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去了西南?杨怀仁忽然感觉好像从这些铁香玉模糊的信息里捕捉到了什么,可是又不能确定。

    心里只好疑惑道,柴致祖,是你吗?你又要去西南做什么呢?

第762章:怀仁入川() 
一切还都是猜测,杨怀仁也拿不准这个神秘人究竟是谁,只能从他的行事习惯上,猜一猜而已。

    杨怀仁觉得,即便是猜不出来,自己也没必要烦躁,既然是这个神秘人找上了他,那么以后肯定会站出来,揭开神秘的面纱跟他见面的。

    对老百姓来说,这个日头要干什么事,那可是耽搁了,对杨怀仁来说,时间还是头午,现在出发也不迟。

    辞别了铁香玉,杨怀仁立即下命今日出城,向成都进发。不过说辞别有点奇怪,因为他知道铁香玉会继续完成神秘人交给她的任务,一路跟踪杨怀仁。

    出兴元府向西南,走朝天道穿米仓山而过,杨怀仁才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蜀道难。

    虽说比起汉唐时期,北宋在道路交通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出入川的道路,对于寻常人来说,依旧是难行。

    在棉谷县,杨怀仁倒是遇上了一个熟悉的东西,在一片山谷的坡地上,长满了猕猴桃。

    这种后世被叫做了奇异果的水果,被某些砖家叫兽们声称来自地球另一边的新西兰,后来新西兰人亲自站出来承认,奇异果是十九世纪它们从中国带走的物种。

    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猕猴桃的记载了,国风有云,“隰有苌楚,猗傩其枝”。这里的苌楚,便是说的猕猴桃了。

    说起来有趣,猕猴桃这种叫法,虽然唐本草拾遗里就提出过,但却是从北宋开始叫起的,人们见山间的猕猴喜欢摘而食之,便得名猕猴桃。

    而在以前,人们把这种长在山间的野果叫做狐桃或者藤梨,在利州当地,人们更喜欢叫它作羊桃。

    奇怪的是,树上的果实竟是没有被人采摘过的,便放任了它们从青涩到成熟,然后开始慢慢溃烂。

    十月成熟的猕猴桃,到了十一月,猕猴桃便因为被风干了水分开始慢慢发干发硬,无法入口了。

    幸运的是,虽然已是冬季,米仓山南的气候却是出奇的湿润,来自南边的暖湿气流遇到了高大的山脊,在爬升过程中又于来自北方的冷风不期而遇。

    交错之下,便让空气中的水分开始渐渐凝结,直到凝结成了颗粒,然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降落下来。

    还不足以成为雨,却让整个山谷起了迷人的白雾,能透过白雾看到模糊的太阳,也不至于落在人身上让人觉得不舒服。

    也正是因为这样润湿的雾气,很好的保存了猕猴桃的水分,让它们在腐烂之前,实现了它们的价值。

    杨怀仁趁着队伍落脚休息的空档,命人去山间采摘猕猴桃,挑拣还没有硬化或者腐烂的摘,即便是这样,禁军的将士们还是每个人采摘了好多。

    这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被证明了可以让人长寿的奇异水果,便能发挥它们生命的价值了。

    作为饭后水果,出行在外的将士们得到了极大的营养补充,杨怀仁也适时地把合理饮食的观念,一点点的灌输给身边的古人们。

    继续前行之前,杨怀仁还特意命人留了一些,装在一个包袱里,就那么放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这是留给队伍后边一直跟着的铁香玉的。

    要用一个人,得到一个人的信任,光靠嘴说是不行的,总要有一些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你对一个人的重视,哪怕是一些点点滴滴的恩惠,也会让人记得你的好,特别是对一个女人。

    对那片淡淡的白雾,杨怀仁看着看着,总是会产生一种幻觉,好似穿过了白雾,就能望见他想看到的人。

    以前离家出门,也是会想家的,想念家中的母亲和妹子,想念老婆,还有想念家里那些兄弟们。

    可想是想,心里并没有多少起伏。但他当了爹之后,这种想念,就让人不知不觉的心痛了。

    家中的一双幼子,可还好吗?他们吃得下,睡得好吗?大官有没有淘气地胡乱踢人,小鱼儿又有没有嘟着嘴吐奶呢?

