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帅,都说不经磨砺难成大器,此次我奉太尉府军令,率部听候樊春将军的节制,参与镇压流民叛乱事,河西弟子也都可以参与进来淬炼一番啊。”陈海与董潘他们谈笑说道。
  劳军的这一批物资,已经远远超过董潘所掌握的权限,实际上这批物资也不是单纯送给第七都的,实是董氏及太微宗往幕后神秘人身上押更多筹码的表示。
  陈海知道太尉府在某些人的刻意误导下,严重低估了赤眉教及叛军的实力,但他也不清楚赤眉教与叛军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第七都上万悍卒到底能抵多大的作用,陈海也不清楚,既然河西都愿意往他们这边押上更多的筹码,他就想着能否将董宁这批还在学宫修行的河西弟子都拉上战车!
  董潘转身看向与越城郡主董宁等人站在一起的河西弟子,不置可否的笑着说道:“河西不便直接插手燕京事务,但你若以车骑都尉的身份相邀,我也不便阻拦就是了。”
  董潘的言外之意,河西不会公开的支持谁,但留在燕京的河西弟子都还是自由身,自然可以自愿接受陈海的邀请,随军作战。
  陈海看向董宁等人,笑问道:“诸位师兄弟,可有谁愿意与我,此行一起去为朝堂效力?”
  陈海此前为整肃军纪,出手杖毙姜础,又将杜镛、柴裕等人用鞭刑废掉,心知这诸多事会令很多河西弟子心里极度不满,而且这怨恨不是短时间能消弥的,他这时也实在不清楚会有几人愿意随他西行平剿民乱。
  但陈海心里清楚,留在燕京的河西弟子,都是太微宗年轻一代里的精英,哪怕他只能邀请十四五人随行,也是不小的助力。
  陈海的目光落在董宁那清艳的脸蛋上,眼睛有一丝期待。
  董宁低头看着鞋尖,清澈如冷泉的美眸避开陈海的视线。
  她心里是想随陈海出征,但在河西宗阀子弟对陈海的怨恨未消之前,她又身为河西宗阀子弟在燕京的代表,这时候没有办法牵头站出来支持陈海。
  这么想着,董宁心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伤感,却又无处诉说。
  “陈师兄,不会嫌我等修为低微吧?”太微宗上七峰第四代弟子岑云飞走出来,朗声笑问道。
  “多谢岑师兄愿助陈海一臂之力;陈海虽然这时候位卑言轻,但必会奉岑师兄为上宾。”陈海长揖施礼道。
  他跟岑云飞不甚熟悉,但知道他是太微宗寒族一脉的佼佼者。对岑云飞这些寒门子弟而言,没有宗阀的支持,想要得到更多的修炼资源,只能自己努力积攒宗门功绩或者找各种机会去拼战功、在宗门之外寻找机缘。
  “自然也不能将我漏下。”陈青对陈海的感观极其复杂,但不管她心里多嫌弃陈海待河西子弟太残酷无情,这时候也必然要站出来支持陈海。
  有岑云飞、陈青两人牵头,陆续又有三十多人站出来,愿意与陈海一起西征,清剿民乱。
  这三十多人里,除了陈青五人是宗阀世族出身外,其他人,包括岑云飞以及更早就受命贴身保护陈海的孙不悔在内,都是太微宗寒门一脉的弟子。
  他们也差不多是河西游学燕京的三百多弟子里,全部的寒门弟子。
  太微宗寒门一脉,这时候凋零得很,已经很难继续抱团自成一系,但除了董氏嫡支子弟之外,他们若是还要选择哪位宗阀子弟追随、以求功名,哪怕仅仅是为在宗门及武威军体系内更好的生存下去,陈海绝对要比杜镛等人更值得他们信任。
  陈海虽然也是宗阀子弟,但在宗阀子弟里显得是那么的另类。
  陈海杖毙姜础、鞭废杜镛、柴裕等人,乃至以往与柴荣、解文蟾等人有矛盾,都与其他宗阀子弟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而在燕京,陈海经营桃花坞,真正得到重用的,比如周钧、吴蒙、葛同、周景元、丁爽、齐寒江等人,还是寒门子弟出身,甚至陈海还从流民中招收大量的好苗子作为后备部将进行培养。
  这一切,岑云飞等留在燕京的寒门子弟,都看在眼底,也认识到陈海是真正不在意他人出身的,齐寒江是寇奴出身,丁爽是降将出身。
  而这段时间来,周钧、吴蒙、葛同、周景元、丁爽、齐寒江等人的修为进展是何等的迅速,岑云飞也都看在眼底,可见陈海是真正愿意在寒门子弟身上投入修炼资源的。
  这些绝非杜镛之流能做到。
  岑云飞等人此前没有请求编入西园军,说到底也是怕杜镛等人占主导,他们加入进去,只是更深层次的受制于宗阀子弟,还不如安心留在学宫修行、游学。
  这时候杜镛等人都被陈海铁血无情的踢了出去,他们还需要犹豫什么?就算陈海不开口相邀,他们今天也是主动要求随军参战。
  世子信函里,要求这边给陈海更多的支持,但董潘同时也知道诸宗阀出身的弟子对陈海成见、怨念极深,所以也没有办法明确要求谁随军参加,就算董宁也要更多的照顾其他宗阀子弟的情绪。
