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这事?”张局将信将疑。
  “有,不信问小韩。那小子就是有个外贸公司的关系,能帮丝绸集团拿到外贸订单。平时不上班的,工资直接帮他打到银行卡上。一年去不了几次单位,去只有一件事,拿提成。”
  张局好奇地问:“多不多?”
  “去年十几万,顶我们干多少年!”
  “这么说晓蕾将来也是赚大钱的人?”
  “做外贸,最赚钱!丝绸集团效益为什么这么好,就是靠出口。以前出口生丝,后来出口面料,这几年搞产业链,丝巾、服装、蚕丝被,老外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
  局长政委聊得津津有味,似乎忘了借调的事。
  从8点等到9点半,以为这事可能有什么变故,正准备起身告辞回良庄,吉主任拿着两份传真件风风火火闯进办公室。
  “张局,政委……小韩也在,你在正好!”
  终于来了,果然来了。
  不等吉主任汇报,张局自言自语说:“怎么两份,难道两个单位同时借调?”
  “张局,你知道?”
  吉主任被搞得一头雾水,张局没解释,接过传真件看了看,不禁笑道:“小韩,看来不光我们想留你,市局一样不想放你走。先当教官,再当学员。哎呀,市局这么安排好,让你去接受一下系统培训,正好帮你把这块短板补上。”
  “什么意思?”
  “你自己看。”
  第一份是公大的借调函,跟省厅要求去省警校搞经侦培训一样,作为从实战部门聘请的兼职教官去公大授课。
  第二份是市局政治处的通知,让尽快移交工作,做好去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进修的准备。
  管理专业,为期两年。
  跟刚考上普通高校一样今年9月份入学,后年7月份毕业。
  有没有搞错,上四年大学,参加工作没多久又要去上大学,韩博顿时傻眼了。
  张局拍拍他肩膀,哈哈笑道:“管理专业,专门培养领导的,跟去党校培训差不多,看来市局要重点培养你。小韩,中午你要请客,走的时候我们再欢送。”


第265章 一举两得
  在职培训,不是正式调动,只是培训时间长一点。
  以前有过这样的先例,培训费由原单位承担,人事关系在原单位,职务不变,工资正常发放,暑假寒假回原单位正常工作,相当于“委培”。
  换言之,韩博未来两年仍是思岗县公安局良庄分局局长。
  现在的问题是市局在通知中居然要求“尽快移交工作”,而不是“尽快安排好工作”。并且第一份通知内容比较模糊,只是让两周之后去报到,没提借调多长时间。
  上级借调,去就是了。
  其实没这么简单,对一个干部而言,遇到调动必须要较真。不把情况搞清楚,没看见相应文件,不能一喊就走。
  组织人事部门按人事管理制度办事,只认白纸黑字的档案文件。
  如果手续不全,中间没衔接上,出现空档。现在没什么,再过几年,上级再颁布施行几个人事管理新政策,搞不好会稀里糊涂变成一个“临时工”。
  政策变化太快,这种事不止一次发生过。
  吉主任管人事的,小伙子又是“联系”过的老部下,自然要对他负责,指着通知说:“张局,对于借调,国家人事管理没有明文规定,主要取决于各单位的情况和规章制度。我们南港党政部门借调周期一般3个月,借调期满需要续借的可再延长3个月,最多不超过6个月。借调期间,根据党组织管理规定,需要转关系的要转党员关系,工资和人事关系原则上保留在原单位。续借一般会有干部考察的内容,如果干的好,说不定能留下。现在这两份通知自相矛盾,我感觉应该打电话问问,把情况搞清楚。”
  “自相矛盾?”
  “公大是公大,管理干部学院是管理干部学院,不是一个单位。”
  “管理学院不是公大的?”
  张局是系统外调入的,跟省警校打过交道,公安部太遥远,局里没几个公大毕业生,对这些情况不了解。
  事实上不光他,韩博同样一无所知。
  吉主任坐下身,苦笑着解释道:“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是部里在人民警官大学设立的,公安人民大学和人民警官大学两码事。部里要借调小韩去公大当兼职教官,市局要送小韩去管理干部学院进修,要是借调时间长,党员关系怎么转,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去公大当教官,去警官大学当学员,不一个单位,市局到底怎么想的?”
  张局意识到这事不太对劲,正准备打电话问问,市局孟副局长先打过来了。
  “自林同志,有没有看到通知?”
