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这边 美国那边-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题46:    
         
    付小费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是一项义务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小费在美国很重要。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外面吃饭就涉及小费,除非吃快餐,如麦当劳等。但只要有服务员,他把菜和饭端过来,就涉及服务费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服务员工作很辛苦,工资不高,收入主要依靠小费。小费占收入的20%或15%,没有小费他就无法生活。这就使小费变成了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在任何人的头脑中,这都是一项义务。通常,应付小费是消费的15%。    
    不付小费的情况只在服务员不礼貌、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发生。这种情况非常少。我在美国出生长大,所看到的拒绝付小费的情况,在36年里也只有一两次。那真是因为服务特别差。    
    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小费作为例外存在着。在涉外宾馆、高档娱乐场所,如果有人帮你递手巾,帮你搬行李,你都应该付小费。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付小费的现象。有一个领域是例外,就是地下性服务场所或相关场所,小费是主要的报酬方式。比如在某些卡拉OK和按摩场所,那些服务者的收入方式就是以付小费来体现的。这几乎是中国目前惟一一类付小费的场所。    
    


第六篇 时尚消费:情感化、自我化话题47: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国内度假

    话题47    
         
    到过国外旅游的美国人没那么高比例,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国内度假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旅游休假非常重要。美国人重视工作,同时重视放松、休假和调整。就是说,认真地工作、疯狂地玩。对于所有美国人来说,休假是一种受重视的工作待遇。美国人每年平均有2星期~3星期的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的假期是三个星期。如果你是教授或老师,那么你的假期会长一些。由于只有两三星期,时间很短,因此许多美国人会回去看父母或在国内转转。在计划年假时,美国人把钱计算得很清楚。在我小的时候,父亲一年有4个星期的假,他把假期积攒起来,带上三个姐姐和我、妈妈,一起开车去旅游。有时,我们去佛罗里达,有时去加州,也有时去纽约和华盛顿等。这种活动要求比较具体的计划,如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他们愿意花这个钱,大家玩得很开心。    
    实际上,到过国外的美国人没那么高比例,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国内度假,因为美国地理面积辽阔,各种名胜古迹都有。美国人休假的重要项目是吃饭,吃当地的特色菜。休假为美国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袁岳(Victor Yuan):    
    最近10年,旅游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每年有五一、国庆和春节,加起来共三星期的长假,媒体将其称为“黄金周”。三资企业、高新科技的民营企业的职员另有10天~20天的带薪年假。居民有了时间,同时收入增加了,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更多了,这样就刺激了旅游的发展。但大部分人都集中在“黄金周”旅游,这使得人们在那几周觉得玩不好。许多刚开发的景点,在集中的假期里游人太多,本身接待能力就有限,假期结束了,设施又过剩了。一些专家呼吁实行自由带薪年假制,以缓解旅游压力。    
    旅游业兴盛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工作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把旅游作为工作的一种报偿。旅游还是增长见识的途径和家庭团聚的形式。现在,旅游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各地开发出更多的新的旅游景点;二是境外旅游增长。据统计,去年有两三百万人参加出境游。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了中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如德国和土耳其等。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持个人身份证就可以自由去香港旅游。在未来,旅游会是个人非常有积极性投入的事情,旅游业的生意会很好。但是,旅游服务面临的质量提升压力也会增大。    
    


