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格的训练。

卢俊义按照往常习惯,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再修炼卢俊义在徒手格斗上天赋不高。发挥不了这步法地厉害。故不得传授。卢俊义心中略微有些嫉妒。看了看武松地步法。突然恍然道。这不就是后世黄飞鸿佛山无影脚地山寨版吗?那个黄飞鸿自然是电影上地。真实地黄飞鸿是踢不出那么多次脚。但面前地武松学了这步法后。能够在跃入空中那一瞬间。踢出四五脚。而且还是势大力猛。看来武松在这徒手格斗上还真是有些天赋。让卢俊义跟他赤手空拳对打。卢俊义还没有太大把握。武松练了一会步法。开始练拳法。卢俊义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这不就是传说中地醉拳。武松就是用地醉拳和玉环步鸳鸯脚教训得蒋门神跪在地上苦苦求饶。卢俊义在后世看那水浒电视剧。为这一段不住地拍案叫绝。没想到今天竟看到更真实更精彩地表演了。

武松练完后擦汗的功夫才看到卢俊义,忙上前稽首道:“哥哥得闲了,来看小弟练功?”

卢俊义哈哈笑道:“一是看你练功,二是来挫挫你的锐气。”想必是卢俊义之前就发过这等大话,武松方正结实的红脸膛上露出一抹胜之不武的怪笑,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晃动粗壮犹如钢浇铁铸的胳膊,放在一边的桌子上。卢俊义也不怕丢丑,因为武松粗中有细,对其他人都是一举拿下,唯有跟卢俊义是微微用力让卢俊义掰自己不动自动放弃就好了,不会在众目睽睽下给大哥一个下不来台。训练告一段落暂时休息的梁山将士们都纷纷围拢过来,都想看看这腕力的经典对决,往常时候武松放水,他们就看不到谁胜谁负,而这次不一样了。

卢俊义握着武松的手,乍看上去,卢俊义的胳膊也细一点,手也小一点,似乎毫无胜算。武松也满脸轻松,不以为然。谁知道一上来,卢俊义轻轻一用力,就掰过去了一点。武松大惊,忙凝神运气,使出全身的劲道,却难守防线,又被卢俊义轻轻一掰,过去了一点。卢俊义自身性格决定他一定会给兄弟们面子,不会一下子猛地掰到底,跟他和人切磋比武一样,通常不会很快拿下。但武松心中知晓,忙抽出手,大喜道:“哥哥怎么突然变得有了这等力气,小弟的力气跟你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旁边的人们也觉得好生奇怪,武松是什么样的神力他们可是十分清楚,没想到卢俊义短短几天时间就由原来被武松让着变成了让着武松,这中间的差距可大了。要说卢俊义一点都不清楚自己这神力怎么来的,那是在说谎,只是那关系到他那荒诞的麒麟转世,他自然不能告诉其他人,只是敷衍道:“那是我以前让着你的,今天才爆发。”

卢俊义再回去披上黄金甲,拿起黄金矛,突然感觉原来有些沉重的甲胄和战矛,都那么合用了,跟穿着一件战袍拿跟木枪相仿,什么动作都能做得出来了,不再因为甲胄太重,战矛太重而只能做出简单的矛法。

第一百零八章 发明镜子

卢俊义敷衍别人说自己本身就有这样的神力,武松等人将信将疑。除了力气外,他们明显感到的是卢俊义的气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人多了些祥和之气,让人一见不禁生出许多亲近之意,原来有些冷厉严酷的表情也放松下来,整个人变得阳光许多,好像也年轻了几岁。武松就笑问道:“师兄不知道你吃了什么神药,竟变化如此之多,整个人精神很多了。”

他自是形容不出那种亲和力,但是卢俊义自己明白,原来有些跟他较为疏远的士兵下属见到他也不再那么生疏,不由自主地上前跟卢俊义亲近起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和力一直是卢俊义的软肋,也一直是卢俊义目前最大对手宋江的长项,如果卢俊义不在这一块突飞猛进,依照宋江遇到一个好汉就能收服一个的速度,岂不是卢俊义日后的争霸之路变得坎坷曲折多了。这是卢俊义的一个心病。没有想到做了麒麟转世的梦后,突然就解决了不少,虽然还没到让人一见面就哭着喊着拜大哥的地步,至少如沐春风的感觉是有,也将卢俊义原有的掩饰不住的高傲冷厉的性格淡化了不少,让他慢慢地从一个豪侠兼大地主大商人的促狭气质改造成一个未来帝王的宽宏包容内圣外王的气质。

