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嘴上却道:“陛下是不是早就想赶臣回去种田?不然的话,怎么会想到那些?”

    皇帝陛下顿时被气乐了,恨恨摆手,“柱国要是能安心耕种,朕这里有些田亩颇称肥沃。不如一起耕了吧。”

    赵石顺手给皇帝陛下将酒斟满,笑着接道:“现在田地可不是好东西。微臣也就是有人接济,才勉强能支撑下来,陛下若再赏田亩,臣以后可得让妻儿挨饿了。”

    皇帝陛下没好气的道:“你那兴国公府,在长安可是有着豪富之名,别跟朕再提什么接济宫中啊,为了不让人说什么闲话,朕这里不知费多多少心思,就连大长公主进宫的次数都少了。”

    “嗯,对了,大长公主……”

    皇帝陛下话题越来越歪,这个时候却是惦记起了靖佳公主的事情,不过这个话题让皇帝陛下很别扭,为了不让赵石占便宜,连皇姑母的称呼都省了,只呼其为大长公主。

    提到这个,皇帝陛下看了一眼赵石,欲言又止,心里却着实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枉你还是威风八面,敢戏弄朕躬的大将军,还不是被蒙在鼓里?

    赵石也觉得有些别扭,不过事涉靖佳公主,在府中妻妾也颇为古怪,不由便问,“殿下怎么了,这些时日太忙了些,还未来得及出城一趟……”

    说到这里,心里更加别扭,只要腆着脸,画蛇添足的补了一句,“微臣两个小妾都在殿下那儿扣着,微臣回京几日了,也没见个人影……”

    皇帝陛下以手扶额,憋着笑,板起脸来道:“大长公主那里有些事故……”

    见赵石当即拧起了眉头,皇帝陛下心里乐呵呵的想着,如此顾及妻子,还想回去耕田?等没了官做,你才知世事艰难,哼。

    不过嘴里却立即宽慰道:“没旁的事,太皇太后那里看顾着呢,即便是朕,也不会让大长公主受委屈,只是,过几日你闲下来,还是要尽快去瞧瞧,大长公主病了……”

    皇帝陛下的恶趣味和报复心,那也不是一般的强,被人吓唬一次,定也要吓唬回来,也正抓住了赵石的软肋。

    赵石已经听到两次靖佳公主病了的消息,一次就是说靖佳公主带病入宫,为秦人士子求情,这一次,又从皇帝陛下口中听了个真切,看来靖佳公主真是病了。

    不过他瞅着皇帝陛下也不像着急的意思,再回想两个妻子说这话时的表情,顿觉其中实在古怪,不过也不多想什么,反正等出宫回府,便出城一趟,到了大长公主府,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转了一大圈,皇帝陛下终于调整好了心情,接上了方才的话题,“柱国既然没有辞官不做的打算,那么跟朕说说,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石这回是真不兜圈子了,与皇帝陛下碰了一杯,放下酒撰,给皇帝陛下和自己斟满,才道:“微臣有些累了,想多歇歇,不然的话,在兴庆时听了陛下的口谕,便应该留在西北才对。”

    “但请陛下恕罪,微臣不想再在西北吃沙子了……本来呢,回京之前,微臣真是没什么考量,只想着尽快赶回来,跟家人过个团团圆圆的好年。”

    “不过回京之后,还是闲不下来,诸事缠身,微臣也就明白了,到了今时今日之地步,想要诸事不理,享享清福,那又怎么可能?”

    “后来找人商量了一下,有人说朝廷有意让微臣掌枢密院,也有人说兵部的,反正诸如此类,都差不多。”

    “不是微臣矫揉,这两个位置若真交到臣手中,臣能做好吗?微臣自信是做的好的,但微臣真的有些累了,朝中之事,尤其繁复,让微臣主掌一部一省,那日子也就没法过了,还不如回去种田呢。”

    “微臣就想着,陛下能不能给臣找个清闲些的职位,让臣尸位素餐一番?养养精神,再给朝廷效力。”

    即便皇帝陛下经过了方才一番惊悚,这会儿还是讶异的瞅着赵石,这听上去真的像个玩笑,立下灭夏大功的大将军,竟然主动要找个闲职,还说的如此诚恳,皇帝陛下有了些虚幻的感觉。

    这一下想的就更多了,是赵柱国怕自己功高,还是怕今后封无可封,落个没有下场,还是真如他自己所说,有些累了,只想清净个一年半载。

    若这番话出自旁人之口,皇帝陛下一定大怒,以为其人以退为进,行争权之举,但还是那句老话,以他对赵石的了解,赵石这番话十分之可信。

    闲职,给灭夏回京的大将军赵石准备的闲职,皇帝陛下立时便纠结的不行,这不是难为人吗?

