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代大帝,已经上了“阿扁”的魔力。头中有残留弹片的他,脑神经时时受到压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头痛欲裂。继而引发癫痫,没有了鸦片的镇定解痛,他根本就是身处人间地狱。很多时候,凌啸看他撞墙绷蹦的痛楚模样,都恨不得一刀了结他算了,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样当个好人,所以,对罗刹使节的到来,凌啸是最望穿秋水的人。 
  凌啸秋水未穿的时候,罗刹使节戈洛文终于赶到了尼勒克城。 
  从康熙二十四年起,一直到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戈洛文都是全权的代表。作为长期和清朝打交道的大使,戈洛文被得到消息的索菲亚女王指定再次和请朝谈判。不过。他的摄政女王得到的却不是彼得兵败的消息,而是本国将士和西域骑兵把康熙围困在小城中的利好消息,这是当日前往莫斯科扰议的理藩院郎中带去的。索菲亚大喜过望,马上点将戈洛文,兴冲冲来淮格尔讨要胜利的果实。 
  但戈洛文很快就莫名其妙,继而大惊失色。旋即惊慌失措。伟大的俄罗斯战士无影元踪,英勇的尼古拉斯总督不见人影、而欢呼胜利的清朝军民比比皆是,命自己的手下微一打听,方知道十二万联军已轻灰飞烟灭。 
  他长了一个心眼,在递交国书之后,趁着康熙摆谱的三天后相见的间隔,戈洛文连忙打听在清朝中的老熟人。这一打听可把戈洛文拾吓一大跳。他所熟知的索额图。已经谋反被儿子所杀。佟国纲。战死于和葛尔丹的交战之中。当年参与谈判的。现在仅剩下旗管章京马齐了。 
  听到这个消息,戈洛文忍不住一阵感叹,不仅是自已被彼得贬黔入年。这才被女王重新启用。就是这清朝内部也一样宦海沉浮人事变换啊!感叹归感叹。可戈洛文没有忘记。当年谈判时,肯收自己礼物的之中,马齐,是收得最来者不拒的。 
  兵马大部分已经撒出了尼勒克,使得这个小城显得空松了很多。这就使得马齐有了单独的住处,也使得戈洛文有了秘密派通译去见马齐的机会。这的确是一个很让戈洛文刻骨铭心的机会,他终于得知了一件事情。沙皇彼得,曾经出现在俄军之中! 
  得到通译的回报,正在喝酒排忧的戈洛文,直接就从椅子上样倒在地。手中拿着的金属酒壶也落在地上。知道清兵胜利后。戈洛文一下就从兴冲冲变成了蔫巴茄子,知道一万多将士无一幸存的时候。他更加的悲伤,几乎要唱起自己民族的招魂曲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远在印度洋上的彼得沙皇。怎么会出现在被歼灭的俄军中的。万一是被清军俘虏或者击毙,这可是全国的耻辱,全民族的悲哀!更加当然的是。自己将成为俄罗斯民族耻辱的替罪羊之一。 
  心急如焚的戈洛文。却无法从马齐的口中得到确信。彼得的生死和去向。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谜团。可是,这位全权大臣很是请楚,彼得的生死存亡不仅仅是关乎到民族的荣誉。还关系到索菲亚女王的政权稳定。彼得没死。就必须要让清朝处死他,或者交给自己处死,相对于其他几个虎视耽耽的亲王殿下来讲,索菲亚无疑是更加惧怕彼得的。 
  这种见识。立刻就让戈洛文作出了决定。一方面让随员快马回莫科报信请权,另一方面。他要紧急求见康熙皇帝。 
  可是戈洛文哪里知道,此刻康熙的住处,一场杀人不见血的政争,正你死我话地进行着。能影响康熙皇帝和大清决策的。并非只有上书大臣。 
 
 
 
