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宝奇案纪实-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女儿墓被盗特大案揭秘(9)



  在10号古墓现场,在遗留的作案工具铁铲前,阴险诡诈的张红朝不得不交待说,这好像是他们所盗掘的古墓。但让他确认时,他却又改口:“那天是黑夜,又阴天,荒山漫野头一次来,又是心惊胆战的,真记不清了……”由陕西省文物管理局派来的专家张效良和富平文物管理部门,及有关史料研究者,在取证研究、化验、分析发掘的遗物后一致认定,宫里乡10号古墓,就是竹筐内出土唐三彩片的源地。而此时,西安市公安局有关刑侦技术化验部门,也立即按照领导要求将鞋迹验单火速送来,经治安巡逻队员共同辨认,验单上的鞋迹与那天留在10号墓旁的印痕十分相似,而张红朝在几多物证前也已指出:这就是他们的作案地点。因此,宫里乡10号古墓是杜、张作案的现场确定无疑。那么,10号墓中的“主人”到底是哪位显贵呢?据中国唐代《风水卜易经》记载,这块地方——云缭雾绕的凤凰山下,是一个属于“附雅”(即陪葬贵人)的“物象”水文的宝地。文物人员据史证实,此墓系唐代中宗皇帝李显的陪葬墓。而墓葬主人,应该说是李显的女儿。可李显女儿颇多,史载唐中宗李显膝下有5个娇女,她们是:宜成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安定公主、永寿公主。那么,10号墓的真正主人,又是这5位公主中的哪一位姣姣者呢?让我们从唐中宗李显的陵墓——定陵作一概述式分析:在高大巍立的定陵脚下,到处是绿树覆盖的墓葬群落。山峦起伏的秦岭、峤山和银波鳞鳞的渭河水,怀抱着这块占尽天时地利的风水宝地。唐中宗李显的儿子——皇太子节愍,及李显的女婿——驸马王同皎,连同李显的女儿——5位公主,死后都葬在他的“襟下”,于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亲密和谐的“皇朝家庭墓群”。但众所周知,古帝王考虑到死后的安全,是绝不可能将其墓室及其子女亲属的安葬细节尽留史册的。也许正是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缘故,引得后来许多人东猜西测,导致历史上以盗墓为职业的专职盗墓人连绵不断,屡屡出手,却又屡屡挖不到墓中的真迹。“我们只能判断这是一座皇帝女儿的坟墓,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是李显5个公主的墓葬之一。至于确认是哪个公主,那只能将全墓进行开掘之后,根据墓中出土的遗物分析论断——而要全部开掘,那必须请示国家文物局和省、市各有关部门——否则,将是违法的。”省文物管理局的专家十分严肃认真地说。几分钟前,还像在“阴曹地府”;几分钟后,上升到光明世间——探案人员在阴阳交替中加紧勘查。
  侦查人员在洞口两三米处,看到一株直径尺把粗的梧桐树,细细观察,看出树的下部树皮部分由于磨擦而脱落,再细瞅,可辨有绳索勒束的遗痕。大家分析,这棵树离洞穴如此之近,又有如此磨损痕迹,无疑是杜、张系绳探洞留下的。“好!开挖!一定要把现场核心位置找到!”雷尊都满怀信心地下了命令。为了加快挖掘到现场中心,雷尊都特让村长从村内找来五六个彪形大汉,手持铁锹、大铁镐等挖掘工具,一起参战。
  大家轮流刨挖,一个个挖得汗流浃背,泥土满脸,但越挖越带劲儿,因为下面的土质越来越松软,被杜、张等扔进洞中的树枝杂草,不时地被从洞穴中扔上来……10分钟,20分钟……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还远远没有挖到洞穴的中心地带。而且愈往下挖,发现洞的直径愈来愈大。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张君带好拍照设备,让同事用绳索系紧腰部,然后手扶洞壁缓缓而下。下面,越来越黑,张君用装有6节电池的长筒手电照耀着,仍感光源不足。他一边摄像拍照,一边让挖洞人揿着手电不要停关,一边借助闪光装置迸发的银色闪光,观察洞中的一切迹象。拍照、勘查中,老张不禁发现,他脚下的泥土与周边的泥土似乎大不一样,他所踩的地方,土质似乎硬得多!于是,他急令其他挖掘者打好手电,让强烈的手电光柱直射其脚下。老张只挖了不到寸许,手指就碰到一种硬东西,再也挖不动!再扩大范围,将硬物上覆盖的泥土扒开,呀,原来是一块非常坚固的古代青砖!老张立刻哈下腰,对准青砖,“啪”地照下一个镜头。
  雷尊都和几名警员也立马一个个顺绳入穴,只见穴壁平整如刀切斧削一般,全然不像一锹一锹挖掘而成,显然作案人是在开拓出一块洞穴后,又用炸药向深处开炸,以求尽快挖到墓穴中心——墓葬主人寢葬的地方,猎取最有价值的古葬品。正紧急勘查之中,几位帮助挖掘的村民大喊他们感到头晕。“不好!大概是缺氧,或者有炤气!”干警小孙闻了闻呛人鼻翼的浑浊的潮湿空气,警惕地喊。“赶紧上去!”雷尊都马上命令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上到地面,大家望着鬼森森洞穴深处,不禁毛骨悚然,觉得真好像是经历了一个从所谓“阴间”上升到“阳间”的过程!惊疑、喟叹中,忽见一群人呼呼啦啦走出村口,定睛细看,原来是派出所所长老赵带着好多村民,手持绳索、铁尺以及高高的云梯、家制木梯等有利勘查的工具,急急地向墓地走来。“你们放心吧,这里头没有毒气!”派出所的其他民警也介绍说,“只要没有杂草、木头等容易腐烂变质的东西,就不会出现炤气、毒气,不行,我们先下去!”语未毕,派出所所长已拉着张君的手说,“咱们下去挖一会儿吧,让他们先擦把汗,换口新鲜空气!”说话间,村民已把高约10米左右的两只梯子捆缚在一起,探进洞内。这一下可好了,下洞不需再系带摸壁了,而且非常节省时间。派出所赵所长和张君二人先后手扶云梯,一脚一脚,进入鬼森恐怖的“阴曹地府”!在千年墓穴中,发现当代人吸过的公主牌香烟,以及陕西90年代制作的蜡烛残骸和挖墓人遗落的铁钎、铁锨。




