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力 诗词格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 制,也只能这样办。 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 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 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 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 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 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 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9';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例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 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 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 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 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 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1'。 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2'。 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 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 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 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 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 '23'。 例如'24':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2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 〃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6':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27'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28'。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29'!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 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 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 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 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 是(c )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 )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 )(c )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 〃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 )(c )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 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 )(b )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 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 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 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 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