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大帝国-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这些,赵刚在不管他们,径直命令道:

“传我将令,最先到者,赏白银十万两,前一百名到者,赏银千两,一千名上百两,两日内到者皆赏十两,逾期不到者斩!趁乱逃跑者斩!!骚扰百姓者斩!!!。

军令如山,下达时,第二师第三团正在辽西训练,一声令下,全部浩浩荡荡跑向海兰泡,一天一夜跑了一百四十里,10月21日下午一点到达黑龙江,与隔江相望的海兰泡不过六公里之遥。

从10月19日大屠杀之后,俄军并未再次进行大屠杀,但是大屠杀随时可能再次上演,六、七千中国同胞的生命危在旦夕。

下午三点,俄军头目格里布斯基宣布:明天,将海兰泡市的中国人全部肃清。另外,格里布斯基宣布征用海兰泡中国居民所遗留之粮食、家畜,拍卖财产,以供军需。

第三团跑到现在,已经是精疲力竭,大半的士兵跑丢了。不过这倒不是问题,漫山遍野都是士兵,也分不出是哪个部队的,随便一抓就是好几百。团长宋兵策也不客气,来一个收一个,很快就把三团变成了满编团。然后,开始分配班长排长,这些事情忙得宋兵策头大如斗。好不容易忙完了,宋兵策发现,自己手上虽然有了将近五千人,但是竟然没有渡河的船,想要过河难比登天。

正在宋兵策为难的时候,远处传来雷鸣般的声音,大地在为之颤抖。宋兵策急忙叫人布置好防线,同时祈祷最好是自己人,此时,大路的尽头,一队骑兵慢速跑来,当前一人,看不清面目,只看身上披挂着厚重的板甲,看上去宛若古代的重甲骑士,阳光照射下,明光甲将他映得宛如天人。

只见他大声喝道:“举旗”身后的一名骑士急忙将平寇军的飞虎旗展开,迎风一抖,身后是无穷无尽的钢铁洪流,阳光下,整支队伍就像一只巨大的金龙,藐视着一切敌人。

两支军队在黑龙江小镇会师了,宋兵策惊讶地看到了,吴俊升、鲁登道夫两位师长。当他还在惊讶时,最前面的骑士摘下了头盔,向宋兵策打招呼。

“宋乙,我就说呢,不知道那位这么拼命,竟然跑到我们骑兵前面了,没想到是你这个小混蛋。”

宋兵策张大了嘴:“赵司令,你也来了。”

张刚笑着说:“我当然要来,不光我来了,我平寇军全部的精锐部队都来了。这是我秘密训练的一支部队,去年就成立了,一直在兵工厂训练,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一旁的鲁登道夫说道:“难怪那时你每天都往兵工厂跑,原来埋伏了这一手。”

宋兵策羡慕得问道:“这支军队叫什么名字?”

被一边的那个掌旗的壮汉听见了,看了一眼宋兵策,刷的一声将旗迎风展开。“骁骑营”三个大字跃入众人眼帘。

这时骑兵已经下马,费力地将马身上的铠甲扒下来,放到江边然后拼装起来。很快就拼出了一个木盒模样的东西,六个木盒一拼又拼出更大的一个木盒,不到十分钟,江边已经排了500个一米见方的大木盒。然后,士兵们拿出巨大的羊皮囊,塞进木盒中用力的吹了起来,吹满之后将其投入水中,一个小时后,700米的浮桥搭建完毕,此时的俄军还在烧杀抢掠,浑然不知死神将至

俄军的指挥部设在海兰泡最大的房子里,中午,大客厅里那张四脚雕花的大桌子周围,四个人坐着在开会:一个是队长穆拉维约夫,他是个已经有了白发的中年人,另外三个是指挥部的成员。

穆拉维约夫在桌上打开一张本省地图,一边在图上移动指甲,寻找路线,一边向对面那个长着一口结实牙齿的高颧骨的人说:“叶尔马琴科,你说要在这儿打一仗,我倒认为应该后天一早就撤走。明天连夜撤最好,不过大家太累了。我们的任务是抢在东北大兵的前头,先回到海参崴。

拿我们现有的这点兵力去抵抗,简直是开玩笑……一门炮,三十发炮弹,二百个步兵和六十个骑兵——能顶什么用……东北人正像洪水一样涌来。我们只有和海参崴的部队联合在一起,才能作战。

我们还必须注意,除了东北人之外,沿路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匪帮。我的意见是,明天一早就撤,东北人架桥得总花两三天的时间。

这样,他们暂时不能解决这些人了,你们的意见怎么样?咱们决定一下吧。”他对在座的人说。坐在穆拉维约夫斜对面的斯特鲁日科夫动了一下嘴唇,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穆拉维约夫,终于很费劲地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话来:

“我……赞……成穆拉维约夫的意见。”

那个黑色军服的年轻人也表示同意:“穆拉维约夫说得有道理。”

只有叶尔马琴科,摇头反对。他说:“那我们还建立这支队伍干什么?是为了在东北人面前不战而退吗?照我的意见,我们应当在这儿跟他们干一仗。跑得叫人腻烦了……要是由着我的性子,非在这儿打一仗不可。”

