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怀仁和城头上的宋军将士们就这么默默的望着他们,一言不发。

    城下收殓战友尸体的夏军士兵,或许是发现了他们的好友或者兄长的尸首,跪下来抱着放声的嚎哭一阵。

    等哭完了,才把尸体在地方放平,整理了下他们的衣衫,用软布轻轻拭去脸上的血迹,温柔地像怀抱了情人一样,把尸体轻轻摞到牛车上,用麻布一盖,然后接着去收殓其他的尸体。

    偶尔有几具宋军跌落下城墙的将士尸体,他们也不加破坏,同样帮着整理了下衣衫,整齐的码放在城墙下,抬起头来向城头上的宋军士兵点头示意,然后转身离去。

    杨怀仁似乎产生了错觉,这就是昨天那些跟宋军作战的冷漠又凶恶的夏军士兵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祥和,就相差了一天,这又是为什么?

    这巨大的差异,难道就是因为一段原始的舞蹈和那一面蓝色的旗帜吗?明显不是的。

    或许这解释了他曾经迷惑的另一个问题,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类,不论肤色和民族,应该天生都是爱好和平的,那么为什么又有了战争?为什么要相互残杀?

    为了生存!

    生存最基本的,即使吃饭和繁衍。

    杨怀仁忽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让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类都有食物,让美味的食物来结束所有的战争。

第468章:弃关() 
休战一天没有问题,双方收殓己方阵亡将士的遗体也没有问题,问题是杨怀仁总觉得野利图里这是另有所谋。

    如果因为赢了一场守城的战斗,西夏人就怕了,或者患得患失不敢再进攻,那就大错特错了。

    野利图里需要一场胜利来捍卫他在西夏军中的威望,而且他迫切的希望能抓到杨怀仁,换取梁乙逋许诺给他的东西。

    他打着收殓阵亡将士遗体的幌子休战,或许只是个缓兵之计,他一定在偷偷的酝酿这什么,等待着积聚某种力量,从而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

    杨世虎何尝没想过这一点?他的分析是,野利图里带领静塞军两万夏军进犯环州之时,由于出发的匆忙,没有做足充分的战前准备。

    比如,他低估了大宋通远军的顽强作战能力,没有事先打造攻城的器具就来了,昨日一战夏军惨败而归,相信他也一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休战,或许不止一天,从静塞军司所在的韦州调集物资打造攻城车或者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利器,用不了几天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清平关就没有坚守的余地了。

    宋军虽然获胜,但那也是暂时的,通远军披甲三千,一天的时间就折损了三分之一。

    虽然夏军伤亡更加惨重,但是从整个攻守两方的总体数量上来讲,如果庆州的援军迟迟不到,清平关失守是必然的事情。

    最大的隐患是,如果通远军死守,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而坚守清平关伤亡过大,那后边的诸关诸寨也没有了意义,因为没有作战力量可以守卫。

    后方传来的消息让所有人有点失望,庆州方面以各边地州县和军司同样受到来自西夏其他部队的威胁,而庆州驻军人数有限的理由,只象征性的派了一千人的援军来。

    这一千援军打眼一看就是些老弱病残,明显是指望不上的,更可笑的是,带队的营官来清平关见识了战场之后,立即请缨驻守没有夏军的东川的归德堡。

    杨世虎无奈,毕竟这些人和通远军并非直属关系,他也没资格强迫人家上战场,既然他们愿意去守归德堡,能替下五百通远军换防到清平关来,也算是做了点贡献。

    杨怀仁觉得这事还得怪他,事情是因他而起,庆州的边军长官还不知道朝廷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到时怪罪下来,他站错了队可就麻烦了。

    至于环州失守不失守,那不是他的责任,派个千数人来意思一下,也算给了童贯和杨世虎大面子了。

    这样的风气让杨怀仁很生气,可现实就是如此,不是所有人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眼里,个人的得失和他们的官途,或许更加重要。

    青岗峡的宋军探子,是接近不了夏军大营的,只能躲在山里远远的观望。

    野利图里没有什么大的动静,零星的有几骑传递消息的夏军斥候向西北而去,就是他们探到的最有价值的消息。

    通远军司升帐议事,讨论如果真如杨世虎将军所料,夏军正在调集材料准备打造攻城器具,清平关要怎么守,或者说还要不要拼死坚守。

    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如果像昨天的样子,夏军继续攻城,宋军要坚守,起码还可以守三天。

    但是如果夏军有了投石车之类的器械,清平关的防御能力就真抵挡不了了,一天恐怕就要失陷。

    不是说清平关的城墙不够坚固,而是直径三四尺的巨石投过来,什么人都抵挡不了。

    清平关的坚固,也只限于抵挡夏军普通的骑兵或者步兵,对于投石车来说,整个清平关显得太小了,没有纵深,小目标就意味着宋军将士们无处躲藏,除了弃关。

    如果真弃了清平关,那就意味着通远县城外围所有的关隘和营寨都要放弃,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分散把守,只能退回城墙更高更坚固的通远县城。

