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平关上,我们通远军的兄弟们浴血杀敌,誓死不退,以两千人顽强守住了城墙不失,没让进攻的夏军一人踏入清平关一步!

    就这一战,杀得那叫天昏地暗,从天明杀到日落,兄弟们可是以血肉之躯挡住了夏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斩敌三千余,我们也死伤了千余将士。”

    众人见这传令的边军斥候言之凿凿不容他人怀疑,心中似乎又对他所说之事多信了二三分。

    而在场的武官则对通远军将士们不畏生死,英勇杀敌之事大加赞赏,心中也感叹要是自己能在场多好,甚至有了些跃跃欲试的念头。

    那个将军听得认真,也忽然来了兴致,重重地拍了他肩膀一下兴奋地说道,“好小子,你们通远军还真不赖啊!对了,你干嘛停下来啊,继续说啊,不识说通远军弃了通远县城外五官十一寨吗?”

    那斥候接着说道,“对,清平关后来是弃了,不过不是我们通远军的兄弟们怕了夏军,而是因为他们制造了巨大的投石车,清平关注定无法防御,才战略性的撤退。

    不过杨侯爷并不是就要这么撤回了通远县城,而把城外五关十一寨白白让给了夏军,而是出了一条‘留灶示好’之计,骗夏军入关。”

    “啥?啥计?”

    那个将军听得一头雾水,皱着眉头问道,“别以为老子书读的少,那些兵书老子可是都熟读过的,什么《孙子》《吴子》《尉缭子》,还有《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铃经》,只听说过孙膑减灶示弱之计和诸葛亮添灶示强之计,这里边哪有什么‘留灶示好’之计?

    你小子少诳老子,当老子是啥都不懂的三岁小童吗?!”

    斥候跑了这么远,本就身体虚脱,被他一巴掌拍得连骨头都差点快散了架,这才赶忙把杨怀仁故意给夏军留了好几十口大锅的鲜美牛羊肉的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他也不清楚杨怀仁怎么做到的,只说是杨侯爷用了一种奇特的毒药,放在肉汤大锅里无色无味,夏军闻着杨侯爷制作的美味实在受不了,这才全部中了杨侯爷下的毒。

    可这种毒当时吃了不会立即发作,而是算好了两天之后才会毒发,而两天之后,正好夏军大举进攻通远县城,正攻着城,夏军便大面积毒发了。

    而宋军这边早在杨侯爷安排下做好了准备,等夏军毒发,便冲出了城去,一路追着因为毒发而毫无还手之力的夏军砍杀。

    所以说整个战役中,总共斩敌六千余人,还俘虏了一万余人就不足为奇了。只可惜静塞军大将军野利图里最后没有抓到,被他逃回了西夏。

    最后他才斩钉截铁的说道,“那六千余具夏军的尸首,他们打败逃走的时候都没有来得及带走,还留在环州城外。

    还有那一万多被俘虏的夏军,都被通远军收了他们兵器和衣甲看押在洪德关的军营里,不信诸位大人可以去看!”

第494章:朝令夕改() 
送来军报的斥候把整个过程大致说了出来,这下文武百官都放下了心中的怀疑,原来环州真的取得了大捷,而且人家没有半点虚报功绩。

    众官员心中无不为环州取得这样的大胜利感到骄傲,连那些一直主张交出杨怀仁的主和一派也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骄傲。

    宋军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自然是一件举国振奋的事情,这个时代的文官,有一种让人不好理解的认知,他们丝毫不认为他们先前的主张有什么不妥之处,并不是他们脸皮厚。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如果牺牲了杨怀仁,能保住西北边地的和平平稳,那么就算是杨怀仁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愿意这么说,而杨怀仁也应该主动承担这样的牺牲。

    圣人之书中明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还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在他们眼里,杨怀仁有机会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那还是天降大任的好运气。

    当然,牺牲这种事,放在别人身上,看上去都是应该的,如果是放在自己身上,这帮人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认为。

    不知道说他们迂腐好,还是说他们自私好。

    既然把夏军打跑了,那危机也就自然不再存在了,这一战的胜利或许只是一个点,看上去对宋夏之间的实力对比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但是明白人自然明白,从局面上讲,这样的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胜,完全可以极大的鼓舞所有大宋边军,甚至是大宋百姓的士气。

    而西夏呢,吃了这个败仗,损失惨重不说,夏军的士气和信心也会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大宋一方便有了扭转局势的势头。

