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朝野间事,宦海浮沉,见的多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废话少说,寒暄片刻,魏王李玄道干脆的一挥手,“这样的天气,有什么话,回京再说吧……”

    众人会意,也都巴不得赶紧回去,天气确实冷了些,身子弱的已经打起了哆嗦,魏王发话,众人自是遵从。

    于是,两支队伍合在一起,随即继续往长安方向行进。

    一路上,少不得和魏王聊上两句,和方谦应付一下,和这两个人,都各有渊源,与方谦虽同为景王府旧人,但接触的却少。

    反而是和魏王李玄道,打过不少的交道,曾经在魏王李玄道部下征战,魏王李玄道曾屡次在枢密院为他说话,虽然有着和景帝李玄谨赌气的成分在里面,但在那个时候于枢密院为他仗义执言的,也就是一个魏王而已……

    后来魏王李玄道还曾登门造访,将自己的流落在外的唯一儿子交在了他的手上,如今,这个儿子已经成为了魏王府世子,一直留在国武监,如今还成了国武监的教习。

    本来,魏王还曾写了书信给远在河中的他,让他招魏王府世子从军,哪怕给个亲兵牙卫的身份也好,以魏王的心性,能屡次求人,一来是对赵石无比激赏,二来,恐怕也是对这个儿子寄望太深的缘故了。

    不过魏王府的这位世子,在外面流落的太久了,无论心性气度还是才干,都流于平庸,想要像他父亲那般,沙场建功,是不可能的了……

    赵石不愿自找麻烦,回书劝了两句,许是魏王李玄道也看到了这一点,加之这是魏王府的唯一子嗣,所以也就没有了下文。

    这般说来,赵石回想了一下,和魏王李玄道打的交道真的不少,不过他这个时候也没有交结皇室的兴趣,这又是众目睽睽之下,所以和两人说话,也都流于泛泛,连关于朝政的事情都没提几句。

    十里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当正午的时候,长安城门已然在望。

    朝廷准备的很是充分,一些百姓也来到这里,摆上香案之类的东西,迎接大将军回京,锣鼓什么的更是不缺,看上去很是热闹。

    一番喧嚣嘈杂,大将军仪仗终于通过长安西门甬道,进入长安城内。

    随大将军南归的军兵,被带着去到驻扎的军营,迎接大将军回京的朝廷命官们也都纷纷告辞离去。

    直到所有该走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些帮着大将军引路或是回府布置的官员还留在队伍之中。

    这个时候,魏王李玄道才露出真正的笑容,微微拱手道:“本王也就陪你走到这里了,本想跟你多聊聊,在京里呆的久了,外间之事看是看不到了,就想多听听,但你这一路辛苦,之后宫里肯定还有圣旨下来,你这里回府又是一番忙乱,也就不打扰了……”

    说到这里,顿了顿,却是话锋一转,低声道:“靖佳那丫头不错,命又不好,以后多照看些……若是负心薄幸,本王这里可绕不了你……”

    说完,也不待赵石再说什么,大笑道:“本王这就去了,改日再招你过府饮酒耍乐,告辞。”

    随即,带着几个随从扬长而去,看上去颇为洒脱,但总不脱孤寂凄凉的味道。

    赵石微微蹙了蹙眉头,这才想到,别看靖佳公主看上去孤孤单单的,但人家的可有着不少哥哥呢,看上去人缘还不错?怎么往日里没看出来呢?

    而他和靖佳公主的事情,都传到魏王耳朵里去了?

    这外间的传言,定也已经是纷纷扬扬,自己到是无妨,对靖佳的名声却是有碍,不如趁此机会,娶了过门算了,想来李全寿那小子也不至于不答应……

    不过这事还得容后再说,如今已经入城,家门近在咫尺,什么朝廷,什么圣旨之类的,都不如回家要紧……

    回身挥了挥手,一行车马渐渐加快了速度,奔着定军侯府方向而来……

    (求月票,果然单章求月票效果显著,今天单位停电,所以这两章都要晚上码出来,很费劲,明天也是如此,而且明天晚上还要请人吃饭,够头疼的,尤其是停电之后,空调没了,那热的,真让人受不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使节

    实际上,一路过来,与方谦,魏王李玄道的谈话,并非一无所获。

    起码,赵石已经知道,吐蕃人的使者来到了长安,正在与大秦商议,吐蕃王庭的重建以及称臣的事情,近千年过去,这个曾经辉煌无比,在汉人帝国的西疆,与汉人相持不下的老大帝国,在没落的今日终于选择了屈服。

