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企业审计手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
(2)是否将营业外收入与业务收入截然分开,有无将两者任意混淆的问
题。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项营业外收入直接增加企业利润总额,成为利润总
额的加项,由于营业外收入不属于企业业务经营收入,无须交纳营业税金,
就使得将营业外收入与业务收入帐务核算上分立成为必要。
(3)结合各项收入项目和会计凭证的审核,检查营业外收入的合理性和
合法性。如财产溢余作为营业外收入是合法的,但是,该项财产是否真正属
于溢余,要予以查明,不能允许把其他单位错发或未须的商品、物资作为本
企业的财产溢余。
。209

(4)审查营业外收入的完整性。即查明当期发生的营业外收入是否全部
入帐。有的企业把应当作为营业外收入的款项长期挂在“其他应付款”等帐
户上,借此打埋伏,私设“小金库”。又如,粮油商品在调拨结算中,由于
超耗、溢余或定等作价等原因,在货款结算时,不够结算起点,发生的尾差
收入,是否列入营业外收入核算。再如,出纳或现金经管人员,在现金收支

过程中,有长余的事项发生,审计时要根据有关凭证与“营业外收入”明细
帐核对,看有无长多报少或长余不报的现象。还如,企业在商品购进、销售、
调运、加工等流通过程中,以及商品的挑选、整理时产生的下脚物(如粮食
经营企业的下脚粮和混杂土粮),其销售价格是否合理,有无象征性作价,
而实际私分或私亲厚友,个人从中捞取好处的情况,有无销售收入不入帐集
体私分或个人贪污的问题。

过程中,有长余的事项发生,审计时要根据有关凭证与“营业外收入”明细
帐核对,看有无长多报少或长余不报的现象。还如,企业在商品购进、销售、
调运、加工等流通过程中,以及商品的挑选、整理时产生的下脚物(如粮食
经营企业的下脚粮和混杂土粮),其销售价格是否合理,有无象征性作价,
而实际私分或私亲厚友,个人从中捞取好处的情况,有无销售收入不入帐集
体私分或个人贪污的问题。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的盘亏及变卖损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因自
然灾害等造成的非正常损失、企业非季节性的停工损失、技术学校经费、援
外费用支出、赔偿金、违约金、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等。审计内容主要有:

(1)是否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增列开支项目。由于营业外支出直接影响
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冲减企业利润总额,也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必须检查
企业是否严格控制营业外支出,掌握营业外支出的范围和界限。所有列营业
外支出的各明细帐户的记录,是否以经过审查批准的、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
据,各项支出的处理,是否有经办人、付款人、领款人、保管人、业务部门
和财会部门负责人的签章;对于一些重点项目中数字较大的损失案件,依据
审批权限的规定,是否有企业领导的批准文件,对于重大火灾事项,是否查
明肇事责任,了解处理是否适当。
(2)审查营业外支出的完整性。是否有把财产损失等营业外支出挤入经
营费用、商品销售成本之内的做法,或以“待处理财产损溢”长期挂帐。是
否有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等项内容,仍按旧制度规定,减少
固定资金,违背资本保全原则和新制度规定的做法。
(3)审查罚款支出的处理。原商品流通企业各类制度对罚款的支出一般
是在企业留利中列支的,执行新制度以后,要检查是否仍按原制度处理,而
不是按新制度规定,列入营业外支出。同时,要检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是
否作为增加计税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处理。
(4)审查营业外支出中是否存在违反法纪行为。应当通过清查帐目,以
及内查外调,查明有无多报损失,私分财物;涂改、伪造单据虚报冒领等违
法行为;还须查明有无把营业外支出作为“防空洞”,进行弄虚作假和贪污
舞弊行为。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股份制企业审计


一、股份制企业审计概述

一、股份制企业审计概述

广泛的社会实践足以证明,全面的计划经济已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它绝不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社会主义要发展,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
裕,必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股份制企业正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