他猛然把椅子推开,站起身,在屋里踱起步来。

穆拉维约夫不以为然地看了他一眼。

“仗要打得有道理,叶尔马琴科。明知道是吃败仗,是送死,还硬要战士往上冲,这种事咱们不能干。要这样干,就太可笑了。在咱们后面,有敌人一个整师,而且配备有重炮和机枪……叶尔马琴科,咱们可不能耍小孩子脾气……”接着他对大家说:“就这么决定了,后天一早撤。”

第三卷 风雨立国卷

第六节 … 海兰泡之战 下

但是,这时平寇军已经渡过了黑龙江,骁骑营一马当先,率先杀入海兰泡。

俄军没有任何防备,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烧杀掠夺,将金银塞满皮兜,根本无力反抗迎面而来的骁骑营。当然,无论有没有准备,其实结果都是一样,这些土匪都逃脱不掉被歼灭的下场。

偶尔有些幸运的逃到了外面,却被守株待兔第三团当作了靶子,身中数十弹而死,不到十分钟,战斗结束了,二百六十四名俄国土匪198人被杀,66名被俘。被俘的人员被捆的结结实实的,一字排开按在河边的地上,身后是高大强壮的平寇军战士。3000骁骑营士兵,骑着高头大马,与跪在地上的俄国人相比,更显得威武雄壮。

海兰泡的百姓被解救了出来,4000多人被关在一个大晒粮场,几天没有吃任何食物,又冻又饿好多人生病倒下。但是听说要处置那些俄国人,所有的海兰泡人都坚持要到场看看这些天杀的俄国人下场。

看见那些天杀的俄国鬼子,海兰泡老百姓的眼睛都红了,纷纷挤上前去,第三团负责维持秩序的部队吃不住劲,慢慢向后退。有些老百姓看了,就拿了石块,土块丢过去。砸在那些俄国人身上头上,维持秩序的部队并没有严格的执行维持秩序任务,很快的老百姓突破了维持秩序的军人,一拥而上,将这些俄国强盗碎尸万段。

消灭了海兰泡入侵之敌后,赵刚马不停蹄,率领骁骑营一路急行,一路上连破乌斯特-结雅斯柯伊、伊格那申诺、斯基勃涅伐、阿尔巴津斯柯伊、贝依东那夫斯柯伊、托尔布津诺、奥尔津斯柯依7个俄国的屯兵村。将其夷为平地,六千吨粮食,两千人泯灭无踪。一直杀到伯力城下,俄国人才凭借不算牢固的要塞勉强挡住了骁骑营的攻势。强攻不下,天气又转冷,赵刚这才下令班师回营。

海兰泡之战一般认为是赵刚大胜,俄罗斯惨败,但是作为全程参与的赵刚来说,却不这样认为。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赵刚这样写道:““海”战结束了。我们在这次战争中,与我们的老邻居展开了一场小规模遭遇战。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需要分出胜负与输赢的关系的。”

“面对很多人的无休止的争论,把我们说成是那场战争中的获胜者。这是错误的但是同时也是包含了正确因素。把俄国说成最大的失败者,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同时也带有正确含义。”

“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他的2个角度出发来思考的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在这里我们先要来驳斥一下所谓“伤亡胜负论断”海战中,我们拥有的力量,是俄国军队当时所无法抵挡得。但是在实际作战中,我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战果。

供国人的内部矛盾造成了巨大的非作战减员情况,各部互相推诿,见死不救,甚至有在战场上全军撤退的例子。而我军确切伤亡总数应该小于200人,敌人伤亡大约在1000左右。因此可以推断1:5到1:6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因此成为胜利者。“

“战争要区分来看待。首先是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海兰泡与俄国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入侵之敌,并给予俄国人不能承受之重创。第一个目标很顺利地实现了。但是地二个目标却没有实现,我们只是削弱了国人的实力而已,这点损失并没有动摇俄国人的筋骨。”

“而俄国人的战略意图是摸清我军实力,麻痹日军,以达到突袭的目的。可以说,这两个目的是完全达到了,而损失不过是一千名非正规军而已。我对俄罗斯远东总督阿雷库塞也夫的战略眼光十分佩服,如果这个人不是那么贪财的话,也许,现在我们还不能将自己的疆界恢复到秦汉的水准。”

海兰泡之战后,赵刚停止追击,退回境内,听到了俄罗斯突袭日本的消息。

10月22日,俄国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攻击日本舰队,弱小的日本舰队全军覆没,23日俄罗斯登陆北海道,6万大军滚滚而来,似乎要淹没小小的日本。

10月24日札幌市陷落

10月27日函馆市陷落

10月31日北海道全道陷落,80万日本人称为俘虏,被俄国人掠去,从事煤矿铺路等重体力高危险工作。直到1904年,日本在取得日俄战争胜利后,这些人才被放回,生还者不到2万人。

11月7日,扼守津轻海峡的青森港在经受了三天的狂轰滥炸之后,宣告失守,俄军进入本州,日本的形势一下子变得无比严峻起来。

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