    不过,像草原部族,以及南边丛林中的那些小国一样,有着地势之利的吐蕃,也同样有着复兴的希望。

    因为汉人再如何强盛,对那些荒凉的不毛之地,以及满布瘴气沼泽的丛林,都不会太过感兴趣,最多最多,也只是设置一些象征性的官职,或者象征性的收取一下贡赋罢了。

    汉人很多时候,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宗主的名义,来标榜丰功伟业,至于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好像并不怎么看重……

    不过,现在的大秦,显然还没有进入到万邦来朝的阶段,大秦上下,对于功业都有着天然的饥渴,也不可能像盛唐时节那般,对于想要称臣的邦国那样的宽容慷慨。

    这和那些吐蕃贵族们的想象差的很远,所以商议起来,也很艰难,吐蕃人对于汉人,有着敬畏和轻蔑两种皆然不同的矛盾心理,这是历史造成的,不用多说,在这一点上,他们和许多北方胡人,极为相似。

    而吐蕃人这次派出使节,打的如意算盘还不止这些,他们既要趁此机会结束内乱。还要大秦帮助他们重建王庭……

    甚至于。他们还希望。大秦能够仿效文成公主西嫁吐蕃的前例,与吐蕃王室联姻。

    用李玄道的话来说,这些吐蕃蛮子想的到是挺美,他们恐怕不知道,归义王李匪那里已经传书于朝廷,将吐蕃如今的情形,说的清清楚楚。

    吐蕃高地,指日可下不说。就算剩下的这些家伙再怎么蹦跶,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就算如此,这些吐蕃蛮子也还如此贪婪而无自知之明,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只要没有都老糊涂,又怎么可能答应这么荒诞的要求?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赵石也不过是笑笑,为了使胡人称臣,哪怕只是表面上的臣服,自古以来。多少皇帝大臣们答应了看似荒诞的要求,在这样的事情上。他们表现的再没有智商,再是愚蠢,都是有可能的……

    除了吐蕃,西夏人的使者也已经到了,他们来的有些晚,但总归是在赵石率军南归之前来到了大秦京师。

    和狂妄的吐蕃人不同的是,西夏人这次明确的表达了称臣纳贡的愿望,甚至愿意裁撤右厢军司,将西凉府划归大秦所有,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肃州,沙洲一线,都在大秦指掌之间了……

    西凉府原属吐蕃地界,党项人崛起之后,攻陷西凉府,驱逐了吐蕃人,在此设立右厢军司,势力一直延伸到肃州,沙洲等地,并最终归为己有,从此,无论吐蕃,还是汉人,只能遥望玉门方向慨叹,西北江山不复有矣。

    而今西夏愿意放弃大片的疆土,并以称臣为提议,以求大秦与西夏息兵止戈,相安无事。

    如此优厚的提议,确实也让许多朝廷大臣心动不已,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坐拥西凉等数州之地,这样的事情,在大秦开国以来,还是头一次。

    自此,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中书之内,也分作不同阵营,在为此事争吵不休……

    不过在赵石看来,西夏人只是在垂死挣扎而已,合围之势已成,将士枕戈待旦,灭夏之役就在眼前,再优厚的条件,又如何能与灭国之功相比?

    最好的办法,就是仿效西夏人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口头上答应西夏人的提议,将西夏人的使者拖在长安,明年准备完毕,突然发起进攻,一举覆灭西夏。

    但那样一来,大秦也不是没有损失,如果用一句老话说,就是失信于诸侯,这在汉人看来,是了不得的大事……

    当然,也确实不是小事,汉人有着大国的心态,和胡人不一样,大国首先就要重信用,讲颜面,才能让天下敬服。

    这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也不是文人的无病呻吟,更非礼教之言,而是一个汉人大国的根本,精神上的信条。

    这并不迂腐,而是一种气度,自古以来,无论汉人强盛还是衰颓,都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治国,这让他们显得很顽固,也确实发生了不少让人扼腕痛悔的事情,但如果没有了这些,汉人也就不是汉人了……

    当然,这样理念上的事情,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当世,汉人最看重的还是信用,尤其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上,可谓是一诺千金。

    当然,私下里手段频出,尽量使对方食言而肥,自己占住大义之名之类的手段,便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像赵石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是难以理解这种固执的,但他在这个时代也呆的足够久了,很多时候,在思维上已经向这个时代靠拢,所以,他也知道,那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即便那样,会使大秦更容易攻取西夏,伤亡也会降低不少。

    但之后大秦内部纷争先不必提,外间也会给大秦戴上无信之国的帽子,那对于大秦征战中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许多本可以收服的人,会拼死作战,许多本可以轻易获得的城池,会成为秦军将士的坟墓,这就是失信于天下的结果,汉人看重这个,不光是自己人,即便是你的敌人,也是如此……

    既然明白了这一点,回到长安之后,就有很多事要做,他也相信,大秦朝堂上的重臣们,有着长远的目光,不会被眼前这点利益所迷惑。

    而他现在也有那个能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