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爸,这好像是北宋-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还是特么的大宋的国力不行,科学院都建立了那么多年了,还是没能把火枪给他造出来,让他不能玩排队枪毙这种酷炫的游戏。
倒也不是完全没造出来,只是太原始了些,倒是跳过了火绳直接进入了燧发,但炸膛率极高,对自己人比对敌人还狠,没个三年五载的休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造价还贵,不可能普及三军。火炮的情况也跟火枪大同小异。
总的来说就是,火炮不如回回炮或霹雳车,火枪不如神火飞鸦或竹火弹,就算对军队的战斗力有着那么一二分的补益,却也还不是决定性的。
吃火锅的时候赵廷美还劝他呢:“没事儿的悦哥儿,干事业么,哪有一帆风顺的,不遇上点困苦,怎显得出咱兄弟俩的本事呢?”
孙悦就道:“我其实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还不想用而已。”
“”
接下来的几个月,孙悦与赵廷美各自发展。
赵廷美发展的处处碰壁,却依旧贼心不死,两条腿走路,甚至还裹挟了不少的众议院的人,想要让他们支持西征,重现汉唐雄风,到时候高昌回鹘内部乱不乱就不重要了,反正都得听大宋的。
另一条腿,则是安安稳稳的去与吐蕃、党项、归义军联合,以高昌为贸易的终点,开辟半丝绸之路,反正回鹘人天生就会做生意,如此一来也能跟西域互通有无,只是利润低了点而已,分了党项的和吐蕃的,大宋剩不下多少,还是特么的辛苦钱,大头怕是要被那帮回鹘人赚去了。
孙悦甚至还从小道消息听说,赵廷美打算在瓜州搞政变,不但要名义上的瓜州,他还打算把整个曹家都给废了,并且收编归义军,编户齐民。
如果曹家敢反抗的话,十之八九是要战争的,而如果契丹敢在这事儿上插手,以孙悦对赵廷美的了解他应该也是不会虚的,到最后搞不好还会把他也给搭进去。
至于孙悦,这货就更忙了,赵廷美之所以干事儿这么急,这么不要脸,未尝不是孙悦给逼的。
航海么,谁规定就只能奔着新大陆去了呢,东南亚也是不错的好地方么,这年月的东南亚虽然还没有橡胶,也没有烟草,但占城稻还是有的么,这是可以让大宋的粮食产量直接提升最少两倍以上的东西。
所以当船队把这玩意拿出来的时候,整个天下都沸腾了。
除了粮产量这种硬杠子之外,最直观的一点,那就是傻子都知道,江南要大开发了。明清时期不是有种说法么,叫做湖广熟天下足,说的就是这占城稻。
而随着江南的开发,江浙一带的桑、漆、铜等相关的产业必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于成为传说中的经济中心指日可待。
哦对了,随着粮食的富足,中原,尤其是山…东地区,可以把本来大量需要种小麦的地方用来种植棉花,又进一步可以促进棉纺织业的发展。
总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仅凭这么个玩意,孙悦直接就在短短几个月后,成了实际上的众商领袖,就连那些本来非常愿意跟赵廷美混的,也跳槽去孙悦那去了。就连他引以为傲的地方厢军,也被孙悦派的资本家给大批量的裹挟着南下开荒去了。
赵廷美不急才见鬼了,就差主动挑起边患去转移主要矛盾了。
然而,这只是开胃菜。
之前就说过,孙悦有一条杀手锏是可以让色目人乖乖听话的,在占城稻引进来之后,大宋内部对航海的热情一下子也变得空前高涨了起来,上议院里薛居正说话的底气都大了好多。
在孙悦思前想后,以及和孙春明商量了之后,孙悦决定还是干脆用了。
其实很简单的一点小伎俩,那就是把蓟州色目人给支倭国去。
倭国,至少读宋初时期的大食人来说还是很陌生很陌生的,但这地方却是遍地的宝贝,比如漆器,比如白银。
因为孙悦和孙春明的改动,钱庄开始发行银币,而且其中的信用价值远大于了实际价值,虽然是铸币了吧,但市面上白银的价格也一下子就涨了许多倍,比金子还要贵。
大宋内部不产银么,中亚和欧洲其实也不怎么产银。
一旦倭国开发,大量大量的白银流入这些色母人的手里,再由他们拿着白银来大宋买东西的话,这钱赚的恐怕比抢劫还要容易无数倍。
当然,这对大宋经济本身的打击绝对是崩溃式的。
就好像十五世纪的明朝,大量的白银涌入,直接就把大明个榨干了,以至于朝廷想干点啥都处处没钱,最终亡国并差点灭种。这甚至可以作为大明灭亡的第一原因,比之什么小冰川之类的自然灾害要严重的多的多。
双刃剑一挥,色目人如何不知道,反正大宋肯定是要先被斩去半条命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胆大包天的计划()
既然明知这一招是伤人先伤己,为何孙悦还非得要这么做呢?