除了气质和外貌精神的改变,卢俊义也感到浑身的骨骼肌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或许正是他突具神力的原因。卢俊义早就命令钱燕儿等妻妾们不要去服侍自己起床穿衣,只是让她们去整理床铺,穿衣服戴帽子这样的事情还是让自己完成吧,他在后世是劳碌命,这一辈子也享受不了这大地主的奢靡。站在一个一人多高的铜镜前开始穿衣戴帽,突然卢俊义从这模糊的铜镜中看到自己浑身上下的肌肉似乎结实紧凑了几分。他便低下头去看,却发现那浑身上下因为久做大地主养尊处优长出地肥肉也少了些。原有的少许肚腩也消退了,细腰扎背,这员外身材显得修长挺拔,有种力量隐藏着要爆炸的感觉,而且浑身隐约有种光华在流动,显得肌肤越发莹白如玉。卢俊义自嘲道怪不得自己这只麒麟会被称为玉麒麟,这身肌肤从头到脚太白了,太玉了。整天在练武场光着膀子顶着大太阳练功也没有晒出健康黝黑的皮肤,反倒是越发白皙了。真是咄咄怪事。

卢俊义站在铜镜前颇有些顾影自怜,心想这样俊美的男子在原水浒中整天窝在家里练武太过浪费了,要多在外面走动,整点艳遇出来。才不辜负上天赐予的帅气。只是这铜镜模糊,将他的帅气反应不出十分之一,折实遗憾,看样子要发明出那水银镜子出来一则赚钱二则臭美。卢俊义原先还真没有想过制造镜子,就是这一臭美,就觉得铜镜不堪使用。非要发明出那水银镜子。

这水银镜子可不是简单就能发明出来的,首先要有合格地透光性好的平面玻璃。

但在这北宋末年。中国还没有出现那种透光性很好地玻璃,主要都是一些琉璃珠。纵观中国古代玻璃发展史,就知道为什么会造不出来透明的平面玻璃。

西周时期。中国就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青铜地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080左右。而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它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200。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地丝或结成的块状物。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地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地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地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地玻璃质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说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当时是名贵的琉璃饰物。

中国古代玻璃虽为中国古人的独立发明,但其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所致。铅钡玻璃不适合制作饮食器皿,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因此,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而且,中国产的玻璃因难于澄清的特性;使它自然而然成为一种理想的、模仿玉和宝石的替代材料。如果把玻璃看作其它东西的二流替代物;那么;玻璃不纯净便不妨事(甚至不纯净反而成为它的优势);用途则会有限;吸引力也越来越小。

物以稀为贵,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透明的玻璃制品,该有多稀罕。在其他商家没掌握这门技术之前,透明玻璃制品卖到天价都有可能。

卢俊义前世是外贸业务员,他所在的贸易公司涉及到的出口产品分门别类什么都有,家居建材、玻璃、陶瓷、玩具等等,多达上千种,老板是接到什么单,就找什么厂开始制作。当时的卢俊义叫做卢冲,他就前去工厂下订单,同时监督工厂的生产进度。在监督工厂生产过程中,他就渐渐明白了各种东西的制作工艺,看起来复杂,实际做起来很简单。他曾经跟过一个玻璃制品的大单,蹲在一个玻璃工厂四五个月,他详细了解了各种玻璃制品的制造工艺和原料的配比。来到北宋末年,一直不得闲,一时也没想到做这个东西赚钱。如今战事暂时停止,他突然就想起了要制造玻璃制品,来赚取那些达官贵人的肮脏钱。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促进了他的吹制玻璃。卢家被抄,原来的店铺都被朝廷查封了,大部分伙计都投奔到别的商家,还有少部分伙计投奔到梁山,跟卢俊信、卢俊孝等人除了协助燕青处理一些后勤部的事宜外,终日无事可做。原来的诸多生意都被生意对头乘机抢了,不能再做了,必须要做些新的生意,让卢家的生意链条为卢俊义的称霸大业服务。

卢俊义将自己能回忆起来地原料配比和诸多玻璃制品尤其是平面玻璃地制作工艺都写了下来。还画了草图。玻璃地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玻璃地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按照一定地比例。配在一起。将配好地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地无气泡地玻璃液。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然后通过一定地成型过程将熔制好地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地固体制品。

目前地成形方法首先是人工成形。人工成形又分成: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等;拉制。在吹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