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王亚男  
    

    一、引子 
    司马亮还从来没有遇上过这样的事。二十年来从殷周到明清,历朝历代的古墓自己不知盗挖了多少,可对这样的事他连想也没有想过。说起来盗墓这一行当可谓渊源甚久,自从孔老夫子率先倡导在坟墓上封土植树后,这一本为方便寻陵祭祖的举措也就成了招揽盗墓贼的幌子。 
    封土的大小,树木的多寡,往往标志着墓主的身份和财富。据正史记载早在春秋晚期“土夫子”便已出现,此后累朝不绝。尽管历代律例都规定“盗发土冢,斩立决”,然而盗墓者却从未因此荒废自己的技艺,每逢乱世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前代陵墓几乎无一幸免。东汉末年,董卓拥兵自重,自凉州至洛阳,所过之处“先帝山陵悉行发之”;及至曹操揽权,竟公然在军中设立“发冢中郎将”、“摸金校尉”,明目张胆地盗掘陵墓。虽然如此,历代帝王将相仍然“尽锱铢,实陵墓”。唐代名臣褚遂良劝谏太宗薄葬时曾有精辟的论述:“使其中有所欲,虽锢南山终有隙;使其中无所欲,虽无棺椁又何憾焉!”一代英主李世民也曾说过:“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崤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可是唐亡之后,五代军阀温韬还是盗掘了太宗昭陵。《五代史》载“昭陵所出金器,十万人三十日犹运不绝”,由此看来,李世民并不是真的薄葬。 
     

    准确地说,没有哪一座古墓是盗墓者没有染指过的,只不过是许多时候限于时间和环境,以及工具的效率,他们并未将盗洞延至墓室。这部分古墓,就在考古工作者的保护和现代盗墓者的觊觎之间或大放异彩,或黯然失色,如此而已。 
    司马亮是个盗墓者,一个精明的盗墓者。中国的盗墓行当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派精于对陵墓位置、结构的准确判断;南派则擅长辨别土质,为陵墓断代及鉴定文物。司马亮秉承了南派技艺之大成,他在进入墓室的方法上绝对是独辟蹊径,他从不重新挖掘盗洞,而是利用古代盗墓者开掘的洞穴,自己所做的只不过是将那些未完成的盗洞延伸加长直抵墓室。司马亮有着登峰造极的土质辨别技术,尤其擅长修复盗洞内壁,他甚至能够把盗洞形状伪装得和古代盗洞别无二致,即使是造诣深厚的考古学家也难辨真伪,有时司马亮还聪明地在盗洞内丢弃几枚与古盗洞同时代的铜钱,或者是一把小斧作为“罪证”,使人误认为盗案是古人所为。这些个小古董都是司马亮从文物市场上高价购得的,现在却帮了他的大忙。除此之外,司马亮在墓室中对陪葬器物的选择上也极讲原则,他可不是庸碌之辈,他深知文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质地或大小,而是在于其珍罕程度和在考古界的影响,故而他从来都只拿最有代表性的器物,诸如商代青铜酒卣、粱王彭越的金缕玉衣、唐代的宫廷秘瓷以及宋太宗的谥宝香册等等。尽管司马亮并未取走全部陪葬器物,但他常常要在墓内营造古人盗墓的假象,而那些千百年前的窃贼多是些土寇毛贼,惟利是图,进入墓室便豆剖瓜分,将墓室搞得狼藉不堪,因而司马亮的这种做法无疑使文物不啻是经历了一场浩劫。司马亮虽然熟谙考古却不钟爱文物,他盗得的文物几乎全部被偷运出境,由此获得的收入也使他银行账户上的数字跃上了八位。二十年了,他从没给警方留下任何线索和把柄,那些已然作古多年的前辈同行成了他屡试不爽的挡箭牌。司马亮也知道自己的行当是履刃而行,他曾想到过金盆洗手,可金钱的魅力使他欲罢不能。但今天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成了别人的目标,他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困惑。 
    
    那件事发生在南京明孝陵的太子朱标墓里。那天司马亮像往常一样在深夜潜入,迅速勘察了陵墓,发现了两个清代窃贼留下的盗洞。他选择了一个认为相对较深的洞穴继续掘进,很快顺利地到达了墓室,这次他的目标是朱标的太子皮弁。明代以冠冕为爵位象征,在1958年发掘万历定陵时出土过帝王冠冕——金丝翼善冠,但太子皮弁尚未发现,司马亮选择了这个能给自己带来巨大财富的目标。明代的亲王陵寝分为前中后三室,只比帝陵少了中室左右两侧的配殿。为了省力,司马亮选择了前室作为洞穴出口,这是使自己开掘距离最短的方法。虽然前中后室之间有石门相隔,但那根本挡不住司马亮。 
    