    范纯仁和吕大防两位宰相,同时他们又是枢密院的长官,在仔细推敲了一下这场胜利的大致过程之后,觉得这条捷报并非虚报或者夸大,自然也兴奋了起来。

    他们立即转身跑回了大庆殿,去追上了太皇太后和官家,想他们二人禀报这一条天大的喜讯。

    高太后也赵煦在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表情可就不一样了。

    赵煦喜形于色,提起仪服的裙裾便冲向了前殿,他希望从送来捷报的斥候嘴里,详细的知道在环州发生的一切。

    而高太后则是怔住了。她心里自然也是为这场大胜高兴的,只是她刚刚下了的旨意,似乎要立即收回了。

    作为一个当权者,朝令夕改的事情,本就不多见,因为怕百姓们知道了之后笑话。

    可旨意是当着文武百官说的,朝堂上好几百人都知道的事,想瞒住不让宫外的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文人们就喜欢拿这种事说事,甚至作个诗啥的出去传唱也很常见。

    高太后丢了脸,心中又气又恨,恨这个斥候为什么不早来半刻的工夫。

    杨怀仁现在不但不是罪臣,而且成了功臣,还是个将来几年里从朝堂到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功臣。

    她身边本来就缺这么一个人来辅佐自己,帮助自己积累威望,可如此一来,不知道杨怀仁知道了她执意要牺牲他的旨意,会怎么想。

    不过高太后也不是个蠢人,既然收回了前一道旨意,那么她完全可以再下一道新的旨意,来弥补上一道旨意的错误。

    杨怀仁的留灶示好之计,高太后其实也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好像这场大胜,跟这个计谋关系重大。

    既然如此,那就先赵煦一步,对杨怀仁以及通远军司的上上下下大肆赏赐,或许可以挽回不少人心。

    所以一道赏赐杨怀仁以及通远军上下将领以及众将士的旨意又下达了出去。

    对于杨怀仁来说,他现在是个大红人,是高太后必须拉拢的,而要拉拢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官进爵。

    进爵这种事,高太后的地位虽然高,可还是必须经过赵煦这位正牌皇帝的首肯的,高太后想了想,杨怀仁这么年轻,如果一下子进到公爵,那是不是太快了,所以权衡之下,还是觉得加个郡公的爵位。

    这一点高太后相信赵煦听了也不会反对,既然他在环州立了功,听说他在环州还有个不小的牧场,那就封他个通远郡公,多加些食邑也就是了。

    而加官这种事,高太后就有完全的权力了,吏部就跟她家开的差不多,随便寻个什么高品秩无实际职事的高官,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又赐了个永兴军路节度使的名头。虽然这个从二品的官位是个虚职,并没有任何实权,可这名头传出去,也够吓唬人的了。

    赵煦穿过大庆殿,拨拉开围着听故事的文武百官,逼着那个已经说得口干舌燥的斥候又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听完之后赵煦乐坏了,一开口就赏了这个斥候三百两银子。

    又轮到斥候乐坏了,他本来就是个通远军里骑术不错的令官,通远军大胜夏军之后,才被委派传递军报,充作了驿使。

    一路上确实跑疯了,马都跑废了几匹,人也快跑得半死不活,可如今被官家亲口赏了这么多银子,他觉得这一趟跑的真值。

    拟旨之人见旨意里有进爵的赏赐,还是要跑来请示下官家的,赵煦看了他祖母下的旨意,并没有反对,而且还加了几条。

    赏金嘛,赵煦一想杨怀仁也不缺钱,他再添多少,杨怀仁也看不上眼。

    美女嘛,那就更不行了,他自己都不喜欢祖母给他安排的皇后,他怎么又好给杨怀仁去乱点鸳鸯?

    最后想来想去,赵煦就在旨意里加了十个字。在赐封通远郡公后边,加上了“世袭罔替”四个字,在永兴军路节度使后面,加上了“开府仪同三司”六个字。

    围观的文武百官看傻了。

    世袭罔替,就是说杨怀仁的爵位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就是福荫后代了,北宋末年封爵的人多了去了,有个爵位也不值什么大钱,可世袭罔替,就是直接把这人整个家族提升到贵族行列之中。

    而开府仪同三司,那就更了不得了,以后通远郡公杨怀仁可以开府,这是无上的荣誉和权力。

第495章:化险为夷() 
话说杨母万念俱灰之时,横下一条心来求死,一脑袋撞向了早已经备好的棺材。

    她这一下太突然了,谁也没反应过来,想阻拦已经为时晚矣。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还是林冲这个练过把式的人眼疾手快,见杨母一头撞向棺材,他已经来不及伸手去拉,下意识地用尽全身之力,极速地向前冲去。

    等杨母睁开眼睛时,发现她竟然神志清醒,却是撞在了一个人的怀里。

    可她这一下用力过猛,倒把横身挡在她的脑袋和棺材之间的林冲撞了个七荤八素。

    杨母既感动又痛苦,“你这个傻孩子,为什么不让老身死?”

    林冲捂着肚子,痛得他脸色苍白,“杨妈妈,万事都有办法解决,何必想不开呢?就算朝廷真下了旨意要捉拿仁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