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开口即叫破,却只轻轻点逗。以后千变万化,无非从此四个字现出地狱变
相。可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足证闲斋老人之认为“功名富贵”四字在这

① 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中国小说史料》题《缺名笔记》乃蒋瑞藻作。

部小说结构中的重要。

然而,一则由于现代学者往往好以西方近代小说去视《儒林外史》的结

构,而将闲斋老人的“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说误以为仅仅是在说作

品的主题思想,二则由于鲁迅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说自20 年代以来已

几成学界的共识,而一经吴组缃先生发展为“连环短篇”说又那么切合作品

结构形态的外在特征,所以闲斋老人提出的这一以主题和主线合二为一为其

特点的“功名富贵”说,却反晚于“连环短篇”说而在《儒林外史》结构学

研究中产生影响。时下持这一说者正方兴未艾。或认为“运用结构原则和系

统分析方法去探求《儒林外史》的深层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中心对称的

基本结构框架: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两类人分居对称

的两侧,一侧看轻文行出处专求功名富贵;一侧淡薄功名富贵讲究文行出处。

两侧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每一侧的人物又往往成双成对地出现,

形成互相补充的结构。”①或认为“否定功名富贵,不仅是《儒林外史》的主

题,也是它艺术结构的主线。这条主线在书中不是人或事的实体存在,而是

思想线索的贯穿。”①或认为“从内在逻辑看,《儒林外史》大体表现了文运

衰败——维持文运——文运大落的过程,。。反映了作家揭露、希望、幻灭

的思想过程。”②同主这一说者在阐释上的众说纷呈,无疑会将《儒林外史》

结构学的研究引入深层。更何况,这一“功名富贵”说是以对主题和主线作

统一把握为其要旨的,不像“连环短篇”说那样可以单从作品的外在结构形

式方面去考察,阐释上的见仁见智当然也就在所难免,而这又正是它可以深

入作品肌理的地方。

三曰“时间顺序”说。

这是最具创意,也是最晚起的一说,提出者是吴小如先生。他在刊于1981
年9 月《吴敬梓研究》上的《两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中说:“第二个是
关于《儒林外史》全书的结构问题。这部小说的结构究竟是松散的,还是缜
密的?书中的人物与人物、故事与故事之间的次第安排,究竟是有机的联系
还是随意凑泊而成?作者在人物塑造和情节部署方面有没有个统盘考虑?鲁
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有关《儒林外史》结构的论点是否已成定论?
这种艺术结构,对表达全书的思想内容有无必然关联?。。我个人的倾向
是,吴敬梓用这种艺术形式写书,有其继承传统的一面,也有其戛戛独造的
一面;更主要的是,他用这样的方式方法来组织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是为了
表达主题思想的方便,因此,人物和情节之间的来来去去,是有机的联系(或
说有其内在的关联)而非随意或勉强凑泊而成的。不仅如此,我还以为,他
所写的故事所以这样先后排列,还有个时间顺序问题,即《公羊传》所说的
‘所传闻’、‘所闻’和‘所见’这三个不同阶段。当然这一点比较次要,
但吴敬梓在写书时,确是把时间顺序做为安排人物情节的依据之一的。”然
而,论证有时比结论更为重要。《儒林外史》中的“时间顺序”,其特点何
在呢?吴小如先生并没有作出回答。弥补这一缺失的,是章培恒先生的宏文
《〈儒林外史〉原貌初探》。该文发表在《学术月刊》1982 年第7 期上,它
虽片言未及《儒林外史》的结构问题,却以十分充足的论据论证了一个出人

①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方法评述》,《文学遗产》1986 年第1 期。
① 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散论》,第197 页。

见李汉秋《儒林外史纵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第360 页所录平慧善的观点。


意外的论点,那就是:“吴敬梓在写作时,对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经
过周密考虑和计算的。”这实属百年来《儒林外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发现,
从而也就为“时间顺序”说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曰“单体多彩”说。

该说认为《儒林外史》虽然没有一个贯穿全书事件的主角,也欠缺一个
提挈全书情节的高潮,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儒林外史》的结构之可取,尤其
它的单体结构是极富创意的。这看法以海外和港台学者最为普遍。比如,台
湾郑明娳女士在她的大作《儒林外史的单体结构》中就曾以“单型曲线式”、
“圆形回应式”、“交叠滴漏式”、“汇聚辐辏式”的结构图阐释了此书单
体结构的多彩。其结论则是:“全书的大结构既不以少数人物为中心,各小
结构也不重视一般的情绪效果。然而这些究竟并非小说的必要条件,比诸近
世所谓的‘现代小说’之‘失去焦点’,外史恐怕还不够‘现代’呢。”这
种对单体结构的深入研讨,无疑会加深我们对作品总体结构的认识。