  看到岑云飞等在燕京的寒门子弟几乎都站出来,董潘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陈海不声不响的,在寒门一脉的影响力竟然是如此深。
  陈海还以为顶天能拉到十数同门相助,没想到岑云飞等近四十人站出来,真是意外之喜;岑云飞是寒门出身,身边都没有什么有实力的随扈或护道者追随,但实打实是四十名辟灵境中后期的太微宗精英弟子。
  站在董宁身后的诸多宗阀子弟,脸色则极难看,他们就连今天出席饯行都是极勉强的。
  屠子骥、赵融也深感意外,他们心里都清楚,董氏身为一域之强藩,没有看到足够好处前,不可能公开支持谁,能有所倾斜,也是文先生游说之功,没想到陈海还能从河西多拉近四十名太微宗精英弟子随军出战。
  赵融曾一度以为,第七都新军成军之后,只需要太尉府一纸军令,他随时都能替代陈海执行这一万悍卒,如此看来,陈海在第七都的地位,还真不是谁能轻易撼动的。
  赵融心里想,不要说文先生了,或许殿下都会加倍重视陈海的作用。
  ……
  第七都上万将卒以盾戟步卒为主,编有战车及战马的,不足三分之一,西行速度自然不能与骑营相比。
  即便是如此,陈海也于赶在第三天就率部进入秦潼关的大营,与宿卫将军樊春所统率的第五都会师,共同编入后军。
  卫於期、姚启泰已经率主力越过残墟,进入秦潼关以西的峡道,正加快速度追击西逃的流民叛军,空出来大量的营寨,能让陈海率部直接驻扎下来。
  陈海赶到秦潼关,就与赵融、屠子骥去参见樊春,也与后军的其他将领见面。
  此前第七都不在征调序列里,陈海也没有到卫於期、樊春、姚启泰等人跟前参见,这还是第一次与樊春相见;第五都的车骑都尉、骑都尉三人,陈海此前虽然要西园军总管府照过几次面,但也不甚熟悉。
  陈海只知道第五都两名骑都尉是虎贲军遗留下来的老将,而车骑都尉苗赫是北域蓟阳郡苗氏嫡支,是这一届春闱青雀榜排名第五的天之骄子。
  苗赫在参加学宫闱选时,就已经是辟灵境巅峰,虽然担任第五都新军的编训武官,却更锐意自身的修行,此时已然踏入明窍境,可以说是燕州年轻一辈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


第158章 神秘人
  陈海虽然是西北域闱选第一,但比起苗赫来,身上的光环还略弱了一些。
  苗赫不仅是春闱青雀榜排名第五,是苗氏的嫡支子弟,同时还是北域天榜强者苗凤山的亲传弟子,在北域地位极其显赫。
  不要说陈海此时还无法跟他相提前论,即便连极有希望近年就踏入道丹境的宿卫将军樊春,都没有被苗赫放在眼里。在苗赫看来,倘若哪一天,陈海能直接拜到武威神侯董良这一级数的天榜人数门下,才有资格跟他平起平坐。
  而樊春年逾六旬才有希望踏入道丹境,苗赫此时都还不到二十五岁,就笃定有希望踏入道丹境,苗赫实是有他骄傲的资本。
  陈海赶到秦潼关后,参加的第一次军议,也只是樊春所安排的洗尘宴,与后军的将领熟悉一下。
  照太尉府及主将卫於期的安排,后军主要任务是清理负责堵住秦潼关峡道的残墟,尽可能快的打通这条要道,同时保证对主力的后勤补给不中断,之后才需要考虑往西面的秦潼山脉推进,照应主力的后路。
  一旦视清剿流民为唾手可得的功劳,苗赫对这样的安排怎么可能没有意见?
  苗赫还无法违拧主将卫於期的意志,但对后军主将樊春却没有那么恭敬,对陈海更是不屑,今日所谓的接风宴他也是草草应付,坐下来谈过几句话,就推辞身体不适要先回驻营。
  第五都的两位骑都尉,这时候也是苦笑一下,站起身来告辞,要随苗赫一起离去;也能看出苗赫在第五都十分强势,不容身为他副手的两位骑都尉违拧他的意志。
  看苗赫这般,陈海心里一笑,心想樊春也应该没少受苗赫的气,但他这时候也不会想着去撩拔苗赫。
  大燕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每次大军出征,虽然说太尉府会调派镖骑将军、车骑将军、宿卫将军等高级将领担任主将,但平时真正掌握将卒的,还是车骑都尉、骑都尉这一级数的中层将领。
  也可以说是车骑都尉、骑都尉一级的中层将领,才是京营军的真正中坚。
  而第五都军中,出身苗氏及蓟阳郡的武官也是极多,都唯苗赫马首是瞻;其他北域弟子,也不可能跟北域五尊之一的苗凤山亲传弟子针锋相对,樊春即便有后军主将之名,还真没有办法将手伸到第五都去。
  第七都的情况也类似,主将樊春真正能直接调用的人马,就是他身边不足五百人数的扈卫营精锐而已。
  故而像陈海、苗赫等人,都无需在后军主将樊春面前表现得太谦卑。
  樊春却也是好性子,苗赫推辞说身体不适,他也真当苗赫身体不适才离席,继续留陈海、屠子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