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眠月魔情录-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子一转,心生一计,认真地道:“那可不行,经脉之术只是医道中的一种学问,要学经脉之术必先从医学的根本学起。我看你还是跟我学医吧!反正你又不能练武,多学一门学问对你的将来也有好处。况且柔儿这么喜欢练武,一定经常受伤,你若学好了医术,以后就可以帮她了。”
  听了这话,叶歆犹豫一阵,因为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但为了冰柔,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冰离首先介绍了医术的发展,道:“早在远古时代,在找寻食用植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药效,此为发现并应用药草防治疾病的起源;在应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同时,用砭石、骨针刺疮放血,此为针刺疗法的起源;从烤火、按摩得到温暖舒适和止痛,逐渐发展用以治病,此为何b和推拿疗法的起源。医术以阴阳五行……”
  叶歆想起青竹道人所说的五行道术,插口道:“是不是木、火、土、金、水?”
  冰离笑着道:“正是。所谓《五行》者,乃木、火、土、金、水此五类。阴阳乃根本之理论,其乃相互关联而对立之事物、现象或属性,如天地、上下、日月、水火、内外等。以医而言,向外、使推动、温煦、兴奋、促进作用为阳;向内、使凝聚、滋润、抑制作用为阴。阳消阴长,阴消阳长,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
  顿了顿又继续道:“五行学说既较具体地补充了阴阳相对平衡过程解说的不足,又与阴阳学说一同为医道所重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等基本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五行学说乃阴阳学说之继承和发展,其与阴阳学说相辅相成。如《内经》所示,寒、璁、燥、湿、风、火乃天气的阴阳,故有四时六节气候之变化;木、火、土、金、水乃地气之阴阳,故有四季事物的出生、成长、演化、收成、存藏之变化。”
  说到这里,冰离走到书柜前,从里头拿出了一本蓝皮的旧书交给了叶歆,道:“这是《内经》,里面有更详细的解说,你可以拿回去看看。”
  接着他又回到座位上准备继续讲解。正想开始说,叶歆又向他请教了五行生克之道,因为他觉得医理中的五行之法与道术有关。
  冰离答道:“五行的生克、乘侮和配属关系,说明了人与自然是个统属的大整体,人本身的各器官组织也是个小整体。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则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阴阳失调,五行乘侮,则人将生病。”
  叶歆问道:“何为五行相生?”
  冰离道:“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火、土、金、水的互生、助长、兴奋、促进等的运动变化,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类。《五脏》类比于《五行》,故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相生,则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脏又可类比五窍,故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
  “那么五行相克呢?”对叶歆来说,他更关心五行相克,因为这对他日后施展道术有很大的影响。
  “相克乃事物之相互克制、制约或抑制之道,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是故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原来木为金所克。”叶歆暗暗点头。
  冰离见他若有所思,以为他已有所悟,心里很是高兴,道:“我看你静静沉思,想必心有所悟,想到什么,讲来听听。”
  叶歆吓了一跳,连忙摇头摆手,解释道:“师父,歆儿只是在记你刚才所说的东西。”
  冰离点了点头,又开始讲述医学理论。他很细心的讲解着,对于叶歆不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也耐心的回答。很快,天色渐昏,房里的两人却茫然不知。
  冰离是因为难得有了徒弟,所以说个没完;而叶歆也对这门新知识渐渐产生了兴趣,越听越入神。直到田氏进来叫他们吃饭,叶歆方才知道天色已晚,便向冰离告辞。
  刚走到房门口却被冰离叫住,冰离指着桌面上几本厚厚的书道:“这是《药草大全》,是学医治病的根本所在,你拿回去仔细看明背熟。”
  叶歆看了看那些厚厚的书,心里苦笑着:“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啊!”忽然又想到一事,开口问道:“我何时可以学经脉之学?”
  冰离笑了笑道:“你先把药草学完,我再教你经脉之学。”心里却道:“若是现在让你学了经脉之学,恐怕再也没有心思学其他的了。”
  叶歆听了无可奈何,只好抱起那堆书回家了。 
 
 
 