照我看来,这四种说法都不是面壁虚构,都道出了《儒林外史》结构学
的某一特点,都属于“深刻的片面”,这是它们的共同优长。它们也有共同
缺失,那就是没有捉住“外史”二字去研究问题。假若我们把问题的研究落
到“外史”二字上,则不难发现作者的苦心孤诣与戛戛独造之处,正在于善
将当代儒林中见怪不怪的“事”精心撰写为前朝儒林历时百年的“史”,从
而让有心人去观风俗,知盛衰。由此也就决定了作品中不可能有一个贯穿全
书事件的人物与提挈全书情节的高潮。时光将一批批儒林人士送入作者的笔
端,又从而将他们送出画外,这就形成了作品浅层面上的“虽云长篇,颇同
短制”。然而全书明里既有“功名富贵”作主脑,暗里又有“时间顺序”为
主线,这就又形成了作品深层面上的虽云颇同短制,而实乃整饬长篇。若要
将它取个名目,可以叫做“纪传性结构形态”。

显而易见,鄙说可以涵盖如上四说。因此,拟对后者作些补说以资论证。

二关于“时间顺序”说问题的补说

《儒林外史》中的时间顺序,不只是作者“安排人物情节的依据之一”,
还是作者结构作品情节的主要线索之一,具有编年作用,而这在作者是有明
确意识的。何以知之?

其一,从时序与主题歌的关系看问题。

论者但知《儒林外史》有个“敷陈大义”、“隐括全文”的“楔子”,
却没注意“楔子”中还有一首主题歌,就是开卷那首词《蝶恋花》:“人生
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
处?”其中“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又可看作这首主题歌的
“主题词”,二者构成了全书基调的主旋律。因此,如果说,“功名富贵无
凭据”是全书第一着眼处,那么,“江风吹倒前朝树”便是全书第二着眼处。
二者共同点染为“楔子”所说的“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又从而展
示为明代成化末年至万历二十三年共108 年的文运。写它是如何在科举制度
重轭下日渐式微,以致“论出处,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
论豪侠,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是萧索。凭你有李、杜的文章,颜、
曾的品行,却是也没有一个人来问你。”足见,以时间顺序为暗线去绾系人


物情节乃作者的基本构思之一。
其二,从时序与“文字过峡”的关系看问题。
正如章培恒先生《〈儒林外史〉原貌初探》所统计的:“在第三十六回

以前,明确提到年代的共四处(第一回不计在内):第二回言及成化末年
(1487),第二十回言及嘉靖九年(1530),二十五回言及嘉靖十六年,三
十五回言及嘉靖三十五年(1556)。另有一处言及‘适值江西宁王反乱’(第
八回),宁王造反是历史上实有的事,在正德十四年(1519);可以说,这
在实际上也点明了具体时间。因此,从第二至三十五回,在时间上共分成四
大段。第一段为第二至八回,共三十二年。第二段为第八至二十回,共十一
年。第三段为第二十至二十五回,共七年。第四段为第二十五至三十五回,
共十九年。”这里,需予补说的是两点。一是,这明确提到年代的五处,都
是卧评所说的“文字过峡”。所谓“文字过峡”,就是一个故事向另一个故
事过渡。这是有案可查的:第二回乃全书正文的发轫,周进故事的登台。第
八回为王惠故事的结束,二娄故事的开始。第二十回是匡超人故事的结束,
牛浦郎故事的开始。第二十五回是牛浦郎故事的结束,鲍氏父子故事的开始。
第三十五回乃庄绍光应征故事的结束,虞育德主祭故事的开始。二是,这只
有作者有意为之,才能出现这种状况。显然是旨在说明哪些故事是发生在明
代哪一时期,让读者对其发生的大致时段能了然于胸。

其三,从时序和时间状语的关系看问题。

时间状语诸如“过了半年有余”、“足足闹了半年”等等,这在其他小

说中,一般皆属作者的漫然着墨,可出现在《儒林外史》里,作者却是语语

经心的。如果说,书中明确提到的年代,是作者对笔端时序问题的“点睛”,

那么,相将出现的那众多时间状语则是作者在“画龙”。还是让我们就上述

四个时段来说吧!假若对这四个时段中的故事作一具体考察,便不难发现:

每个故事中各时间状语表述的时间之和,就是该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