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大家都知道啊,但是多研究军情,总是不会错的。凌啸道,“伯父之言切中要害。我军远离重镇,深入边疆,茫茫大漠之中,不仅难以寻到敌人进行决战,更是难以把上百万的粮草运去。伯父,您可有何方略可以交给小侄?” 
  明珠叹道,“贤侄,非是老夫吓唬于你,这一次你的使命极为危险啊!” 
  此言一出,豪成和容若都是一惊,连忙追问,明珠却是看着凌啸不语,显然他是想看凌啸意识到没有。 
  凌啸早已经有了觉悟,爽朗地一笑,“伯父,小侄以为此行的确有危险,但是食君之禄,忠君……” 
  “唉!看来你还是没有完全明白。”明珠摇摇头,他常年居于中央机枢,于大处着眼的能力自然比凌啸要强得多,“皇上现在对日渐强大的葛尔丹更是忌惮,他已经四十有三,这一次的亲征,恐怕就是他最后一次地亲征了。皇上若想真的成为千古明君,这一次就得毕其功于一役,否则的话,皇上可就没有脸了。” 
  听到明珠把话题绕到康熙身上,三兄弟登时满头雾水。 
  “你们可听过事不可三这句话?!要是皇上连着三次御驾亲征,都不能剿灭葛尔丹地话,他还有什么面子?不仅威信和皇权受到损害,就是今后的青史上也是大大的干碍呢!所以圣上这一次的军务战略全然改变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凌啸大悟过来,姜还是老的辣啊,明珠不愧是一代名奸,这帝王心术和战略思维,还真的不是自己这现代年轻人可以比拟的。 
  他顺着明珠的思路道,“伯父,您的意思是,皇上这一次要破釜沉舟了,所以他把以前地那种几路合围、徐进逼迫的策略给改了?” 
  明珠没想到凌啸悟得这么快,眼中精光闪闪,“贤侄来说说,皇上怎么改的!” 
  “嗯──”凌啸思量半晌,终于一气贯通,站起来笑道,“伯父,小侄以为,皇上这次仅仅是改了一小点,大的方针没有变,还是合围的态势,只不过加了我这个先锋罢了。至于他的目的,应该是要我去大闹天宫,惹得葛尔丹大怒,引诱他衔。尾追击,进入到皇上布置好的包围圈中。这样的话,只要我成功了,那么就可以免去以往的三样战略不足。” 
  明珠笑得很开心,“哦?哪三样不足?” 
  “一是可诱得葛尔丹东进,免得他像前两次一样往西北远纵。二是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我军的粮草供给线,增加粮道的安全。三是能得到漠南各部落的有力支持,在战马和兵员上能够时时得到补充。” 
 
 
 
  
卷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159章 我老婆!我嫂子!
 