    思念的确是一种病,杨怀仁如今已经不是男女之间那种思念的缠绵,而是一个父亲思念孩子那样的忧愁。

    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表情肃穆地望着家的方向,山顶上被风吹着不断变幻了形状的雾气,便总是化作了孩子的模样。

    耳边仿佛能听见他们咯咯地笑声,或是熟睡了之后,不知做了什么美梦不断的吧嗒着小嘴的声音。

    没当这个时候,兰若心也总是站的远远的,不去破坏这一切,她深知此刻的杨怀仁,是在想念着谁,他享受这一刻,不论是甜的或是苦的。

    每次想完了家,想完了孩子,杨怀仁便又催着队伍加速行进,不知不觉的,就这么成了一个习惯,早点办完了公差,可好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

    于是便没了欣赏剑阁之险的心境,出剑门关向南到剑州,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沃野了。

    盆地的地势格外的平坦,收获了之后的土地被庄户们利用河泥和草木灰养了起来,期待明年能给他们带来更丰厚的收成。

    忙碌了一年的巴蜀大地上的勤劳人民开始享受一年中难得的悠闲,道路上不断的有些牵着牛的老汉们从市镇上沽了平时舍不得喝的美酒,装在一个掏空的葫芦里,然后穿在了竹竿上挑着回家。

    杨怀仁急匆匆赶路的大队人马,便和这些悠闲的老汉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反差。

    这样的反差只会让百姓们觉得奇怪,却是吓坏了成都府路周边各州各县的官员们,他们禁不住心中疑惑,这钦差大人急匆匆地,是要干什么?

    难不成得了哪个不长眼的笨蛋搜刮了民脂民膏的证据,要赶着去拿他是问?

    于是一路上凡是杨怀仁路过的州县,官员们出城迎接的态度总是诚惶诚恐的,恐怕哪个倒霉的笨蛋就是他自己。

    不过钦差大人好像没那么可怕,虽然拜谒的时候他总是板着个脸,但那种询问政事民情的过程,却总是像走了个过场,话总是好似被什么撵着说一般,草草了了是,便又神色匆匆的上了路。

    除了采购一些当地的美食,他竟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官员迎接他的宴席。

第763章:调和的艺术() 
绵州座落于涪江南岸,又有一条龙安江穿城而过。丰裕的水网滋润出了肥沃的土地。

    如果谁再说钦差是个好差事,那杨怀仁准跟他急。处理不完的公务,见不完的人,杨怀仁这才意识到替皇上出公差,并没有他想象里那么风光。

    其实他早想好了撒手不管的,可事情到了眼前,他又总是不忍真的做了甩手掌柜。即便他本也是不太懂地方上的县治的,可事关百姓的事,从来都不能说是小事。

    杨怀仁是想做个负责任的钦差大人的,所以尽管做不到事无巨细,但也尽量做到事必躬亲。

    直到后来他发现他出面,那些地方上的官员们总是把招待好了他这位钦差当做了最重大的事情,反而影响了真正的巡察官员的职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杨怀仁不出面掺和,倒是让他这种钦差的巡察更有意义。他心里知道赵煦圣旨里交给他的这种巡察,是象征意义的。

    等想透了这一点,杨怀仁便不再固执了,很多时候为民着想,但你却不一定真的能为民办得了实实在在的事。

    杨怀仁似乎找到了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最后还是做了甩手掌柜,自己带着四人小组微服出去巡游,也许能品尝到最朴实无华的巴蜀美食。

    说起川菜来,大家自然再熟悉不过,不过宋时的川菜,和后世的川菜却大有不同。后世的川菜是以麻辣鲜香为主,而宋时的川菜却是以淡雅清香为主。

    现代人认为麻辣的菜式就代表了川菜的精髓所在,其实是错误的,辣味在川菜中成为一种主要的调味,其实不过二百年而已。

    真正历史悠久的川菜,其实是以多种味道相互的调和和融合作为其烹饪精髓的,这种独具特色的复合味道的特点形成,和川菜产生和不断成长的地理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巴蜀之地,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有着独特口味的人群,于是便由这些爱好美食的人们创造出来了不同于其他菜系的美食。

    细心的食客们也许早就发现了川菜奇怪的一点,其他的菜系里,一道美味的诞生,总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而逐渐形成了它具有定式的味道,也就让烹饪这道菜的手法,也变得有了定式。

    但川菜偏偏是相反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厨师,同一道菜,却总是能做出来口味不同,却同样让人垂涎的味道。

    这就是多种调味料按照不同的比例相互调和的魅力所在了,而厨师们制作这些菜式的过程,像极了画家作画,不同的色彩相互搭配,总是能搭配出不同的效果来。

    川菜的诞生始于商周,最初的时候是相对简单的,之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缓慢发展的过程,直到汉时张骞从西域带来了多种的香料,让川菜开始了把味道变换融合的过程。

    而直到宋代,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农业以及工商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的开拓,才真正让巴蜀之地的饭菜,有了川菜的名头。

    也正是这个时期,川菜走出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传播到中原和江南各地。这时候颇具规模的以川菜为主的饭馆还不常见,最常见的是川饭馆或者食肆,是以某地的特色小食为主。

    比如,东京城里街市上便有了燠面馆。燠面,通俗点讲,就是一种蒸面,后世江南独具特色的小蒸面,便是来源于宋代川饭馆的燠面。

    从制作手法上来看,跟寻常的煮面或者烩面不同,蒸的手法,是另一种让味道融入面条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