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叫做“水泥”的粘合物。这种东西自然是卢俊义发明地。高级水泥咱造不出,那种一般的水泥的生产工艺,却很是简单,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放到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磨细而成。

之前的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一般都是浇灌一种“夹浆”。据传这种夹浆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力很强,使城墙能够经久不坏。

卢俊义看了看那种传统的夹浆,跟水泥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于是他苦思冥想。终于凑出了水泥的生产工艺。大概告诉了陶宗旺,让他试了试。陶宗旺找来石灰石和粘土。打碎、配料、磨细,放在窑里煅烧。磨细,过程的问题自然多多,但经过多方尝试,陶宗旺终于烧制出最理想的水泥,涂在城墙上,果然比通常地石灰糯米地组合物厉害多了。

当然也将原来的三个关隘也做了加强,用水泥粉刷了一遍。

然后又用砖石结构建造了军营、住房、工房。尽量减少草木竹结构。在梁山地林木和建筑之间建造防火带。防止官军地军船靠近放火箭。放火烧山。

梁山岛屿周边地水域都设置暗礁和各种机关。只有梁山水师军官和统帅部人员知道机关暗礁所在。梁山上只有一片水域可以停靠船只。正是金沙滩。这片水域正被梁山义军地弓弩地笼罩下。因为金沙滩被陶宗旺等人改造后。建成了一个良港。良港上面是梁山地第一大关。上面布满了强弓硬弩和弩炮。良港靠近梁山岛地一侧是船坞。孟康带着他地工匠正在那里加班加点地赶船只。迎接未来地水战。张顺这一个水兵团。先帮助孟康制造船只。让这些士兵们熟悉船只地结构。等到以后水战时船只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水兵自己就能修理。然后等到出了一些船只。他们就开始训练。

卢俊义越来越觉得梁山地格局和面积太狭窄了。岛屿方圆十里。也就五千米。容纳了一万多人以后。就显得非常拥挤。还要建造训练场和兵器坊、服装坊、火药坊等工房。住房。军营。另外还有四千多匹马。这么多事务密布着梁山上。让卢俊义不禁紧缩眉头。

他找陶宗旺研究这个问题。陶宗旺提出了几个方法。

一是挪移部分兵力去梁山岛附近二个小岛训练。一个叫做东山岛。一个叫做西山岛。在那上面建造堡垒。一则可以和梁山形成掎角之势。夹击来犯地官军。二则可以将梁山地容量压力减轻。卢俊义同意这个建议。在欧鹏和王进地步兵团初步编制和军衔确定好又习惯了卢俊义地训练方法后就派去东山和西山岛建造堡垒。驻扎和训练。

二是挖山凿洞。梁山由虎头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龙山四山峰七支脉组成。山体险峻。藏奇纳胜。虎头峰是主峰。是梁山义军地指挥中枢所在地。也是卢俊义地近卫团驻扎地地方。青龙山是安置眷属、囤积粮草之处。这两个地方是一定要保证地。工坊要安置在其他地方。或者在土质结实地地方建造地下室。将兵器、服装坊等工坊放在山洞、地下室等地方。当然火药坊要远离所有地建筑。以防发生爆炸影响其他。这个也顺利施展下去。

三是填湖造地。这个用意卢俊义很明白,只是自己不愿在这个本身就很贫瘠的地方浪费时间,填湖造地太耗费人力,就否决了。

再加上伐木造船,将梁山的树林整平了一部分,让梁山的可利用面积也扩大了一部分,等砍伐到一定的时候,使得梁山能够容纳二万军队和一万民众。

另外紫髯伯皇甫端派原来马场的人在距离梁山最近的一个岸边圈了一片空地,那是一片山间荒地,因为原来王伦经常在那里劫道,搞得人迹罕至,梁山外的其他大庄园也不稀罕这块土地。紫髯伯皇甫端便让人在那里种植了大片苜蓿,以供梁山现在的三千五百匹马匹的需要,总不能一直让它们吃粮食。同时现在隶属于后勤部的金毛犬段景柱也陆陆续续地从北地贩来良马。其实相对于外面的城镇关隘,这里还不算拥挤,卢俊义这样扩大面积,主要是想让四千五百匹马能够跑起来。马匹不跑的话,懒掉了就废掉了。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梁山水泊养育王伦的小千人是可以做到的,当要养育几万人,这八百里水泊就不够了,人不能老是吃鱼和莲藕。不过平时三成的粮食可要靠梁山水泊来提供了。

梁山水泊水质肥沃,无污染,湖产资源丰富,生长了鲤鱼、鳜鱼、甲鱼、鲫鱼、鲶鱼、大青虾,田螺等五十多种名贵鱼类、贝类,菱角、鸡斗米、莲藕等十几种水生植物,另外那些芦苇丛里还有很多野鸭和野鹅,从那里也可收获到麻鸭蛋、松花蛋、菱米、芡实等水产品场。不知道以前的梁山是怎么做的,卢俊义的梁山准备搞水上屯田。

鱼虾贝类不能老靠天生天养,同样那些莲藕、鸭蛋什么的也不能坐吃山空,要自己去养,卢俊义让潘巧云组织所有不在娘子军又不在工坊做事的女人和一些残废士兵开始养殖鱼虾、莲藕、鸭子、鹅等。

