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追求功名富贵,那就会成为假儒。

“道”的内涵是什么?在正统儒家看来,其核心是仁义。《孟子·尽心
上》,有一节说: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

很有意思,仿佛特地设计一个人物体现真儒的出处之道,《儒林外史》写了
一个“姓庄名尚志,字绍光”的贤人,他克绍儒士尚志之光。

儒士能够不论穷达都以道为依归,这就自然在权势之外保持一种独立人
格,发展出一种不为权势所属的尊严感,推导出道尊于势的观念。与此相联
系古代出现了尊贤、尚贤的思想,战国时代,礼贤下士曾经成为一种风尚。
“尊贤使能”,“贤者在位”,野无遗贤,被当作政治清明的标志,也是君
王圣明的表现;反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不用贤则亡”(《孟子》),
贤人在野不为所用,标志着政治黑暗、君王无道。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和三十五回集中写“圣天子求贤问道”举行征辟
大典,庄尚志膺荐朝见,结果“辞爵还家”。第三十四回结语道:“朝廷有
道,修大礼以尊贤;儒者爱身,遇高官而不受。”这实是理解这两回文字和
庄绍光形象的钥匙。乍一看,这结语是对朝廷的颂辞,联系起来一推敲,真
是“皮里阳秋”。既然朝廷有道尊贤,此正儒者“贫且贱焉耻也”,应当出
仕兼济天下之秋,何故庄尚志却要辞高官而趋隐遁?这种“爱身”,是只有
在“邦无道”之时,儒者才采取的洁身自爱、不与朝廷同流合污的呀!作者
写庄尚志辞征辟,由于其矛头是直指最高当局的,在“避席畏闻文字狱”的
时代,吴敬梓不得不隐而不露地闪烁其词,甚至用象征手法和反语暗含讥讽。

且看庄绍光应征召到朝廷时,皇帝和权臣太保公的一系列表演:皇帝又
是用“传胪的仪制”举行朝见大典,又是便殿召见亲自垂询,“特赐禁中乘
马”,真是求贤若渴,旷典殊恩!这引起权臣太保公的重视,传语庄绍光:
“欲收之门墙,以为桃李。”谁都知道这是朝中权臣拉帮结派的重要方式,
“竞进”之徒卖身投靠惟恐不及;但庄征君却断然拒绝权臣的招致,他明知
这一拒绝无异断送自己的仕宦前程,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这么做了,他不能容
忍螫头顶心的蝎子,决不与臧仓小人为伍,并由此悟出:“看来我道不行了!”
贤人出山,为了行道,这是最高的政治理想;“我道不行”,则是最深的政
治失望,话说得很含蓄、冷静,分量却很重,对于坚持出处操守的真儒,已
别无选择,只有“恳求恩赐还山”了。

皇帝呢,虽然认定庄绍光“学问渊深”,却听凭太保公所奏,“不由进
士出身,骤跻卿贰,我朝祖宗无此法度”,于是降旨“允令还山”。这里的
自相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要恪守必须由进士出身的“法度”,又何必煞
有介事地搞什么求贤的征辟大典?可见这只是一种装潢、一种表演,是对尊
贤理想的一种嘲弄。“有道尊贤”是假,无道拒贤才是真。

在庄绍光晋京和返里途中,作者用“背面敷粉”法写出:山东道上响马
劫银、京师城门外老人贫病而死无人收殓、卢信侯无辜遭文字狱牵连,隐约
含蓄地透露出导致贤人在野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这哪里像“朝廷有道”
的升平景象?经过这一番不情愿的“社会视察”,庄绍光的去意更决,把官
场的拜往周旋视为苦海,连夜搬到玄武湖,躲到这块钦赐的与世隔绝的世外
桃源里去,一边饮酒,一边读杜少卿写的《诗说》。至此,这位真儒已走到
了儒士与名士的交界线上,难怪他与名士杜少卿互相引为知己。“穷则独善
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世一些士大夫,正是从儒家的这条“独善”之路,
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之门,在按照儒学出仕治国平天下而受到挫折的时候,


往往转向道家,以道家的人生哲学作补充,寻求一种解脱。儒和道就这样由
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吴敬梓还让庄绍光保持着“处则不失为真
儒”的完整性,只不过走到名士的篱笆跟前就止了步;让道家的思想血液另
流淌到真名士的形象里。

