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一说完,九成的小娘子都唉声叹气转身离去,小七这才深吸一口气从旗杆上滑下来,脚一着地,站都站不稳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睛里全是圈圈。

    好在剩下的几个小娘子里,个子虽然不高,但长相还都可以,小七还真就看上了一个娃娃脸的小闺女。

    近百名内卫被一抢而光,有点出乎杨怀仁的预料,他本来想的是,今天只要能有二三十对成功配对的,那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了。

    剩下从四里八乡赶来这次相亲大会的近四百个小娘子们没有找到如意郎君,也不知是谁起的头,竟抽抽惙惙哭泣起来。

    杨怀仁被她们的哭声闹的心里拧巴得慌,想想既然来了这么多适龄女青年,不一定非得把内卫们作为唯一的相亲对象,老家这些堂兄弟们,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找个媳妇啊。

    于是临时决定,杨家村里的未婚男青年,也享有同内卫们一样的待遇。这些来相亲的小娘子们和陪同她们来的父母一听这话,觉得侯爷就是从杨家村里出来的,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杨家村人杰地灵啊,既然能出个侯爷,说不定将来还能出个宰相或者将军呢,于是小娘子们立时又来了起初的劲头,抹了眼泪,两眼重新冒光,开始搜寻杨家村里的单身男青年。

第351章:集体婚礼() 
杨家村的未婚男青年们本来还蹲在墙头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没想到疯狂的小娘子们下一个目标瞬间变成了他们。

    这时候想跑已经来不及了,墙头底下围得死死的,想跑?除非你会飞。

    所以说群众的力量是汪洋大海,是永远无法估量的,即便眼前这些群众都是女人。她们淳朴善良,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肯拼搏,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小地方的庄户人家,能和侯爷扯上关系的几率有多大?反正他们几辈子人是没见过的,所以这个机会谁都不肯错过,何况人傻钱多的侯爷送房子住送钱花呢?

    对于一个祖辈种地为生的庄户人来说,想要光宗耀祖,途径实在是少的可怜。

    要么家里出个读书人考中个什么功名,可这太难了,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听了之乎者也的就犯困,这条路行不通。

    要么出个当兵的能在军伍里混出点军功来,这也挺难的,禁军里大都是贵族勋戚子弟和世袭的军户,普通百姓家的男丁当了大头兵也大多是没仗可打,或者有仗打也是当炮灰的份,离不了功劳还耽误的延续香火,得不偿失。

    最后只剩下能攀附个上权贵了,齐州不是京城,大街上有的是权贵家里的纨绔子弟们在溜达,杨怀仁这还是头一个。

    所以能把自己家的女儿嫁给侯府的侍卫,或者侯爷老家的堂兄弟们,回到村里也足够他们吹一辈子了。

    杨家村就这么被闹腾的鸡飞狗跳,不过族长倒没怎么生气,反而笑得十分开心,从今天的事情就能看的出来,将来杨家村的后生们,不论是男娃还是女娃,都不愁找媳妇或者找婆家了。

    将来村子面貌还会焕然一新,加上书院建设起来之后,杨家村的名声还会更大,不仅辐射齐州,甚至会把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大宋。

    接下来的整个下午,杨怀仁让新认识就订了亲事的一百多对新人自己找地方去交流交流感情,相互了解一下。

    虽然天上下着雪怪冷的,但是有句话不是说过嘛,美丽冻人,两个人冻得脸红扑扑的,才有机会相互暖个手或者直接取个暖嘛,美丽的爱情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至于这帮单身久了的内卫们懂不懂这个技巧,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相亲大会虽然变成了抢亲大会,但总体来说,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都说促成一桩姻缘是天大的功德,那杨怀仁一天促成了近二百对姻缘,这功德是不是可以上天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换几个蟠桃来尝尝,当然,孙猴子没偷吃光的话。

    俗话说好事要赶,又经过三天的精心准备,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一场空前的盛大婚礼在杨家村举行。

    谢长礼觉得这是个和侯爷打好关系的好机会,腆着脸屁颠屁颠地主动要来当这场集体婚礼的主婚人,却被杨怀仁骂了出去。

    “你还想当主婚人?我这个侯爷是干嘛使的?不如你还是干你擅长的工作,清扫街道,我要挂红绸子铺红地。”

    当不了主婚人,当个主扫人也让谢长礼觉得自己和侯爷的关系又更进一步,亲自拿起了扫把领着衙役皂吏,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那些嫁了自家女儿的庄户人家见堂堂齐州大知州亲自为婚礼现场打扫卫生,别提多有面子了,看仔细了谢大老爷屁颠屁颠的一举一动,等回了村里之后逢人讲起来的时候,也好讲的生动一点。