  
卷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188章 政见分歧
 
  在陆续到达的京师六部官员的辅助之下,局势得到了暂时的稳定,这一切皆是源于凌啸在湖北所发明的一个词汇,“军管”。 
  兵部呈阶梯状地为西北调入了多达十五万的军队,分别在哈密、伊犁、阿尔泰驻军,加上先前的几路涤荡军力,很快就捷报频频,清兵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原准格尔汗国的疆域,各地部落纷纷上表降服,可这一次的二十年葛尔丹兵祸,已经让康熙皇帝下定决心,要在这些领地上设置流官并加派驻军,改松散的名义册封制度,为中央集权的垂直式管理。 
  这一切,就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三次大规模亲征,使得中央财政的严重不足,根本无力去支撑他完成这样的雄心壮志。 
  如何确保能够顺利地在西北改土归流,以继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同时还有已径递交国书的戈洛文谈判事宜,都是需要康熙立刻定下一个调子的。康熙决定在这里先召集一个御前会议,而不是回到京师之后再论。因为他明白,没有到过西北的人。他们的主意也很难脱离闭门造车。例不如眼前这群熟知前线的文武。就这样,赶回来的飞扬古、伊慎、马齐、理藩院尚书、四个皇子。还有那北京赶来的佟国维。 
  凌啸也被康熙指名参加了这次会议。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听到一番奇谈怪论。 
  刚刚革六部官员赶到的佟国维。听到又要和罗刹人谈判。心中很志得意满。 
  他是战死地佟国纲之弟、也是当日参与尼布楚条约的清朝人员之一。不过,当时的索额图和明珠把持朝政,楞是没有让这对国舅兄弟执掌中枢。佟国纲是副使,而佟国雄仅仅是个纪录和草约的书办罢了。 
  如今八年的光阴过去。自己已经位列孝辅。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指手画脚一番。这其中的感慨,外人是无法窥得全貌的。但是。康熙要众人开始议事的话音才落。佟国维立刻就开口了。 
  “圣上英明。功冠古今。又深思熟虑未雨绸谬。今奴才深感鞭策。皇上有意改土归流。乃是千秋铁桶的大事。这个奴才是完全地拥戴。是这相应的款项。若是从国库来拨。又实在难为无米之炊。不若请各督抚摊派分担,咬紧牙关撑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地从容了。” 
  他的这番话。说得众人都是一笑。这位国舅宰相的才情着实差了一点。可佟国雄下面所说地话。就很有些见解了,“关键的问题在于。罗刹这次被皇上您打得兵败君俘。国耻之下,他们是不是会举国来犯?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两国关系。罗刹兵丁一动。西疆立刻就可能会动荡如故。甚至比那葛尔丹在时还要不堪。故奴才以为。这两者实为二而一。一而二的。须理藩院慎重考量才行啊。” 
  众人竟是点头沉吟,却把凌啸搞得郁闷不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做事三部曲。这位宰相只是搞了第一层。就此把话题下属身上去推。难道这就是宰相城府。经纶之才不成? 
  理藩院尚书伊桑阿避无可避,与外国地交涉谈判等事。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当即如同背书一样道、“皇上。以奴才按持罗刹使节的情况来看。他们这一次其实是傲气十足的。甚至在得知他们大败地消息之后。目瞪口呆了半晌方才喘过气来。可见他们本来是要逼我们签城下盟。现在得知己方失败,连脸都给气红了,还叫嚣着大俄罗斯帝国会罚我们之类的话语。由此可见他们定会在此问题上。绝不会善罢甘休。 
  依着奴才的见识。西迁恐怕还有仗要打,这改土归流之事,以着咱们的国库之力。奴才以为当缓行。” 
  “晤。马齐。当日你参加过尼布楚谈和。依你看。伊桑阿的判断谈判又当如何提出条件?”康熙低头想了想。直按点了马齐的名字。 
  找了军中剃头匠刮了额头的马齐现在极为精神焕发。作为唯一一个扈从皇帝打胜仗地上书房大臣,他觉得自己的政治生涯有了厚厚的资本。当即对皇帝一躬,沉声道,“圣上明鉴。其实自我们的这次胜仗以来。罗刹在东部已经基本上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事了。除非有哥萨克兵的大力援助。同时从西部调集三万以上的枪炮齐备之兵,他们就很难给我们以致命的威胁。可是哥萨克三万精骑丧命飞军门和凌军门之手想必也是难于一时间怯复元气的。而那西部之兵调往东方。少了无济于事,多了则西部防务空虚。想想也是不大可能的。” 
  伊桑阿和终国维听到这里。一个是满面通红。一个是暗恨不已、马齐的话,无疑是驳斥了他们的大战论,不过,他们确实无法还击马齐,因为比起熟知罗刹的马齐来。他们实在是所知有限。众人听了。纷纷颔首赞同马齐这有理有据的论断,就连凌啸听了。也很是认同。 
  马齐见康熙微一点头。等他说下去。道。“可是。两国虽无大战的可能性。但要是想即刻达成对咱们有大利的协议。或者确保万里边疆无小战,只怕是一厢情愿了。”在大家被他这样一个转折闹得都是吃了惊的时候。马齐笑道、“那尼古拉斯不过罗刹的一个封疆督抚,竟敢就提兵叩我边关,胆子不可谓不大,这在我国简直不可能的事情。却在罗刹能大行其道。源于其所谓之高度自治。两国接攘边境不下于万里。罗刹所辖归于三总督八个将军,无论何如,当会有似尼古拉斯般丧心病狂之人,不肯按受这兵败之事,到时候小战定会按踵而至。当然,皇上,小战的多寡。要看咱们和罗刹定下何等的条约,若是签下让罗刹太过于屈辱的。那么万里边疆。激愤之下。可就会麻烦不断,相对宽和的。他们定会平和许多。边境也会安稳下来,有利于我朝的休养生息。就如您上次的那个尼布楚条约,表面上看来。咱们是稍微让出了一点土地。但是却保障了近十几年无战事抖纷。实乃是皇上惠及边疆的一大善举啊。 
  他这一篇文章下来。把康熙拾楞住了。这个分析和凌啸的完全是两码事情。但是,从人心的角度来者。却颇为顺理成章的。 
  正思虑马齐的话。飞扬古却说了话。“皇上。奴才以为,马中堂的话有些道理。可是咱们也不怕他们骚扰边疆,他敢于骚扰一次,咱们就也越境去骚他们十次。看到最后究竞是谁忍不住?!”凌啸听到军中的声音。开始的时候很是兴奋。可飞扬古一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