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县长接过香烟,指着他笑道:“小韩,到北京重新办个手机号,以后我和谢书记去北京出差就给你打电话,家乡人,你要接待啊!”
  要不是借调,哪有资格坐在县委书记办公室里说话,韩博急忙道:“杨县长,我去公大是兼职,去管理干部学院是在职培训,算不上工作调动,您和谢书记既是家乡人一样是我领导,当然要接待。”
  不骄不躁,难怪上级领导会看中他。
  谢书记点点头,微笑着说:“既然不是正式调动,既然仍是我思岗的干部,有件事真需要你留留意。”
  “谢书记,有什么事您尽管指示。”
  “我们思岗离北京比较远,不像首都周边尤其北河省的一些市县离那么近,老百姓一遇什么事就成群结队越级上访,早上去,晚上回来,很方便。但这种事在所难免,万一有人去,你要发挥作用,积极协助县里把人劝回来。”
  这是一件大事,并且这种事需要与北京公安局打交道。
  小伙子去公大担任兼职教官,去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进修,出门就是北京公安局的派出所,如果能跟首都公安机关搞好关系,以后能避免很多麻烦。
  杨县长深以为然,放下香烟说:“回头我给驻京办打个电话,你有时间经常过去沟通沟通,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一定要密切配合。”
  来向县领导汇报一下,打个招呼,居然被安排到这么一个棘手的任务。
  张局笑而不语,韩博被搞的哭笑不得。
  既不能拒绝又打心眼里不愿干,只能硬着头皮称是。
  好处也有,以后去驻京办住宿不用掏钱,吃饭一样不要花钱。可是在北京有家有业,亲朋好友那么多,没必要占这个便宜。
  政法委郭书记不在,汇报不成。
  跟谢书记杨县长汇报完,老单位领导打电话让去丝绸宾馆吃饭,让代为邀请张局,说袁政委、石局、姜局和吉主任他们已经到了。
  丝绸集团财大气粗,他们的饭不吃白不吃。
  张局欣然答应,驱车赶到宾馆二楼包厢,里面谈笑风生,气氛非常之热烈。
  “晓蕾,正式介绍一下,我们张局。”
  未婚夫的顶头上司,初次见面,李晓蕾真有那么点不好意思,笑盈盈说:“张局好,认识您很高兴,韩博总提起您,感谢您对韩博的关心。”
  袁政委微微点头,丁总、古总和钱总脸上全是笑容,看样子事情办成了。
  张局很满意,轻握了下她的小手,侧身笑道:“晓蕾姑娘果然漂亮,哎呀,跟小韩站一块儿,般配!”
  “张局,不是般配,简直天作之合。”
  丁总起身招呼道:“坐,大家坐,别站着!小韩,你不能喝酒,负责倒酒。今天是丝绸集团对公安局,人数相当。张局,我们是一对一还是轮流打圈你说了算,不过有一点,必须分出胜负,看看哪个单位在酒场上更具战斗力。”
  “开什么玩笑!”
  张局紧握着他手笑道:“丁总,我们公安局穷叮当响,哪有钱喝酒。你们财大气粗,天天泡在酒缸里,酒精考验,比别的没问题,比喝酒我们甘拜下风。”
  “张局,听你这话的意思,我们是酒囊饭袋?”
  “没有没有。”
  ……
  新单位领导和老单位领导插科打诨,笑声不断,好不热闹。
  韩博挨个斟完酒坐到未婚妻身边,李晓蕾托着下巴,笑看着一众领导,不动声色问:“该去的时候不去,我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来陪你,你又要去。你到底在搞什么,这不是跟人开玩笑么。”
  “计划不如变化,干这一行又身不由己。”韩博摸摸鼻子,心里真内疚。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太儿戏。”
  “对不起。”
  “幸好找了个好单位,不然我会被你活活气死。”
  丁总注意到小两口正在嘀咕,拍拍桌子,热情洋溢说:“小韩,查税案的事我们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好样儿的,不愧是我们丝织总厂走出去的干部,没给我们丢脸。那么多曾经的领导和同事,能在外面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就侯厂和你,你们干得越好我们脸上越有光。”
  有“娘家”与没“娘家”完全不一样。
  不仅给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调走之后仍一直提供各种帮助。包括这次打击经济犯罪,要是没财务部沈大姐帮着培训,参战民警没那么容易上手。
  韩博很感动,由衷地说:“谢谢丁总,谢谢古总,谢谢各位领导,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我韩博和晓蕾的今天。不管将来会调到什么地方,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忘不了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忘不了我是从丝织总厂走出去的干部。”
  年龄大了,在仕途上没什么作为,只能呆在丝绸集团搞生产经营。
  工资、奖金、补贴和分红加起来一年十几万,在思岗堪称高收入阶层。可是总感觉缺点什么,总感觉有那么点遗憾。