首先孙悦很清楚,这一招顶多也就伤大宋半条命,绝不会像明朝一样直接就彻底干了个歇菜。
说到底,大宋如今其实还是铜本位经济的,银币更多的其实是用于大额的商业活动结算,跟一般老百姓的关系并不算大,所以白银如果大量涌入的话,真正倒霉的其实是那些有钱人,嗯,也就是孙悦和赵廷美的那些靠山们,众议院的议员们,而普通百姓虽然会因此而受到波及,但应该都不至于去要饭乃至揭竿而起。
明朝直接凉了,那是因为明朝的铜币是先于白银崩溃的,民间除了白银啥都不认(再次捎带手的吐槽明朝的经济政策,简直是令人发指!!)。
而只要大宋不会因此而死,些许痛苦,忍一忍是值得的,这不是还有江南大开发拖着底儿呢么,要不然孙悦也不会早不放晚不放,这个时候才把占城稻给放出来。
想想吧,大宋鼎盛时可是占世界gdp百分之八十的,宋初就算远远不如,百分之四十总是有的吧,掏干这样一个大经济体的利润,那些唯利是图的色目人海商还不疯了?
他们只是不敢常驻在大宋而已,倭国总是敢的吧,这年头的倭国好像离幕府时代已经不太远了,各地的庄园主已经开始各玩各的了。
所以除非这帮色目人集体转性了,或者是集体变态了,否则他们中的七八成,应该都会迁居到倭国去,正好与蓟州的色目人们相呼应。
但问题是倭国是没有造船基础的,别看着是个岛国,造船水平比之孙悦改革之前的大宋都还要弱上不知多少倍,他们甚至连足够的木匠都没有,大宋呢,又在大力的大力的大力的发展航海业,而他们又要争分夺秒的抢大宋的白银市场,因为这东西三岁小孩都知道肯定是越早白银越值钱么。
所以毫无疑问,这帮人会把身家全都砸进来,帮大宋建造造船厂。
而这帮一盘散沙似的色目人入驻倭国的话,宋朝其实是不怕的,因为那毕竟离得很近啊!实在不行从高丽借个道,也是很容易就到的吗,就算大宋的海军再垃圾,也是完全有能力打击倭国本土的。
当然,如果碰上所谓的神风那特么可能真的是倭国有什么大神庇佑吧,那这本破也没必要存在了。
也就是说,这帮人移居倭国,是可以创造出,类似于把他们移居泉州的效果的。
而根据孙悦的推断和历史总结,这帮人在通过白银洗劫大宋的时候,随着大宋的白银持有量相对多起来,白银的价钱相对稳定下来的时候,整个中东中亚乃至欧洲非洲地区,都将被同化成银本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个时候,如果大宋进行了新航路开辟,并在一开始的时候废了他们的武功的话
据他所知,仅秘鲁一个地方的白银,就至少相当于倭国银矿的二十倍,如果算上玻利维亚的、墨西哥的、甚至于加拿大的,那这世界岂不是任由大宋予取予求了么?
顺便再多说一下,西班牙在大航海开辟以前是世界上最铁最铁的银本位,开发秘鲁银矿和墨西哥银矿之后很快他就自己转化为金本位了,然后把其他使用白银的国家都坑的不轻,尤其以咱为首。
没理由西班牙那破地方破人种破素质破水平都能办得到,咱却搞不明白。
况且就算不考虑这些金融上的问题,仅仅是实打实的利益,大航海时代也是一个足以令人兴奋到发狂的大事件,要知道光是这几个字就让欧洲整整沸腾了两百多年。
两宋加一块才多少年年啊!
为了开启大航海时代而先把自己打个半死,值,太特么值了。
这就是孙悦的计划。
他将来是肯定要被人雕个山一样巨大的脸供后世瞻仰,是要成为先贤的,不开创出一个新时代出来,将来在九泉之下怎么好意思跟那些同样将头像印在货币上的别人打招呼呢?
孙春明对此倒也还算支持,跟孙悦聊完之后就正式放下一切政治身份,开始着手布局了。
说白了,就是想在现有的钱庄制度上稍微再变通一下,除了银币之外再搞个金币甚至纸币之类的,以减少到时候被白银冲击时所遭受的损失。
然而事情还是不顺利。
天下商人都觉得银币用着挺好的,没必要多此一举,尤其是寺庙里的那些和尚们,直接就炸了,甚至于差点因为这事儿要暗杀孙春明,毕竟寺院这种放高利贷的地方,向来都是屯银大户,再说这帮和尚们建钱庄的时候可是把鎏金的大佛全都融了,捐了,你现在跟我说要铸金币?你是玩和尚呢还是玩佛祖呢?
于是,金币和纸币虽然都发出来了,但愿意来钱庄兑换的却寥寥无几,以至于市场上压根就不承认。
孙春明无奈,这帮和尚们自己找死,怪的谁来?要知道现在距离世宗灭佛的时间说近不近说远可也是不远的,银价这么一冲,不知又要有多少寺院破产了。
搞不好直接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