  
 ~第三章~
 
  从此,叶歆每日下午便至冰家学医,虽然开始的时候很辛苦,总是被一堆药草名闹的头昏脑胀,就算他有多么的聪明也苦不堪言。然而,随着所学渐深,他开始真正有兴趣学习医术,而且越学越有趣味。
  这是因为他发现木行道术和药草学相辅相成,尤其是草系的药草。
  修行道术可以使他能感应到草系药草,从而由内部了解药草的功效。
  因此,到后来他只要拿着药草便可用心之力读出其功用。至于木系和藤系的药草,他虽无法感应其心,但亦非常容易的便记下其名、其形、其用。所以便越背越快,越背越多。
  另一方面,学习药草之学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修练道术,在不停的与药草感应下,他的木行道术也有了很大进展。不同的药草使他了解了各种不同的草之心。因而在短短的一年内,他已领悟了草系木行道术的第二层——“叶”。
  再加上五行灵果的作用,他的道力有了飞跃式的增幅,这使他的木行遁术也有极大的进展,他现在已能全身隐去,但还不能遁。他本来只能躲在房中修练道术,现在却可以在每天修练道术的时候以木行遁术隐身,这使他更直接的感应草之心和草之力。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学了两年的药草学之后,冰离终于开始传授经脉之道。
  这日,叶歆又来到冰家,正准备重复着他以往每天的功课——辨认药草。冰离却把他叫住了,道:“你的药草知识已经背得差不多了,从今天起,我开始传你经脉之道,你要仔细地听。这经脉之学可不比药草之学光背诵便足够了,这是一个门更加深奥的学问,是医道的精粹所在。因此,你一定要用心领悟。”
  叶歆先是愕了一下,然后心中狂喜,兴奋地道:“是,师父,我一定会用心学习。”
  于是冰离便开始讲道:“经络乃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纵棋交错,遍布全身。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复杂联系,将上下表里内外各个部分,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叶歆问道:“人体有多少经络啊?”
  冰离答道:“人体内的经络多不胜数。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脉,又可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类。十二经脉,亦称《正经》,乃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分布、循行和交接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经络之间有相互表里配合的关系等。奇经八脉,则不具备上述特点而《别道奇行》,起到统一、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通常合称为《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
  “那么,内力是不是就通过这些经络而运转的呢?”
  “正是,只是不同的内功所使用的经络也有所不同,而所谓的奇门内功大多是走奇经八脉。但奇经八脉各有特色,而且很难控制,一不小心便易走火入魔,这也是为什么高深的内功比较难练的主要原因。”
  “穴道又是什么?”
  冰离反问道:“你怎么知道人体有穴道?”
  叶歆答道:“我在武学书籍中看到的,难道医术中没有穴道之说吗?”
  冰离点了点头:“不错,武学中的内功之道便是以经络穴道为要点。
  在医术中,穴道也是非常重要的。经络庞大的整体系统,相互之间联系在一起,在经络轨道上形成众多不同方位的《站点》,给治疗提供了出入门户。每一个《站点》称之为穴位,有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之分。经穴者,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中督、任二脉的腧穴,称之为十二经穴。奇穴则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因其有奇效,称之为奇穴。阿是穴并无固定部位的穴位,以《痛》处为穴。”
  听到这里,叶歆现在才开始有点明白那些书籍所说的是什么。
  冰离走到墙边,从墙上拿下了一幅经络穴位图,摊在桌上,指着经络穴位图道:“此图所示便是人体之经络和针位的分布。”
  叶歆细细地看着,却发现穴道太多,一时间根本记不住,而每一经脉上都有相应的穴道。
  冰离接着道:“对于医术来说,经络穴位的主要作用是在于诊脉和针炙。所谓《望,闻,问,切》,这切脉便是利用脉象找出病因。
  我现在传你诊脉之法,你要记熟。”
  接着,冰离叫叶歆伸出右手平放在桌上,然后伸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搭脉,道:“由右手手腕往后推是肺脾肾。”之后又叫他把左手伸来,接着道:“而左手依序是心肝肾。三指平放,感觉三部是否有强弱不一,然后再把个别部位的脉形和速律。最后得出六部脉象,再以此判断可能的症候。”
  叶歆在旁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称是,然后也伸出三指搭在自己的腕上尝试着为自己把脉。开始的时候,他只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分不清楚三个位置的脉搏有何不同,于是问了出来。
  冰离笑着道:“这诊脉之学可不是一两日便可学得的技术,你需要每天不停的反覆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诊脉的诀窍。这脉象共有二十四种,不同的脉象差异很小,若不小心会很容易造成误诊,其影响可大可小,大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