另外距离梁山岛最近的一大片岸边滩涂,都被梁山占了,由陶宗旺这个晓畅农事的田舍人家带着卢家的佃户和一些田户人家出身的士兵前去耕种,如果有附近的地主过来,就派宋万、杜迁过去把那些地主武装打跑,让梁山附近的地主武装都还误认为梁山还是王伦的。

李师师写了关于这次卢俊义进军梁山的情报,交给卢俊义看了看。为了避免朝廷在方腊那边安插的有奸细,卢俊义将梁山统一改成了清风山。如果朝廷截获这张情报了,让他们去清风山喝西北风吧。卢俊义为了争取短暂的发展时间,在梁山方圆百里安插了明哨暗哨,凡是进入这个区域的可疑人物,一律逮住审问,梁山水泊一带只许进入不许出。

第七十四章 整肃军纪

梁山在官军派兵围剿前,一直要保持低调,所有人都不许擅自外出,如果有嫌疑人等靠近梁山等三岛,即可捉住,囚禁起来劳改,不得放回,有一次险些捉住阮氏兄弟。当时卢俊义跟在张顺的船上巡视梁山水泊,看到三人靠近西山岛打渔,远看去像那三兄弟,卢俊义就示意让张顺不要理会这三人,让他们跟晁盖一起上山再说吧。

卢俊义的军令如山。有三个梁山老兵仗着熟悉地形,想趁夜夺船逃跑,被张顺水兵团的巡防抓获,然后卢俊义当众将意图逃跑的三个老兵斩首,以儆效尤。

只是这样以来,憋在水中的山上,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的士兵越来越多。幸亏卢俊义从大名府出逃的时候带着安道全和他的学徒,甚至他的护士队伍。

安道全的大部分学徒也都被拉到山上,分散到每个营,组成了卫生班,只属于营部,现在医疗资源匮乏,没办法分散到连级。安道全的医学院继续开设,教授的重点已经是军医,怎么救治战争中的创伤,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去部队讲解怎么自救。这方面的知识还要卢俊义给安道全做了一些现代的启示,安道全才能融会贯通地去讲解。每一个卫生班大夫二名,护士三名,增加的护士是从丫鬟里面抽掉的,有些则是将士们的家眷。安道全是建康(今南京)人士,对于这种水土不服之症甚为熟悉,药到病除。

士兵们都渐渐地痊愈了,卢俊义却有了心病,这样闷着头发展何时是头,可凭着卢俊义现在的实力。他可不敢去攻击什么州府,不想激起赵宋朝廷那根攘外必先安内的敏感神经。不想一万人马面对几十万朝廷兵马。前期只能打反守反击战。

梁山水泊的生活一开始很新鲜,风景优美的,山清水秀的,但待时间长了,心中难免厌烦。这个时候不但是卢俊义地心理出了点问题,士兵将领的心理也陆续出了点问题。可能是卢俊义之前没有很严格要求军纪。没有严厉具体地奖惩措施,结果一个不幸地事件发生了。

卢俊义所统帅的走掉就是了。结果他以为这是他卢家的天下,他是梁山的功臣,就逼着人家给他道歉,偏偏对方也是一个愣头青,被他撞到了一肚子火气。就急赤白脸地讲道理。

结果两个人就吵了起来。结果卢俊刚恼羞成怒拔起腰刀,把那个平民青年劈了。

消息传到卢俊义耳朵里是第二天的中午。本来燕青等人还想隐瞒,想赔偿些银子给那青年的家人。想息事宁人。那一家人看卢俊刚的来历颇大,不敢惹,就拿了燕青的银子封了口。但那天的事情和燕青拿钱封口的事情都落在其他平民百姓地口中,于是一天内那些工匠、佃户、仆人和那些仰慕卢俊义名声前来投奔的百姓都口口相传,每个人眼里都流露出一种凄惶的神情。卢俊义开始觉得不对劲,后来无意间听到两个百姓的议论,才知道出了大事。

当时百姓甲说:“兄弟啊,我看投靠这个玉道:“很好啊。没什么事情。”

卢俊义冷笑一声:“石大尉。石兄弟。我们出生入死。一起杀过人。我很了解你。你有什么慌对我撒地?是不是有将士杀害平民百姓了?”

石秀还是吞吞吐吐道:“可是燕副师长吩咐我们不能告诉你。”

卢俊义勃然大怒道:“到底我是梁山之主还是他们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民心大乱,再过些时间,军心大乱!”石秀只得把前因后果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卢俊义。

卢俊义铁青着脸,发下军令:“吩咐下去,将卢俊刚绑起来,然后集合三军,除了站岗放哨者,其他全部集合在聚义厅前面校场,同时将所有百姓都也都交到校场观摩。”

石秀看卢俊义这次发了从未有过的火气,不敢顶撞,忙吩咐下去。

王进和欧鹏的步兵团还没开赴东山西山二岛,所以军队和百姓都积聚的很快。

卢俊义阴沉着脸,走到校场的点将台,望着下面乌压压黑沉沉的人群,那几千名百姓眼中凄惶无助的眼神刺痛了卢俊义的心。他不忍再看,大喝一声:“押罪犯卢俊刚上台!”

下面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