统
不可。可是蒋介石又“坚辞”不就。于是,关于总统候选人问题闹了好几天。
    其实,蒋介石说不当总统是口是心非,既是作戏给美国人看,又是争权力的一种手
段,因为国民党现在这部宪法中,还缺少一条“总统特定时得为紧急处置权”。这样总
统的权力就要受到“宪法”的限制。
    国民党中常委在丁家桥开会决定,在宪法外增加临时条款,授予总统有“紧急处置
权”,国民大会予以通过了。年总统候选人讨论会上蒋介石亲自讲话。他先追述自己如
何追随先总理参加革命,如何誓师北伐,定都南京,削内乱,领导抗战胜利。最后他激
愤地说:“我是国民党党员,以身许国,不计生死。我要完成总理遗志,对国民革命负
责到底。我不做总统,谁做总统!”结果,蒋介石以二千四百三十票当选,陪选人居然
得二百六十九票。除了费票,还有在蒋介石头上打*的,还有写孙中山的。
    选举副总统,蒋介石专权,他规定由国民党中央提名,内定为孙科。
    杜鲁门特使魏德近来中国调查后,向杜鲁门打报告,认为蒋介石的政府贪污无能,
麻木不仁,如要中国复兴,必待富有感召力的领袖出现。魏德迈在北平和李宗仁会见,
李宗仁谈了复兴中国意见及大志。司徒雷登和魏德迈非常欣赏,他们向国务院、杜鲁门
报告,表示应以李宗仁代替蒋介石为宜,这样美国要一步一步来,先要李宗仁被选为副
总统。李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