    杨世虎虽然知道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可他下不了这个决心,童贯则是不敢下这样的命令,而杨怀仁,在琢磨另一件事。

    原来一场战争还真不是看一时的胜败得失的,可能你一时取得了胜利,可并不能扭转局势。

    以三千抵御两万,尽管有地利的优势,可数量上的差距还是太大了。宋军可参战的有生力量太少,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硬伤。

    往远了说,历史总是记载战争的结果,后人看到历史也总是以成败论英雄,至于过程,他们不是不闻不问,只不过懒得深究罢了。

    这么一场战役在杨怀仁看来还算挺大的,可放到整个历史中看,或许都不值得一提。

    如果为了一时意气坚守城关,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历史也只会看到野利图里的获胜结局,至于他们西夏军死了多少人,没人去清算的。

    尽管很多人极其不情愿,但也必须认清了现实,假如明天夏军继续不出战,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夏军开始打造攻城器械了,而宋军,为了保持可战的有生力量,只有全军回撤到通远县城。

    果然,到了第三天,夏军还是没有动静,杨世虎下令组织民壮先行让受伤的边军将士们撤离清平关。

    第四天,夏军依旧没有任何要进攻的意思,所有边军将士们,似乎也意识到夏军在做什么了。

    一条军令传达了下去,后撤,弃关。

    将士们心中难免对长官的这个决定心有悲戚,那么多战友为了守卫清平关牺牲在这里,可三天不到,却要拱手把他们曾经以命坚守的位置让出来,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不过宋军将士们明白将军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无可奈克之举,他们战死的话,也许他们自己不在乎,可是他们身后的父母兄弟和妻儿,就没有人守护了,等待他们的,或许是残暴的野利图里的屠戮。

    杨怀仁望着伙头兵们默不作声收拾着造反的大锅,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后撤不一定就代表着放弃,拳头往回收,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第469章:留灶示好计() 
杨怀仁不知道他心中所想的计策可不可行,所以请了童贯和杨世虎两位通远军司两位最高指挥官来商议。

    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撤退归撤退,弃关归弃关,但是伙头兵们把造好的灶台全部损毁是没有必要的。

    毁了灶台,也许给夏军带来一些不便,不过垒灶台这种事情,要说多费劲吧那是肯定没有的,给夏军带来的困难可以说不痛不痒。

    不如不要破坏了灶台,留下来给夏军示好,而且不但不破坏,锅也留下,锅里还要留下煮好了的美味的牛羊肉汤。

    童贯听了杨怀仁的计策大惑不解,“不知侯爷这留灶之计是意欲何为呢?”

    杨世虎也大感纳闷,他是从小就熟读兵书的,知道孙膑的减灶示弱计和诸葛亮的添灶示强计。

    战国时魏国人庞涓率十万大军进攻韩国,弱小的韩国抵挡不住魏军,命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人孙膑效仿十年前齐魏桂陵之战故事,又行围魏救赵之法,随齐国大将田忌领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逼迫庞涓率军回援。

    可此一时彼一时,当时魏国军力强盛,远超十年前桂陵之战时,当时孙膑可以用避实就虚和攻击不备之法战胜魏军,但此时的魏军更加强大,齐国军队处于劣势,正面迎敌胜算不高。

    孙膑便又琢磨了一招诱敌深入之计,边跑边减灶,第一天造十万灶,第二天造五万灶,而第三天只灶三万灶,让庞涓误以为齐国军队军心不稳,逃兵众多。

    庞涓不听属下劝告,终于还是中了孙膑的计谋,抛弃粮草物资,率骑兵一路追击,终于在马陵道中了孙膑的埋伏,命殒于一颗大树之下,此为孙膑减灶示弱计。

    三国时蜀汉和曹魏两军对垒,诸葛亮率蜀军打败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回到祁山时,因运送粮草延误十日之由,诸葛亮命军士对负责押运粮草的苟安施以仗刑。

    苟安怀恨在心,投降魏军。司马懿行离间之计,命苟安偷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自恃功高,意欲篡位夺权。

    少主刘禅年幼,耳朵根子软,随即下旨召诸葛亮班师回朝。

    诸葛亮无奈,只得回朝,不过为了防止司马懿率魏军趁蜀军班师回朝之时趁机追击,他留下一计给姜维。

    姜维得计,撤退过程中,第一天命将士一人垒两灶,第二天则一人垒三灶,第三天一垒四灶,以此类推,撤军过程中,每日添灶。

    司马懿生性多疑,见蜀军撤退后的营地灶数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