  “孟局,刚看到,只是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我正想给您打电话……”
  “不清楚,自林同志,别跟我装糊涂。”
  孟副局长显然不知道这边有好几个人,直言不讳说:“设立乡镇分局,想方设法请思岗县委任命‘韩打击’为局党委成员,不就是想把‘韩打击’留下么。韩博同志确实有能力,打击经济犯罪既帮你们挣足面子又搞足了里子,一直没钱搞的单位建设现在可以搞了,办案条件整体上了一个台阶,这些市局全知道,你们的心情市局可以理解。但你应该搞清楚韩博同志打出的东华税案影响有多大,对我们公安系统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说句不夸张的话,他及他培训出来的经侦民警,给国家挽回了数以亿计的税收损失,省厅清楚,部里知道,国税总局清楚,中央领导或许都有所耳闻,这样的人才你思岗留得住?”
  “孟局,我,我承认我们之前有一点想法,不过我们现在想通了。”
  “到现在才想通,张自林,你知不知道你们光顾着打小算盘,差点让上级和兄弟市局同行误以为我们南港不重视人才。幸好通知先发到市局,要是越过市局直接发给你们,要是就这么让‘韩打击’被调走,陈局保准要找你谈话。”
  张局一愣,欲言又止问:“陈局知道了?”
  “这么大事,政治处能不向陈局汇报?”
  就知道打小算盘,孟局冷哼了一声,旋即循循善诱说:“自林同志,我们公安与其它政府组成部门不同,我们专业性极强,市县两级局长大多从系统外调任,其他同志不行,隔行如隔山,只能在系统内提拔选任。换句话说,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谁担任市县公安局长,我们南港公安系统都需要一批既精通业务又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的同志。市局之所以迟迟没下调令,主要韩博同志太年轻,调到市局不太好安排。现在不能再拖,安排韩博同志去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进修两年。他既不警校生又不是选调生,尽管干出那么多成绩,可能在一些同志看来依然是野路子。去进修一下,接受接受系统培训,回来之后年龄也没这么扎眼,一举两得。”
  市局果然一样舍不得放人。
  搞清楚来龙去脉,张局松下口气,忍不住笑道:“孟局,我没大局观,差点闹出笑话,我回头向您检讨。当务之急是公大要借调,没提借调时间,这个党员关系要不要转,我们没跟部属院校打过交道,这些情况不太清楚。”
  “9月份入学,党员关系直接转到管理干部学院,转公大去干什么。陈局指示韩博同志的局党委委员可以免掉,行政职务暂时不作调整。毕竟他现在依然是02。28专案指挥部成员,行政职务等案件办结再说。”
  ……
  “听见没有?”
  挂断市局常务副局长电话,张局起身笑道:“小韩,你以前是县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现在是市局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进修回来之后肯定会被委以重任。这是真正的好消息,中午必须请客。”
  县官不如现管。
  吴忧在省厅是主任科员,在基层民警看来非常了不起。可是要到基层来,他暂时只能挂职,不在基层踏踏实实干几年,干不上正科级实职。
  成为市局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就不一样了,进修回来之后哪个县局缺人就有机会去哪儿,能够继续独当一面,而且舞台会更大。
  韩博很高兴,可是想到未婚妻又发起愁。
  解决方案政委刚才说了,张局认为这些全是小事,拍拍他肩膀:“走,我们一起去县委。你是县管干部,这么大事不能不向谢书记、杨县长和郭书记汇报。晓蕾的事交给政委,老袁,你帮小韩给丁总打电话问问,看在北京帮着做外贸行不行。”


第266章 两全其美
  小伙子是侯秀峰器重的干部,早晚要走。只是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走,与侯秀峰没任何关系。
  总而言之,对于韩博要走县领导并不意外。
  同样要调走,小伙子与其他干部不同,他不是不安于现状,不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在基层干。如果真向往大城市生活,用不着等到今天,更不会让未婚妻从首都来思岗这个小县城。
  市公安局,公安厅,公安部,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不能不识抬举,更不能误人前程。
  凡事要往坏处想,一样要往好处想。
  小伙子在思岗工作时间不长,成绩有目共睹,贡献大的惊人,至少两年内公安局长不会三天两头跑县委县政府来要钱。
  他被上级公安机关看中,证明思岗出人才。
  再联想到下半年由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县法院审理的“02。28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谢书记不仅不生气反而非常高兴,热情招呼他坐,半开玩笑说:“小韩同志,你们局长是外行指挥内行,你是外行干内行的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市局领导考虑得很全面,送你去接受系统培训,回来之后谁也不能拿专业背景跟你说事。”
  不得不佩服侯秀峰的眼光,当那么多年丝织总厂一把手,就向县里推荐过这么一个干部,结果真干出了一番大事。
  杨县长接过香烟,指着他笑道:“小韩,到北京重新办个手机号,以后我和谢书记去北京出差就给你打电话,家乡人,你要接待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