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漠北的情况,因为驻守宁夏卫的颐王一时疏忽,导致去年年底那支“尸军”偷袭金陵,当时便被皇帝禁足,手中兵权也尽数转交到了大同卫赵王和南宫将军的手里;这虽是我方的劣势,但相比起来,前朝余孽历经两年旱灾,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是以绝不敢轻易犯境。而且就在不久之前,高骁还亲自跑了一趟漠北,替皇帝的十八皇子说下一门亲事,待到今年年底,前朝异族的‘铁战王’便会将膝下一位郡主送来金陵和亲。所以漠北一路,眼下也已高枕无忧了。”

    “最后便是在东南一带谋反的叛军,虽然皇帝曾多次昭告天下,一再强调真正的恒王早已命丧蜀地,但朝野间仍有不少狗急跳墙的势力,在暗地里支持着这个冒名顶替的逆贼。鉴于此,在过去的半年里,亲军都尉府一直在尽力盘旋,或封官赐爵、或威逼利诱,已然在暗地里偷偷剪除掉了叛军的大半羽翼;之前他们全线撤离江浙、退守福建,便有大半原因来自于此。照这般下去,只怕不出一年光景,孤立无援东南叛军便会消耗殆尽,不攻自破。”

    听完叶定功这番详尽的解释,先竞月才终于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原来还是想以中原境内的安定为首,尽量避免战祸,甚至不惜以举国之力来作持久之战。也便是叶定功说的“远交近谋”,在安抚西域诸国与前朝余孽的同时,用“釜底抽薪”的手段拖垮在东南起兵造反的恒王。

    然而皇帝这一“远交近谋”的格局虽大,但倘若真如师妹谢贻香所言,如今在恒王军中号称“逃虚散人”的神秘军师,其实便是自己认识的那个言思道,那么皇帝这番如意算盘能否奏效,先竞月也不敢妄做猜测。

    至于叶定功方才提及的亲军都尉府在暗中的行事,先竞月身为副指挥使,竟是毫不知情,可见在皇帝心中,对自己始终还是不够信任,甚至是有所防范。当下他略一思索,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大人若是有差事交待,便请明言。”

    叶定功正说得起劲,听到他这一问,不禁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差事当然是有的,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差事。否则的话,皇帝又怎会在这个时候改建亲军都尉府,破例提拔你当了这个副指挥使?”

    说话之间,两人便已来到乌衣巷外,正是金陵城里大半官宦的府邸所在,这位叶总指挥使也不例外。当下叶定功便打住话头,邀先竞月去他府邸再聊。

    话说叶定功之前便是亲军都尉府里后卫军的统领,如今又晋升为了总指挥使一职,为求避嫌,居处竟甚是简陋,总共不过三屋一院,家中也只娶了一房妻子。待到两人进屋,叶定功的妻子便出来迎接,果然已在堂上备好了简易的四菜一汤,还有一坛冰镇花雕。

    三人寒暄几句,便入席就座。待到酒过三巡,叶定功的妻子不胜酒力,告罪离席,顺便也将伺候的丫鬟唤走,只留叶定功和先竞月二人在堂上。然而叶定功却并未继续方才的话题,只顾低头吃菜,时不时还发出几声装模作样的长叹,似乎是有什么难以启齿之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先竞月也不急着发问,只是坐在对席相陪。过了半响,叶定功终于有些按捺不住,借着酒劲哈哈一笑,向先竞月问道:“话说亲军都尉府昔日的‘六瓣梅’里,要论才干,我不及洪无极、凌剑心和高骁三人;论亲疏,我不及封长风和宁焘二人;论武功,有你们‘十二卫’坐镇,我更加排不上名号。敢问竞月老弟,依你之见,此番亲军都尉府重新编制,这总指挥使一职,为何偏偏落到我叶某人的头上?”

    先竞月无意刺探他的隐私,只是淡淡说道:“此事与我无关。”谁知叶定功干笑两声,摇头说道:“此事当然与你有关……若非皇帝有意要提拔你这位‘江南一刀’,我叶某人何德何能,又岂能出任如此要职?”

    听到这话,先竞月不禁心中一凛,不明其意。叶定功已定下神来,沉声问道:“老弟可知,皇帝一直都很器重于你?”

    眼见先竞月沉默不答,他倒也习以为常,兀自说道:“老弟你年纪轻轻,武功便已登峰造极,不但是这金陵城里的第一高手,即便放眼四海八荒,只怕也找不出几个能够胜过你的高手了。更难得的是,老弟为人忠正,胸中风光霁月,如此胸襟气度,朝野上下无论敌友,谁又不是打心底里钦佩?试问当今皇帝眼不瞎、耳不聋,又逢朝廷用人之际,怎会忽略你这位‘十年后天下第一人’?”