    很快,司马亮沿着绳子攀下高达4米的地宫,双脚刚一接触花斑石地面,他就戴上活性碳颗粒吸附式防毒面具,这并不是防毒气。而是防止埋藏四百余年的腐化物产生的有害气体。至于传说中帝王陵寝中的种种机关,在考古发掘中还从未见过,因为历代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而在没有改朝换代时,皇陵属于禁地,驻有重兵,任何盗墓者都会望而却步,因此根本没有必要设置机关暗道。就连被传得最为离奇的清朝慈禧定东陵,据发掘情况显示,也并无任何陷阱毒弩之类。墓室里漆黑一片,似乎黑暗中有无数的幽灵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但司马亮可不在乎,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根尺把长的短棍,握住两端用力一弯,里面传出玻璃碎裂的声音,随后那短棍竟然发出白光,原来那是一次性荧光灯。司马亮举着灯四下观看,前室里陈设简单,只有墙边放着一些出殡时用的旌幡之类,已经糟朽不堪。灯光照亮了后面两扇高大的有着八十一枚门钉的汉白玉石门,司马亮来到跟前向门缝里望去,看见那根自来石仍然从里面牢牢地顶住石门,他不由暗自窃喜,石门未启,说明陵寝完好,自己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重达二百余斤的自来石可不是能以斧凿敲断的,司马亮自有办法,他的身上早已准备了一种钢筋制成的小东西,史书上曾记载过这种名为“拐钉钥匙”的工具。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攻陷北京,明崇桢帝自缢煤山。后来满清统治者为笼络民心,声言大清天下得自李闯,而非故明,并且修缮明代田贵妃墓,开启墓门,埋葬崇祯,当时开启石门的工匠们就使用的这种“拐钉钥匙”。史书仅载其名,未有图解,所以人们并不晓得此物究竟作何模样,但司马亮硬是把它琢磨出来并制作成功。为他盗墓大开方便之门。司马亮把“拐钉钥匙”伸进门缝,用钥匙头部的钩状物套住自来石用力一推,自来石就脱离了门钮竖立起来了,接着司马亮左手捏着拐钉钥匙扶住自来石,腾出右手将石门用力一推,随着一阵带着颤音的金石脆响,巨大的汉白玉石门轰然开启。司马亮闪身钻进石门,借着灯光他向后室望去,然而这一望却令他大惊失色!通向后室的石门正敞开着,仿佛正等待着司马亮的到来。司马亮明白,中室的石门紧闭而后室却石门大开,这说明有人已经进入过后室,是古时的窃贼?司马亮带着疑惑走进后室。灰蒙蒙的尘埃弥漫了整个后室,迷蒙中须弥石棺床上静静停放着的朱红漆棺仿佛巨大的航船在雾霭中飘摇。司马亮走过去,绕漆棺转了一圈,发现并无砍砸痕迹。古代的窃赋并未到达后室,那么后室的石门怎么打开的?司马亮尽管心怀疑虑还是从挎包里取出自制的开棺工具,那是根尺许长的高强合金液压撬杠,可以伸缩,一端是扁的,司马亮把扁端楔入棺盖下方,按下了另一端的按钮。微型马达驱动油泵开始工作,扁端一分为二并且张开将棺盖吱吱嘎嘎地抬起。司马亮瞟了眼撬杠末端的电子测力计——500牛顿!这可不是能够撬开那被四颗镶着铜环的巨大铜钉钉牢的棺盖所需要的力量,这情景让他很快联想到——棺盖被人打开过!而且,一定不是古人。他们决不会把棺盖恢复原位。很快棺盖四周都被撬起,被司马亮推到了一侧,漆棺中的景象一览无余。一具被绚烂织锦包裹着的男性骨骼出现了,在他周围无数珠宝玉器簇拥着它们昔日的主人步向另一个永恒的世界。司马亮无心欣赏这些,他向朱标头部望去,这一望不禁令他汗毛倒竖——太子的皮弁已不翼而飞!死者乌亮的发髻赫然裸露在外面,只用一只短小的玉簪束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堂堂帝胄决不可能如此入殓;腐烂了?不会,因为现场一点遗迹也看不到。司马亮俯下身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发髻上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孔,熟知明代礼制的司马亮立刻就判断出这是用于把皮弁固定在发誓上的金簪留下的痕迹,而且朱标面部仅存的皮肤上的勒痕也说明用来捆束皮弁的锦带的存在。 
    
    司马亮认定是有人先己一步盗走了皮弁,此人想必还知晓自己的目的,因此只取皮弁而不及其它。一阵寒意袭来,司马亮不禁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向四处看去,似乎黑暗中真有鬼魅可怖的眼睛,果然,就在棺床的一角,一只鬼眼正射着绿光,令司马亮不寒而栗。足足过了两秒钟那鬼眼并无动作,司马亮嘲笑起自己来,盗墓高手居然会相信鬼魂这类的无稽之谈,荒唐至极。他干脆举起荧光灯向那鬼眼走去,鬼眼一动不动,等司马亮看清楚时,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惊呼起来。 
    
    绿色的光是发自液晶显示屏——那是移动电话的显示屏。谁把它留在这里?一定是那个先进来的人,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司马亮正待多想,就看见显示屏上的倒数计时器显示的数字正在减少“9、8……3、2、1、0……”司马亮猛地扑倒在地,等待炸弹爆炸的巨响,可周围静悄悄的,什么也没发生。司马亮重又站起身,抓起那部手机。这回显示屏上的信息比炸弹更叫他恐惧,原米刚才倒计时的是自动拨号计时器,现在屏幕上显示的号码是“110”,下面还有一行中文短信息:明孝陵发生盗案。不看则已,司马亮不由立刻冷汗直冒,自己成了替罪羊!他忙乱地收拾起工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