  “哈哈!老夫今日老怀大慰,老怀大慰,孺子可教啊!你能悟到自己的真正使命,那我就不担心了。”明珠仿佛是年轻了十岁,笑得极为爽心。 
  容若和豪成这才明白过来,容若笑道,“我说皇上为什么急巴巴地把你从湖北调来呢,原来是看中你上次以少击多,擅于在犬牙交错中交战的本事啊,皇上真是知人善用。” 
  凌啸却是陷入了苦思之中。靠,使命和战略都明白了,可是那不能当防弹衣和粮食啊,怎么样才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可不是清谈可以解决的。 
  他赶紧向明珠请教,明珠却把双手一摊,“老夫是宰相,又不是将军,怎么知道具体怎么办?目标的方向都指明了,你却来告诉老夫,你不会走路?” 
  一顿饭吃得凌啸暗暗发誓,以后身边一定要再招揽一些牛逼的官员,他们和邬思道顾贞观不同,有丰富的全方位才能,是实践性人才。 
  送走微醺的凌啸兄弟,容若发现自己对老头子也十分佩服起来,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除了擅于倾轧和结党之外,这真正的本事也很是要得,忍不住向他请教起来。 
  当他把凌啸托他送银票给宫中娘娘们的事情一说的时候,明珠一下子站立起来。 
  “你说什么?凌啸独独给你姑姑送地银子最多?是他要你这么做的?!” 
  容若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老爷子反应这么大,微微有些哆嗦道,“阿玛,刚才我也是追问过他,他说是贞观先生的建议,难道有何不妥吗?” 
  明珠颓然坐下。满脸的懊恼,“贞观?唉,纳兰明珠啊纳兰明珠,想不到你这般有眼无珠,顾贞观在府上十余年,如此才华,你却视若无睹。倘使十年前就重用顾贞观,只怕大阿哥就不会死,太子之位还不是唾手可得?!” 
  “阿玛?”容若更是不解,他万万没有想到。顾贞观的一个建议,让父亲如此唏嘘。 
  “容若,你阿玛悔啊!贞观此计一件双雕,如神来之笔。他们送你姑姑三万,而其他的阿哥之母都是平分。这时做给皇上和阿哥们看地。他是我纳兰一姓,大阿哥死了,他送再多给你姑姑,也只会搏来知恩图报,善待主母的好名声。却是半点的祸事都不会沾惹上的。平均给每个娘娘送银子,连皇子还在襁褓中的都有份,就是要告诉皇上和皇子们。他对这些小主子们,一视同仁,绝对不会掺合到储位之争中去,是皇上的独家孤臣忠奴,党争之祸从此是与他不相干的了。高明!” 
  “高明个屁!”凌啸却在自己的侯府之中奚落道,“哥哥,不管雅茹是不是跟侍卫们学得了高明的枪法,随军的事情,那是万万不可能地!违背军令不说。要是战场上有个什么好歹,我如何向兰芩交代?” 
  两人正在闲话,门外却是有人求见,凌啸大是惊讶,这么晚了,还有谁来。 
  “侯爷!老下属来了,你难道不赏口酒喝?”随着这声豪爽的玩笑,刘子俊、固韬、熊金柯、邓力、阳文斌、孙俊晖和陈凭嬉笑着走进来,对着凌啸就是一阵参拜。凌啸本待要阻止他们的,可是想到这些老战友即将重归自己麾下的火枪队,也由得他们行礼,免得过于嬉闹了不好约束。 
  豪成见凌啸严肃,当即当起了老好人,看他们感到拘束,立刻爽声招呼起来,“好酒好肉好兄弟,大碗大盘大酒坛,都给我上上来。” 
  众人一阵欢呼,唯有凌啸身份不同,托辞来到后院。 
  夜沉如水,他坐在当日养伤的小亭之中,一种孤独地感觉再次涌起,尤其是听到前堂传来的豪饮欢笑,这种孤独更加无可救药。 
  大战在即,凌啸这才知道自己的彷徨无助。那次一战成名天下知的科尔沁和盛天一战,丝毫不能给他带来任何的心理底气。那一次打仗,都是在变起仓促,形势所逼之下,他根本连喘息地机会都没有,就想是亡命的人在本能地挣扎。而这回的作战,却是身负重任,有所图谋而去,现在有时间让他去想,去做准备,可是他偏偏不知道该准备什么,即使是明珠和他一番细谈之后,凌啸仍然很茫然。 
  唉!想了半天,凌啸终于承认了,自己终究不是什么军事学院地学生,无法一蹴而就地成为良将。自己这次会死吗?有了妻室,有了孩儿,有了高位,有了可能改变中华百年颓丧的机会,凌啸再次面对死亡的时候,就难免更加的不甘心。 
  “爷!已经不早了,该歇息了。明日还要到兵户工三部去办差呢。”胡骏从房中走来,手上托着一件貂领大氅。 
  接过大氅披上,凌啸摇摇头,他知道,这个坎要是不能硬趟过去,只怕自己以后都不敢打仗了。将相王侯,宁有种乎?不会,就要更加勤奋。望着寒星闪烁的苍穹,凌啸翻来覆去地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古今中外的战例,期望从中找到启示和规律。 
  直到圆月西沉下去,凌啸忽地自失地一笑,靠,想东西也没有必要在这白霜漫漫的外面想啊,难道自己是无意之间学那不开暖气的希特勒?那可是闪电战起家地一代战争狂人,可惜咱们这些湖北兵,对上了蒙古汉子,不要说闪电战了,只怕是不被他们闪就是万幸了。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才是冷兵器时代的闪电战祖宗呢! 
  面对蒙古这游牧民族的巅峰,加上他们也许还有六万鸟枪。凌啸实在不晓得自己有什么好地方略,他忍不住对渐渐升起的启明星长叹一声,“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 
  偏偏就是这些游牧民族,可以横扫欧亚大陆,时时骚扰中原平静。汉高祖吃匈奴的亏。南北朝的北朝也是胡人天下,五胡乱华,大唐朝时时为突厥威胁,之后的宋朝也灭在蒙古的胯下,就是明朝,也有土木堡之变。历史上除了秦始皇和汉武帝之外,很少有皇帝能真正解除他们地威胁的,前者却匈奴七百余里,修下了万里长城,后者有卫青和霍去病…… 
  想到这里。凌啸却想不下去了,猛地一下子站立起来。 
  霍去病!霍去病! 
  操!霍去病那时候不是一样的孤军远征?不是一样的需要吃喝拉撒?不是一样地面对游牧部落?可他是如何做到以五万之兵斩杀匈奴七万的?比起他那时候四处皆敌的处境,清朝的漠南好歹还有十几个小部落是臣服的,为何清军打起只有三五万骑兵的葛尔丹来,就这么难呢? 
  “胡骏!准备马匹。也要去明府。” 
  当容若被通房丫头从黑甜中叫醒的时候,凌啸已经是直接到了他地卧房之外。隔着门,凌啸问道,“大哥,你不用起身。你熟读史书,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我记得有野史记载,汉代的霍去病是不读《孙子兵法》的。我就奇怪了,一样是补给线很长,一样是深入敌境,可为何他能够把匈奴打得鬼哭狼嚎,跑到欧洲去成了匈牙利?” 
  容若却是一下子从床上坐起,“什么匈牙利?匈奴不是灭了吗?” 
  凌啸知道自己一下子说漏了嘴,一吐舌头催促道,“你就回答霍去病就行了。” 
  “霍去病虽不读兵法,但是他才华横溢。他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 
  “就算他是军事天才,可我们大清也有兵多将广的优势啊,他们一样是从西安进行补给,为何他们就能……” 
  凌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