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与仁义相联系的是礼治。孔子将礼说成仁的外在
体现,又把礼乐作为一对互为依存的范畴来倡导。制礼作乐是儒士的本分。
迟衡山体现了儒士的这种原始的基本性能,他是很地道的真儒。当正统儒家
的理想已被假儒高翰林认为只能充当修饰文章的“词藻”、不能“当真”的
时候,迟衡山仍然迂执地以制礼作乐为己任。他不满意“而今读书的朋友,
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放着经史上礼、乐、兵、
农的事全然不问!”他标举的“礼乐兵农”,是后儒们强化农业文明的模式,
成为《儒林外史》中真儒的政治理想。在以农为本的时代,富国之路主要是
发展农业。如果说“兵农”讲的是富国强兵,那么“礼乐”就是精神文明了,
是传统的政治型文化。迟衡山说,朱元璋“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汤武,却
全然不曾制礼作乐。”庄绍光朝见时,小说通过皇帝之口,也把“士大夫亦
未见能行礼乐”作为当世的两大不足之一。在礼乐式微之时,迟衡山秉承儒
家的正统,为往圣继绝学。他决计弘扬泰伯精神,他说:

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个贤人是吴泰伯,却并不曾有个专祠。。。要约些朋友,各捐几何,
盖一所泰伯祠,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助一助
政教。

习学礼乐、成就人才、俾助政教,这是儒家“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的正宗,
也体现了儒家内修圣德、外行王道的总思路。

儒家的圣人贤人多得很,何故独独抬出泰伯呢?除了地方性的原因之
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泰伯是西周太王的长子,按嫡长子继承制,他理所
当然地是王位的继承人。当他窥知太王属意于三弟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
周文王)时,便主动与二弟仲雍一道出走逃到今无锡一带的吴地,按当地习
俗断发文身,而把王位让给季历及姬昌。他虽被历代儒家塑造成礼让的楷模,
成为推行礼治的偶像,但他弃冕旒而奔荆蛮的行径,颇有点许由逃箕山那样
古代高人的风貌。看来是这样的贤人更符合吴敬梓的理想。

被旧时评点家称为“书中第一人”的真儒虞博士,他的“儒”味也已不
那么醇正。杜少卿说:“他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
人物”。伯夷是商末孤竹君的长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逊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两人先后逃到周国,
情事颇类泰伯让袭。柳下惠坚持“直道事人”,不以“三黜”为意,与伯夷
并称“夷惠”,都是古代的高人。陶渊明是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超然事
外,平淡冲和,不把外在的功名富贵,而把内在的人格自足作为人生的追求。

吴敬梓把理想人格虞博士安放在平实的、现世的基础上,以非常平实的
笔调毫不张皇地叙写虞博士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经历,几乎用的都是极简短
的陈述句:“就进了学”,“就娶了亲”,“就去到馆”,“又过了两年”,
“又过了三年”。笔调与人物性情一致,一派顺乎自然的气韵。《庄子·德
充符》说,人自己内心应保持虚静安宁,将“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等看作
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必然命运,将它们置诸度外,从而保持知命乐天的安祥


自足。虞博士就近乎是。他坐馆(教书)挣钱养家糊口,没馆坐了,也不慌,
多挣点钱,也不喜。将外在的形而下的东西与内在的形而上的东西、谋生的
职业与寄托理想的事业,分得很清楚。中了进士,别的年岁偏大的人都少报
年纪,只有他写的是实在年庚50 岁,因此而被放了闲官,他也心安理得。尤
资深劝他求人举荐征辟,然后再辞征辟,以显示自己是高人。他回答:求人
举荐已是没品行,等荐了再辞,那么“求他荐不是真心,辞官又不是真心,
这叫做甚么?”一秉真淳,光明正大,决不使乖弄巧走歪门邪道。他转让杜
少卿作挣钱的诗文,又坦然地告诉人“我还沾他的光”。他不以科名介怀,
只把科名作为谋生之阶;他不追慕做官,只把做官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已接
近于身虽入仕而心仍隐逸入世而出世的境界。他天怀淡定,自然浑雅,真实
本色。他独立自足,澄怀肃穆,和谐安祥。他努力不为外物所役,而获得在
超脱基础上的精神愉悦,这已经很接近于道家的人生态度了。

他的表侄借住他的房屋,把屋拆了变卖掉,还要来向他要银子租屋住,
他非但不动气,反而再掏银两给表侄租屋。他做监考官,发现秀才作弊,不
但不处罚,反而为之遮掩;考毕,那秀才来道谢,他佯推不认得,说并没有
这事。儒家从“让”德和德化角度赞许这类行径;在道家的人格里也可以涵
盖:外表上“和光同尘”,混混沌沌,内心则清明洒脱,胸襟“澹兮其若海”,
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一切尘垢,具有高山顶上立的睿智,
洞彻世态而优游人间,只是同流而不下流。

在《儒林外史》的深层对比结构中,吴敬梓褒扬的人物分别从不同的角
度来反照功名富贵场中的狼奔豕突:如果说,庄绍光形象显示要讲究出处之
道,迟衡山形象显示要以制礼作乐为使命,虞博士形象显示要恬淡自守、顺
乎自然,那么,一批真名士形象显示出对功名富贵更加超脱的态度。

(三)

名士产生得很早。《礼记·乐令》:“聘名士,礼贤者。”〔疏〕:“名
士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