    说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一丝苦笑,又摇头叹道:“只可惜一柄宝刀若是太过锋利,伤敌之余,难免也会令握刀之人心存忌惮;同样的道理,一个无法被彻底掌控的下属,又怎能赢得上司的信任?对此,你我兄弟共事多年,老哥我可是深有体会,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像老弟这般脾性的下属,用起来那可是相当棘手,更别说是彻底驾驭于你。当今皇帝深谙用人之道,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提拔我叶某人来坐这个总指挥使的位置,把我夹在你们双方之间,来当这个“握刀之人”。当然,这倒不是皇帝看得起我,而是放眼整个亲军都尉府,便只有我这个与你共事多年的老上司,还能勉强摸得透你的脾性。”

    最后,叶定功深吸一口气,总结说道:“所以亲军都尉府此番改制,我叶某人能够力压其它五部统领出任总指挥使一职位,其实是沾了老弟你的光。因为皇帝真正要用的人,从头到尾便是你先竞月!”

    这番话直说得先竞月默然无语。他虽不是什么脾气古怪、特立独行之辈,但生平行事全凭一心,是非黑白分得极清,难免与官场有些格格不入,他自己亦是心知肚明。

    细细回想,这些年来他之所以能够留在亲军都尉府效命,除了皇帝的器重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大将军谢封轩和眼前这位叶总指挥使的照应,这才能够维持他与官场之间的微妙平衡,并未惹出什么大事。

    然而先竞月没想到的是,此番皇帝对亲军都尉府重新编制,由叶定功和自己分别出任正副指挥使之职,到头来竟不是因为叶定功的缘故,让自己当上了“副指挥使”,而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叶定功当上了“总指挥使”。再一细想这当中的玄机,如何不教他心惊?

    只听叶定功继续说道:“话说至此,想必老弟已经猜到,皇帝之所以要提拔于你,当然不是圣旨里写的什么‘孤身力战西域五国,保全玉门关内数千将士’,而是在不久的将来,朝廷将会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差事交托于你,而且也只能由你这位‘江南一刀’一肩承担!”

    这话一出,先竞月便已隐隐猜到了叶定功的意思,但还是沉声问道:“请大人指教。只见叶定功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两京十三使司的武林盟主闻天听,如今早已不在人世,那么这个所谓的‘江湖’,也是时候该有一番新的气象了……”

    先竞月顿时脸色微变,脱口问道:“中秋之夜、太湖西山飘渺峰的‘太湖讲武’?”

    叶定功当即说道:“正是!华夏数千年,所谓的‘江湖’或者‘武林’,一直身处庙堂之外,非但不受历代朝廷的约束,甚至还要或明或暗地与朝廷为敌,是为‘侠以武犯禁’。只可惜这一局面,终将沦为过去!此番朝廷遍邀天下各门各派,于两个月后在苏州召开的这次‘太湖讲武’,也便是俗称的‘武林大会’,其目的正是彻底收编整个中原武林,令其接受朝廷的管控,从而开创一个全新的江湖!”

    说到这里,这位亲军都尉府的总指挥使不禁傲然一笑,扬声说道:“至于老弟你,到时候将会和朝中一众高手亲自参与这场‘太湖讲武’,从而让江湖上那帮泥腿子贱民好生看看,到底谁才是这天下武林的霸主!”

17 玄武飞花() 
朝廷广邀天下武林,于两个月后的中秋之夜、在太湖西山飘渺峰召开的这次“太湖讲武”,先竞月身在朝中,自是早有耳闻。至于朝廷为何要在此时召开这一场武林大会,若要细论当中缘由,那还得追溯到前朝末年。

    话说昔日前朝暴虐,以至民不聊生,终于激起了汉人的反抗,相继出现好几支“驱除鞑虏”的义军。而在这些义军的背后,大都是由西域神火教在暗中扶持,甚至连当今皇帝和谢封轩、毕无宗等人,都曾拜入神火教门下。所以当时的中原武林皆以神火教为尊,在神火教的调度下与各地义军共同对抗前朝异族,从而令神火教隐隐成为了中原武林之首。纵然时至今日,神火教早已在中原境内销声匿迹,依旧余威仍在;其“神火令”一现,整个中原武林或多或少都要给上几分薄面。

    直到当今皇帝击败同为义军的李九四,掌控整个江南地界后,为了打压神火教的声势,这才将麾下高手闻天听捧了出来,敕封他为“武林盟主”。与此同时,皇帝还花重金令人编排“江湖名人榜”,让武功、声望和地位皆逊一筹的闻天听力压神火教教主公孙莫鸣,占据了榜首第一位,试图以此来和神火教分庭抗衡。

    只可惜闻天听这个“武林盟主”,到底只是朝廷的一厢情愿,在当时几乎不被武林同道所认可。一直到后来公孙莫鸣离奇失踪,神火教势力全盘撤离中原,闻天听在江湖上的地位才得以渐渐稳固,终于成为整个中原“两京十三使司”的武林盟主。

    谁知就在过去的一年里,先是武林盟主闻天听命丧鄱阳湖,座下的“十七君子”也仅有四人幸存。随后便有消息传出,说神火教教主公孙莫鸣、也便是昔日香军的首领“小龙王”重现人间,不但再次接掌神火教大权,就连嘉峪关外的五国联军都是由这位神火教教主一手操控,顿时震惊整个朝野。一时间不但朝中百官失色,皇帝更是心惊肉跳、夜不能寐。

    然而神火教的势力再大、公孙莫鸣的武功再高,说到底只是一个西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