□股份制企业的优越性
股份制经济,作为一种较好的财产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多少年来,已
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成就。也可以认为,股份制经济是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支柱。它之所以较其它经济组织形式优越,主要
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股份制企业产权的流动性及资本的稳定性
由于股票可以在市场流通,股东权益在交易市场不断的易主,一方面,
由于股东的不断变动而不至于由于一些股东不想投资、退股影响企业的资本
和生产经营,而浊资公司和合伙公司就可能由于某个投资者的死亡,退资而
导致企业停业;另一方面,由于投资人是想购买效益高企业的股票、优胜劣
汰,这样就解决了财产资源的合理流动问题,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
调整。

2。股份制企业产权的明确性和资本的广泛性
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记名投资,而期末财产的盈余分配又完全取
决于投资股份的多少,显然产权明确。这样就克服了计划经济下的产权模糊、
政企不分、权责不清、“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和效益下降等弊端。

而股份制企业则有效地解决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政企职责的分
开,投资人入股资金的所有权已转化为对企业的控制权,而失去了对企业直
接进行经营管理权,这样不论是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的股东,都依据股
份制企业制定的章程行使“股东权力”。股份制企业的重大决策在于董事会,
而日常管理则在于董事会委派的总经理。这样企业就挣脱了行政经营管理的
束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与经营者,有利于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股份制经济把个别的社会闲散资金汇集成集中的生产资金,把小
规模的独立活动变成大规模的社会经营,把长期以来我国的革一的国家、银
行融资变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集资,这就提高了广大人良大众对资产
的关切度,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既有内部的动力,又有外部的压力,
从而使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3。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自我约束性和充分发挥性
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作为投资者,自然关心其投资效益,随时密切注视其
投资企业是否有获利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并随时监督企
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行为。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受上述外来压力的影响,且其经营行为还要
受经营风险、经营信誉、经营收益及其个人利益等诸多内在因素的制约,促
使其充分发挥经营才能,努力工作、谨慎决策。而且企业的劳动者多数拥有
企业的股份,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确实为企业的“主人翁”,其劳动积极
性则可想而知。


因此,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下的股份制经济必然导致企业生
产经营上的自我约束性和充分发挥性。

因此,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下的股份制经济必然导致企业生
产经营上的自我约束性和充分发挥性。

□股份制企业审计的含义
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独立的综合经济监督手段,对股份制企业的构成,
资金的取得(股本的聚集)、资金的周转、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股利的分
配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进行审计监督和审计鉴证,不仅是我国审计业务的
一个广泛的方面,也是社会审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股份制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股份制
经济不仅存在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其它所有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
的过渡问题,而且社会主义的股份制经济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股
份制经济。因此,我国的有关股份制经济政策、股份制企业的管理经验尚处
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股份制审计也为我们的审
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需不断发展完善的经济监
督形式。

股份制企业审计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多数为民间审计机构和社会审
计人员)依据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国家有关股份制企业的法律、政
策及其它有关财经法规、正确的股东会议和董事会议决议、公认的会计准则
为标准,对股份制企业资金的取得和运用、利润的形成和分配及各项会计资
料进行监督鉴证的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股份制企业审计的特点
初步他讲,股份制企业审计这种经济监督形式,与其它诸类审计形式相
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股份制企业审计较国家审计等形式相比有其任意性和经常性。
多数的股份制审计,都是出于股份制有限公司自身的需要,聘请审计人
员到本单位进行审查,并付予一定的报酬,所以股份制企业审计一般不具有
强制性。另一方面,由于股份制企业需要经常性的(一般是每个会计报告期)
向会计信息的需要者(股东、股民、董事会、总经理等)提供经营状况,出
具公布经由注册会计师审核签证的会计报表。因此,股份制企业的审计(注
册会计师)又具有定期的经常性。

(2)股份制审计较国家审计及内部审计相比有其社会性和公证性。
股份制企业审计的社会性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股份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