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其说我父亲是在大学里学有所成的,倒不如说他是从那批藏书里接收到更多的教益。他常说,坐在藏书室里的一把椅子上贪婪地阅读着随手拿来的书籍的时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

  然而,我父亲却注定永远将得不到那笔宝贵财富。伯祖父死得很突然,没有留下遗嘱,所有藏书和其他财产一起就归了他的遗孀。再说,伯祖父拉蒙死在一个情妇家中,所以伯祖母对我们家,特别对我父亲,一直怀着不解的仇恨。她根本不想见到我们,怀着满腔的怨恨,独自躲在华盛顿街的房子里深居简出。过了几年之后,她把房子一封,就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亲戚同住去了。当时我父亲经常到那栋房前面徘徊,望着栅栏和封死的窗户,想象着依然摆在架子上面他从未读完的书籍。

  父亲去世后,我继承了他强烈的思想和希望。我的一位前辈怀着深厚的感情购买、收集、整理、阅读、抚爱、享用过的书籍竟成了一个既不关心文化又跟我们家没关系的吝啬的老太婆的财产,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犯罪。眼睁睁看着它们落到最不识货的人的手里,不过,我仍然相信公理永存,总有一天它们必将物归原主。

  机会来了。我听说,伯祖母杳无音讯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住了几年后,要到利马来待几天,了结一桩卖地的事情。她在玻利瓦尔饭店住了下来,我三番五次给她打电话,终于说服她同意见我一面。我希望她允许我从那些藏书中挑点书,哪怕是几本也好,因为,我本来想对她说:“那些藏书原是我们家的。”

  她在下榻的套间里见了我,还请我喝茶、吃点心。她的样子简直像具木乃伊,但却擦着脂粉、穿珠戴翠,实在可怕得很。她实际上没讲话,但我猜得到,她从我身上看见了她丈夫、我父亲以及她所憎恶的一切事物的影子。我们一起待了十分钟,她从我嘴中的动作中揣摩着我讲的话。明白了我那难以启齿的要求。她的回答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且极其冷淡:“她的东西”什么也到不了我们家里。

  她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不久就死了。她的亲戚继承了华盛顿街的那栋房子以及房里的所有东西,这样以来,藏书离我就更远了。实际上,那些书的命运必然是通过继承转户的渠道逐渐转到跟它们关系越来越少的人手里。他们可能是南方的乡巴佬,也可能是专营生产咸肉或从事鼠窃狗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无名之辈。

  华盛顿街的房子继续封了一个时期。可是,继承它的人——莫名其妙,竟是阿雷基帕的一位医生——决定给它派点用场。由于房子很大,他就把它变成了学生公寓。我是偶然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当时我就要从大学毕业了,并且由于不再抱任何幻想,不再到那座旧房子前面去打转转了。

  一天,一个和我要好的外省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去同他一起准备考试,我万万没想料到,他竟把我带到了华盛顿街那栋房子里。我以为那是不怀好意的玩笑,可是他却说,已经和五个同乡同学在那儿住了好几个月了。

  我毕恭毕敬地走进房子,对周围的一切十分留意。门厅里有一位漂亮的太太,可能是公寓总管,我对她没有理会,只顾认真地察看里面的陈设,揣度着房间的布局,以便找到那些神奇的藏书。我没费力气就认出了直到那时我只是在家庭相册上见过的沙发、靠壁桌、绘画和地毯。不过,那些在相片上显得庄重和谐的器物,全都遭到了破坏,好像已经失去固有的光彩,而变成了一堆被不问及来历也不知其用途的人淘汰和糟蹋了的破桌烂椅。

  “我的一个伯祖父在这儿住过。”我对我的朋友说。他看见我望着一个大衣架出神,已经显出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可是那个从前用来挂翻皮大衣、外套和帽子的衣架,现在却挂着掸子和抹布。“这些家具过去是我家的。”

  他对我的表白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只是催我到他房间去准备功课。我跟着他去了,但注意力却集中不起来。我的想象继续在这幢房子里漫游,搜寻着那些看不见的书籍的踪迹。

  “喂,”我终于忍不住对他说,“开始学习之前,你能告诉我藏书在什么地方吗?”

  “这儿没有什么藏书。”

  为了使他相信,我就告诉他说:一共有一万册大部分从欧洲订购来的书籍,是我曾祖父收集起来的我伯祖父拉蒙占有并保管过,我父亲拿过、并且还读过很多书。

  “我在这房子里从未见过一本书。”

  我不信,由于我坚持自己的说法,他告诉我也许医学系学生的房间里可能有一点儿,不过他从来没到那边去过。我们去了几个房间,但只找到了一些破烂家具、扔在屋角的脏衣服和病理学讲义。

  “那些书总得放在什么地方啊!”