第六篇 时尚消费:情感化、自我化话题48:年轻人追捧表现多样化情感的节日

    话题48    
         
    表现多样化情感的节日为年轻人所追捧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人的节日是双轨的。一是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清明节。传统节日的特点是家庭团聚,表现为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吃好的。中国农历的“年”——也就是春节——是有许多意味的。“年”是一个鬼的名字。如果我们能过这一关,则表示一年都有好运气。以前中国人过年时,一定要把债讨了。过年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一年的展望。还有,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可以强化家庭功能。还有,要举行一些热闹的活动,如放鞭炮等,用来趋吉避害。在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礼物是晚辈给长辈的,而老人给小孩的惟一礼物是春节的压岁钱。另一类是新兴的节日。如公共的节日,像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由于媒体推动,其重要性在上升。还有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和圣诞节。这些节日更能表现多样化的情感,为年轻人所追捧。在中国的节日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春节和情人节。情人节与社会交往中情感公开化的现象有重要关系,它促进了鲜花产业和礼品产业的发展。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的节日既有民间过的节,也有法定的纪念日。过节的主要意思是那天可以不上班。美国有11个国家节日。元旦、马丁·路德金节、2月的总统节和7月4日美国独立节都比较重要。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圣诞节是宗教节日,重视全家团聚,12月25日不上班。美国的最重要节日是圣诞节,其次是感恩节。所有宗教人士都要过这个节。感恩节的意义是向上帝表达感谢,为了物质条件、幸福和安全,向上帝表示感谢。其他不信仰上帝的人也会在那一天表示感谢。那天是美好的时刻,有许多传统。一是一定要团聚,感恩节要尽量与家人一起过,父母兄弟姐妹都团聚在一起。一大堆菜,以火鸡为主。中午或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几代人聚在一起,创造一种热烈气氛。美国人喜欢看电视橄榄球赛,那天更要看。除此之外,人们还在感恩节那天去打球,在外面玩,去亲戚家做客。感恩节的第二天,有一个习惯是去商场买圣诞礼物。那天是商场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过感恩节一般不会送礼物。    
    


第六篇 时尚消费:情感化、自我化话题49:中国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数仅次于美国

    话题49:    
         
    中国已是用户数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使用国家    
    袁岳(Victor Yuan):    
    互联网发展迅猛。目前,中国有近一亿互联网用户。2000年,中国只有3 000万互联网用户,而美国有7 000万。现在,中国已是用户数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使用国家。网吧有许多,价格很便宜。我觉得上网比在美国还方便。有时出差去一个很小的城市,发现也有网吧。宽带进入了越来越多的社区。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也很多。一家稍具规模的公司都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用来传递信息,进行内部的管理和交流等。政府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政务。前一段时间北京的网上评议政府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关注。普通人利用互联网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搜集信息。互联网发展中的最大问题是:垃圾邮件的处理、管理成本和对青少年的保护。由于存在交易信用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限于某些IT产品、书籍和信息。对于年轻人来说,网络广告相当有影响力。    
     对于我来说,网络在我生活中的地位很高。一天没上网,简直就觉得哪儿都不对劲。我现在平均每天要收发100封~150封邮件,有时还上网聊天,上BBS灌水。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互联网在美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年轻人,也包括年纪大的人都在用。像我父母,七八十岁了。我发现他们竟然买了一台电脑,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上网发电子邮件。谈到互联网的作用,第一是收集信息,第二是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在美国非常发达,这与中国有点儿不同,50%以上的美国人经常通过电子方式购买商品。垃圾邮件和病毒等都是很严重的问题。对于儿童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网络交友是许多家长非常担心的事情。    
    


第六篇 时尚消费:情感化、自我化话题50:送花代表认真,也代表想调情的心理

    话题50    
         
    送花代表认真,也代表想调情的心理    
    袁岳(Victor Yuan):    
    很少有人向我送花,一般都送东西,可能是因为我的品味不太高吧!(笑)但是有一次出差回来,到机场的时候,一伙同事送了我一个大的花篮,当时我很感动。人们现在越来越多地送花,代替送传统的礼品,鲜花在生活中更多地使用,比如生日、过节,或者为了表示想念和关怀等情感。这也显示出人们开始更多关注不实用但能够表现情感的送礼方式,这是一种品味的提升。送花与种花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在北京,鲜花的种植品种很多。鲜花的销售和使用方式,如插花艺术也有发展。当一个地方的人开始重视花时,人的形象和气质都会有所改进。人也会更关怀情感。花正在改变一个城市和人群的气质。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送花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形。这个习惯从19世纪就开始了。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人们通过送花来表达情感。情人节送花是很典型的情形。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