  丁总与古总、钱总一样,在搞生产经营的同时一直在关注老领导和老部下仕途。侯厂高升帮着高兴,韩博被任命为公安局党委成员一样高兴,仿佛他俩是政企分开之后丝织总厂干部政治生命的延续。
  “你跟侯厂一样有情有义,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
  丁总笑了笑,指着李晓蕾道:“晓蕾是做外贸的,天天呆在集团能接到什么订单?销售部那么多业务员,要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那我们这个企业离破产倒闭也就不远了。所以晓蕾的工作你不用担心,你们小两口一起去北京,一个进修一个利用北京的优势环境做外贸,用不着两地分居。”
  “丁总,这……这……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不用内疚,不要感觉我们好像为你俩做过什么似的。”
  丁总摆摆手,微笑着解释道:“侯厂去南州上任前曾去过一趟良庄,估计跟卢书记和焦书记提到过我们对良庄建筑站未来的一些担忧,不然良庄建筑站不会改制,不会变成现在的良庄建工集团。小韩,我、老古、老李和老钱是做什么的,我们三天两头出差,隔三岔五出国。别人的企业看得那么通透,自己的企业将来该如何发展,怎么可能没一个远景规划。为了集团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一直有走出去的计划。打算在东海、东广及北京设立分公司,经营重心慢慢往大城市转移,思岗将来作为工厂,作为搞生产的地方。既要出口,一样要内销。既要帮外商代工,一样要有自己的品牌。既要在丝绸上下功夫,一样要兼顾其它面料及服装。”
  侯厂走前怎么可能不为老单位“量身定做”一套发展规划!
  韩博反应过来,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钱总放下杯子笑道:“小韩,你知道的,几个服装厂有许多因为种种原因被打回来的成衣。面料全是最好的,做工精细,以前一直是低价处理,现在算算太亏。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在东海、北京和东广已经选好地段,搞自己的门店,专门销售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同时把门店作为我们的窗口,作为外销的展厅,这么一来,外商就用不着往思岗跑,能够在大城市就近看到我们的样品。”
  思岗真是一块福地。
  嫁给自己喜欢的思岗老公,找到一份绝对会让同学们羡慕到疯狂的工作,拥有别人无法想象的高起点。
  李晓蕾从未如此高兴过,嬉笑着问:“我是北京分公司经理,一边开店一边做外贸,感觉怎么样?”
  “你没工作经验!”韩博苦笑着问:“丁总,这么安排是不是太儿戏?”
  丁总脸色一正:“小韩,不是我批评,你思想有问题。集团任命晓蕾为北京分公司经理,你居然感觉儿戏。你跟晓蕾差不多大,已经是公安局党委委员兼良庄分局局长,难道张局和袁政委一样儿戏?”
  “大男子主义,要批评!”张局指指他额头,哈哈笑道:“晓蕾,回去给他点颜色瞧瞧。”
  “谢谢二位领导为我做主,他就是大男子主义。”李晓蕾岂能不知道未婚夫是客气,领导们是在开玩笑,很配合地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
  钱总微笑着解释道:“小韩,晓蕾是北京人,比我们熟悉北京,而且是大学生,担任分公司经理最合适。再说又不光她一个人,有副经理,有财务,将来还要招人。没问题的,绝对没问题。”


第267章 太多事,太多遗憾
  被委以重任,李晓蕾变成了“工作狂”。
  没兴趣回良庄逛庙会,更没时间去看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吃完饭就去厂区熟悉新同事、熟悉即将要销售的生丝、丝绸面料及服装等产品。
  一级丝、二级丝、三级丝,采用的什么加工工艺,使用的什么织机,服装打样,怎么代工,怎么报价……整个产业链全要懂一点,不然外商问起来无言以对。
  她决心在十五天里搞清楚自己的单位和产品,自然没时间去玩。
  职务不调整只是暂时的,两年进修完回来别说继续担任良庄公安分局局长,估计不一定能回思岗。
  韩博一样要抓紧时间,尽可能让自己走的不那么遗憾。
  同局领导们一起回到局里,汇报关于良庄分局工作的一些想法。针对国家即将全面推行公务员招考制度的风声,建议局里搞一个培训班,组织事业编和地方编民警进行培训。
  他是想在走之前为局里多做点事,准备把去报到前这十五天时间利用起来,毛遂自荐当老师,亲自组织强化培训。
  张局、袁政委、石局、姜局和吉主任很感动,何况不为部下考虑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近百个事业编和地方编民警任劳任怨干那么多年,只要有一点机会、有一线希望就应该帮人家解决编制问题。
  “小韩,这么说你早有准备。”
  “不怕各位领导笑话,我一样打过小算盘,分局有事业编、地方编和职工,从去年10月份我就开始组织他们学习。托公开招考试点地区的朋友收集好多资料,甚至跟准备高考一样猜过不少题。”
  韩博不无尴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