    齐州城和历城县城里的绸布店生意火爆,凡是大红大紫的能沾上点喜庆颜色的布料被杨怀仁一扫而空,用于装扮整个杨家村。

    杨家村从村口开始,所有的房子和树木上都披上了红绸,中心广场包括地面直接糊了三层的红纸,近二百对新人全副红妆展现在人们面前。

    怎么说呢,离着十里地,都能看见杨家村一片火红之色,有个词可以把这雪中的火红色形容的很贴切,叫火树银花。

    杨怀仁策划了这么大场面,加上派红包下聘礼等所有的花销,也不过才花了不到两万贯钱。

    对他来说,钱能轻易解决的事情根本就不叫事,自己从东京城带回来的二十万两银饼子,这些天里就算卯着劲的花,可到现在都没花完,实在是让人愁得慌。

    爆竹自古有之,到北宋年间已经进化成了红纸包裹着火药的鞭炮,只可惜这东西不但死贵,产量还少的很,就算舍得花钱都没处买去。

    每逢春节或者宫里有什么大喜事,才弄上几串玩玩,民间想放还真没有获取的途径,杨怀仁当时娶何之韵的时候,就没弄到。

    好在四里八乡所有会敲锣打鼓的人都带着家伙事被请了来,热闹程度上倒是没有打折扣。

    仪式也非常简单,男女双方列队入场,杨怀仁站上高台啰嗦了一通大家都听不懂的祝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即便杨怀仁鬼位侯爷,一个个单了二三十年的内卫们满脑子琢磨的都是洞房的事情,哪里有工夫听侯爷啰嗦?

    杨怀仁虽然丢了面子,但是他很知趣,反正那些祝辞也不过是“今日阳光明媚,召开妇女……啊妇女集体出嫁的大会”之类的废话,天上阴沉沉的根本没有太阳,第一句就废话了,后边也就没有人仔细听了。

    反而是杨母这位诰命夫人上场发言的时候博得了满堂彩,因为她手里抱了二百个大红包。

    这年头没有纸币,红包里其实都是“红条”,一句祝福百年好合的话加一个数,凭着这个数找杨府的账房领结婚赏钱。

    杨怀仁觉得自己很悲催,事情都是他出的主意,他亲自策划,他亲手执行并促成的,甚至所有的花销也都是他掏的腰包,可他就是没有出到什么风头。

    心里不爽是肯定的了,不过也倒没有不开心,事情都是有比较才有高低好坏的,找了媳妇的小七,心有所属的柯小川,玄参和连子庚,这些家伙看架势将来都是老婆奴,哪里有哥们这么御妻有术?

    杨怀仁扭头瞅瞅何之韵正在帮婆婆发红包,这才快乐地自言自语道,“幸亏她没听见。”

第352章:红烧肉馅的饺子() 
北方人有句俗话说得好,好受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饺子最主要的原料就是面粉,或者说是小麦粉,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也正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关于饺子的起源,有种传说是战国时期的扁鹊,在给耳朵冻伤的人治疗的时候,为了增强效果,把治疗冻疮的草药捣碎后抹在一张面皮上,然后将面皮包裹在病人的耳朵上。

    古时候食物短缺,病人不舍的把用完的包裹了中草药的面皮扔掉浪费,便煮了这块面团吃掉。

    没想到这块面皮的味道还不错,于是逐渐流行开来,饺子最初的叫法是“浇耳”或者“扁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印证了这种说法。

    不过真正有史料记载的饺子的起源,要到东汉年间了,这一位发明人也是为著名的郎中,叫张仲景。

    当时据说张仲景为了给病人治病喂药,把中草药混合在羊肉中混合成馅,然后用面皮包裹成一种元宝的形状,煮熟了喂给病人吃。

    可是到后来的三国、南北朝以及唐朝的时候,这种元宝形状的面食,不知是和原因,被叫做了馄饨。

    到了北宋年间,元宝形状的饺子仍旧叫馄饨,而捏成耳朵形状的水饺被称作“角子”,或许就是饺子一词的起源了。

    北宋的粮食和肉类产量都远高于前边几个朝代,所以饺子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也是在这个时期。

    北宋的饺子,不论馅料还是制作工艺都已经和现代的饺子没有什么差异了,唯一不同的是,在新鲜蔬菜还相对匮乏的古代,饺子的馅料种类上,是无法跟后世比拟的。

    金菊堂的上百名内卫都成了亲,杨怀仁也就给他们放了年假,让他们回老丈人家过新年。

    这帮人以前哪里真正过过年?这一次是他们真真切切有了妻子,有了家庭,他们能和至亲的家人在一起过年,心中说不出的感动。

    剩下杨怀仁一家子人,就留在家里包饺子。如果是在开封府的杨家庄子里,说不定还有些新鲜的蔬菜可供使用,可眼下,能在街上买到的蔬菜,除了白菜就是萝卜。

    杨怀仁觉得无论是白菜馅还是萝卜馅的饺子,味道都比较一般,他决定用一种后世的比较新潮的馅料包饺子,这种馅料的主料,是红烧肉。

    红烧肉的制作非常简单,选取带皮五花猪腩肉,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用热水焯洗一下,去除血沫。

    根据个人口味,用花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