  像大多数外省的学生一样,我的朋友野心勃勃,而且粗鲁得很,对我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可是当我告诉他,里面可能有一些极其珍贵的法学书籍对我们准备考试非常有用之后,他就决定去问问唐娜·玛露哈。

  唐娜·玛露哈就是我进门时见到过的那个女人,而且我还没有搞错,正是她在管理着公寓。

  “噢,书呀!”她说,“可费了我的事了!有满满三屋子,全是老古董。三四年前我接管公寓时,真不知拿它们怎么办才好。我不能把它们扔到街上去,会罚款的。我让人搬到原来个人住的房子里去了。还不得不雇了两个人呢!”

  仆人的房间在后院。唐娜·玛露哈把钥匙交给了我,并说如果我愿意把书搬走,真是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那几间房子就可以腾出来了。当然,她只是说说笑话而已,要想搬走,我得要一辆卡车,一辆不行的话,得好几辆。

  在开锁之前,我迟疑了一下。我早就等待着会是什么情景,我把钥匙插进锁孔,门刚打开,一大堆发霉的纸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水泥地上,到处都是烂书皮和虫蛀的书页。要进那间房子,走是不行的,必须爬。书几乎一直堆到了天棚。我开始向上爬去,并且觉得手、脚都在向一种像灰尘似的松软的东西里面陷下去,刚要伸手去抓,立刻就散了开来。有时也会踩到某种硬东西,抽出一看,原来是皮革的书皮。

  “快出去吧!”我的朋友对我喊道,“你要得癌的。那里全是病菌!”

  但是,我没有泄气,继续惊恐而愤怒地攀登着那座知识的山峰,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改变初衷。那里除了知识尘埃之外,已经什么都不剩了。我朝思暮想的藏书已经变成了一堆垃圾。由于年深日久,无人问津、照管、爱护和使用,所有的稀世珍本全都被虫子蛀蚀或者自己腐烂了。多少年前曾经阅读过这些书籍的人已经长眠地下,但是却没有人接他们的班,所以,一度曾是光明和乐趣源泉的东西,现在已经化成一堆毫无用处的粪土。我好不容易才掘出了一本犹如史前珍禽异兽的骨头一样奇迹般保存完好的法文书。其余的全都泯灭了。正像拿破仑的帽子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其实要比它的主人更加没有意义。

  作者简介

  胡利奥·拉蒙·里贝罗(1929—),秘鲁小说家。生于利马。曾因参加秘鲁改良主义政党“美洲革命人民同盟”和进行反政府活动,两次被捕。

  心香一瓣

  再美丽的容颜也会在柴米油盐和季节更替中变老,再迷人的景色也会在绿浓红腻和日起日落中消褪,再伟大的藏书也会在辗转流传和人性无常中化为无可弥补的伤痛……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薄命和易逝的。可哀的是,许多人往往都是直到失去那一刻才知道曾经拥有的可贵。

  但愿每个人都能从知识的尘埃中找到一种对待知识和文化的理性态度,培养一种对书籍、对文化的热爱精神。
wwW.xiaOshuo txt。t|xt。小。说天+堂



第29章 读书的乐趣


  '英'约翰·卢保克佚名译

  书籍为我们建起一座完整的、光怪陆离的思想之宫”。

  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渡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书能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有一个东方故事,叙述了两个不同命运的人所做的梦。其中一个是国王,另一个是乞丐。国王每天夜里梦见自己成了乞丐,而乞丐则夜夜梦见自己成了王子,住在宫殿里。我不敢说这位国王愚蠢可笑,因为有时候想象的世界比现实生活更生动,更吸引人。不管怎样,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在书籍的世界里不但可以变成国王,而且,还可以浪迹万水千山,遍游天下的名胜之最。这种旅游既不使人疲倦,又无交通不便之处,也无须花钱破费。

  在那些无所不有的巨富之中,有许多人都说,他们一生中最纯洁的幸福,主要来源于书籍。阿斯查姆(英国作家)在《校长》一书中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叙述他最后一次拜访简·格雷夫人的情景。那天,他碰上她坐在一个凸窗上,正在阅读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写的有关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之死的一篇精彩的文章。当时,她父母亲都在花园里游猎,猎犬追奔,吠声越窗而入。阿斯查姆见格雷夫人不陪父母游猎,竟独自凭窗读书,惊讶不已。可是她却满不在乎地说:“他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我在柏拉图的书里享受的快乐。”

  马考雷(英国历史学家兼政治家)曾经权位显赫,家财万贯,名驰遐迩。然而,他在自传里却这样写道,他一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