皇帝女儿墓被盗特大案揭秘(10)



  “啊,这哪里是皇帝女儿住的粉香玉碧的宫室啊!”张君和派出所所长两个人下到洞底,顿觉浑身凄凉,湿气凝结,身上如蒙了一层湿布,不由发出人生无常的慨叹。经过10几番人员的轮换挖、掘、运、整,宫里乡第10号古墓的轮廓已在警民共同开掘之下隐约可见:上顶方圆的前墓室,系用印有御砖字样的唐砖依次整齐砌就。青砖呈矩形,长约1尺,宽约7寸许,高(厚)约4—5寸。这些青砖虽经千年沧桑,至今仍完好坚固,足见御陵砖瓦工匠烧制水平甚高。警民一道细心地挖开气味儿刺鼻的淤泥,一锹一锨、一铲一刀地剥去青砖上面粘聚的泥体。
  大家极其高兴,因为已经感到这里很可能就是犯罪分子的作案现场了!正当大家心情兴奋的时候,只听干警祁珩“啊”的一声呼叫,原来他的右脚差点儿陷入一尺多深的淤泥!大家顿即由喜变惊!这是为什么?等大家把祁珩拉出泥淖之后,祁珩却说:“怎么这么怪?突然之间陷下一只脚去呢?再冲我脚下挖挖试试,看下面是地下水渗透作怪,还是泥下埋有墓穴?”“说得有理!”几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于是立刻动起手来,有的从前墓室沿边挖泥,有的拿来塑料编织口袋,将淤泥装入袋内,吆喝着从地面上顺下吊筐,将淤泥运出洞穴,再由地上人员检查淤泥内有无唐三彩陶器、饰片或其他遗物。地下人员,则继续挖掘那个“陷脚”处的淤泥,继续寻找淤泥为何出现,又为何“陷脚”的“谜底”。三支手电的光亮已经愈来愈暗,七八支蜡烛微光也恍惚欲灭。大家满脸、满手、满衣沾的都是淤泥。就在大家十分疲累的时刻,奇迹出现了!——在那微弱的光源发出的淡淡的光辉映照下,大家发现淤泥下面约两米深处,一个石砌的洞穴通入前墓室!只是这洞太窄、太危险!借助刚从商店买来的几支新手电的强烈光芒的照射,大家可以大致看出,这个通往墓室的道路已被盗墓人开通过……
  但挖了不足3米后,干警即发现三四只作案人遗落于现场的白色蜡烛残物,紧挨着几近燃尽的烛骇,还发现有“烟屁”、沾满泥泞的“公主香烟”空盒、以及席地而坐的麦草。再搜查、巡视、探挖,穴中干警又发现手套三副、金属钎两支、长把铁锨一把。这肯定是杜、张作案的遗留物件无疑!面对铁据,犯罪嫌疑人张红朝却一口否认:“这不是我的……”看守所。预审员将张红朝带至审讯室桌前的凳子上坐好。他抬头看了一下两位预审人员后,便低下头,一动不动,老老实实地等待问话。
  “那天我们带你去过的陵墓,你已经看到了,现在你讲讲你和杜虎三,是怎么挖墓的吧?讲详细过程,不要间断,听明白了吧?”张红朝一语不发,半声不吭。两三分钟,没有回答一句话。“怎么啦?又装聋作哑?”一个“又”字,像锤子敲了张红朝一下,他眼皮忽闪了两下,旋即又是沉闷。“为什么不发言?说!”停了一分钟,张红朝才呐呐地说出一句话:“我这些天头晕腰疼,连惊带吓,脑子像一锅浆糊,实在记不清了。”“你敢反供?”预审员冷冷地问,“知道反供意味着什么吗?”“反供,欺骗执法人员,是罪上加罪。”张红朝抬起头,二目无神,呆呆地望着预审员,好像很诚实又很可怜地答辩说,“我那天黑灯瞎火地跟着杜虎三,一路上提心吊胆,哪里还顾得认路、认坟啊?”张红朝交待完这几句,样子想要哭。预审员毫不怜悯,直直追问:“交待杜虎三穿的是什么鞋?”张红朝眼眨了眨,“是皮鞋?……是布鞋?……还……还是胶皮鞋?……”张红朝像是在自言自语。张红朝为什么不提“旅游鞋”?看来,在没有铁的证据面前,这个小子是不可能招供的,预审员一眼看穿了张红朝的鬼把戏。果然,当干警将从墓穴取出的还带着泥腥味的铁钎等作案嫌疑人现场遗留物,一一摆在张红朝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