    困难之处不在于闲职能不能给的出来,朝廷职位多了,一个尊荣体面的闲职,朝廷随手就能拿的出来。

    但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却是朝臣以及皇帝陛下必须要考量的问题。

    朝廷大张旗鼓封赏有功将士,非独是为了给予有功将士荣光以及富贵,而更多是做给其他人看的,宣示着朝廷的公正,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才能让前方将士敢死用命,才能让朝野百官人人敬服朝廷决断。

    一旦失去公正……那不用说了,长安之乱就是前车之鉴,不然的话,大将军一纸传书,为何众军景从?还不是景兴皇帝做的太过,让众军不服所致?

    这么一想,给大将军赵石弄个闲职来做,后果实在难料,谁也不会以为,这是大将军赵石自己求来的,只会认为朝廷不公,对于将要进行中原之战的军前将士来说,士气将受到极为严重的打击。

    即便是大将军张培贤这样与赵石并不对付的领兵大将,听闻这样的消息之后,也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遑论其他人等了。

    不过,不用皇帝陛下过多的纠结,赵石准备的很充分,继续道:“陛下不必过虑,微臣想的很清楚了,中原定鼎之战将起,微臣又怎敢袖手旁观,参赞军机,为陛下解忧,微臣不敢辞了这份辛劳。”

    “只是朝廷封赏太过丰厚,让臣来做一部一省之主官,微臣将固辞之。”

    这么一说,皇帝陛下的心便放下了一大半儿,这也就有了转圜的余地,和皇帝陛下心中确定了的封赏虽有差距,但只要调换一下,也能合适。

    皇帝陛下缓缓点了点头,最终确定,这么一来,朝臣们的阻力会非常之轻微,虽然还是有些难看,但中间可以使用的手段就多了。

    随之,皇帝陛下便有了些愧疚,赵石这一步退下来,对于朝廷好处很多,朝廷可以就势压制一下军前将士的军功赏赐,却又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也能让军前将士们信服,以后得胜还朝的将军们,有了大将军赵石的前车之鉴,也不会做出过高的期望,让朝廷能够从容安置他们。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轻轻的拍了拍赵石的胳膊,笑道:“朕无话可说,只希望柱国不要歇的太久。”

    (三更,咱也再求一下月票?嗯,订阅呢,打赏呢,点击呢,收藏呢,推荐呢,呵呵,都拿出来吧。)(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君臣(六)

    至此,君臣两人说起了闲话。

    说是闲话,但实际上,一个皇帝,一个大将军,话题中涉及到的,哪里逃得出国事的范畴。

    草原胡人这次在西北天狼原上,与西夏左厢军司激战竟月,损伤惨重,也砍下了左厢军司司主,西夏名将李元翰的脑袋,为大秦立下了战功。

    所以明年草原诸部需要好好安抚一番,大将军木华黎是该调回来参加中原之战,还是让其留在草原上继续统领草原诸部兵马。

    西北战事告一段落,但到底还有着首尾,诸将之封赏和这也密切相关,君臣两人就此事很是商量了一番。

    然后,还有折汇待罪回朝,该怎么处置,在这个上面,皇帝陛下跟赵石明言,不可能将大将军折汇定罪处斩,最多,削官夺爵,比照折木河,吴宁两位大将军的旧例,赶回家中养老了事。

    赵石对折汇虽深恶痛绝,却也不为己甚,他也明白,朝廷在重处折汇之后,还要想方设法的安抚折氏。

    不过没了大将军折汇,折家的没落已经无可避免,当然,中原之战将启,折氏这样的将门在其中还有机会。

    但无论是大将军赵石,还是大将军张培贤等人,皆不会再给折氏过多的机会,对于这样底蕴深厚的门阀世家,辉煌的时候朋友很多,一旦有了败落的迹象,那么它的敌人照样比比皆是。

    至于很可能在明年春末开启的中原之战,君臣两人皆避而不谈,其实他们都清楚。到时候中原之战的焦点。定然在河南。

    皇帝陛下想的是。如果战事顺遂,一战而定开封,后周也许不会就此亡国,但也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了,之后战事进行下去,用两到三年的功夫,覆灭后周,那么中原天下。也就只剩下一个南唐了。

    而赵石想的则不一样,中原之战,在他看来,是汉人间不可避免的内耗,艰难之处,比之他领兵伐夏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原大地之上,到处都是坚城要塞,以大秦之兵锋,或可逞一时之快,占据优势。但战事连绵,秦军不会很快结束中原之战。

    而他所预估的时间表。则是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大秦都要被拖在中原腹地之上。

    因为他虽然不太清楚蒙古人灭宋用了多少年,但他却晓得,在另一个时空当中,蒙古人数攻襄阳而不得,在襄阳城下,还死了一位蒙古皇帝。

    襄阳,可以说是江北最坚固的一座堡垒,又有后周名将岳东雷这样的大将把守,换了秦军,估摸着在襄阳城下,也要吃尽苦头。

    但这些话他不会明说,即便说了,除了损伤将士士气,受人攻讦之外,没有太多的用处……

    而他力主伐夏,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判断,攻取金国半壁江山,消弱草原诸部实力,将蒙古人困在东北,有意无意之间,已经为中原之战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

    至于战事到底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