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春却也是好性子,苗赫推辞说身体不适,他也真当苗赫身体不适才离席,继续留陈海、屠子骥、赵融三人在他的大帐里与诸将谈笑风声。
  宴席终了,待其他将领都告辞离开,樊春又将陈海、屠子骥、赵融三人留下来说话。
  接到太尉府调令,陈海就怀疑后军主将樊春也是“文先生”身后神秘所安排的一枚棋,但这时候见屠子骥、赵融脸色都有迟疑,他猜测文先生跟所布的棋子应该都是单线联系。
  作为合格的情报工作者,单线联系才能避免哪个环节出问题,不至于被人连锅端掉,但他也好奇,樊春如何向他与赵融、屠子骥证明自己的身份。
  好在没有让他们困惑多久,就见下颔粘了假须的“文先生”,还是一身青衣文士装束,掀开帘子从里面的屋子走出来。
  “陈都尉,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再次相见吧?”文先生径直在樊春身旁的矮案后坐下来,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陈海,好像数日不见,想细看陈海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
  “陈海见过文先生!”陈海行礼道。
  “哦,陈都尉见过文先生了?”樊春颇为奇怪的问道,但他说这话时,袖手一道玄光释出,升到房顶就爆发一团灵芒,贴着大帐的边缘凝聚成一面灵罩,将他们数人笼罩在里面,这样就不怕他人贴着营房的墙脚根还能听到里面在聊什么了。
  “太尉府着卫於期征用西园军第一到第六都兵马平剿流寇,殿下怕陈海他们坐不住,特地让我到伏蛟岭看一眼,”文先生笑着说道,“只不过陈都尉早就料到殿下会如此安排,我是白跑了一趟,在伏蛟岭差点还被陈都尉当成刺客拿下。”
  “文先生说笑了,伏蛟岭怎么可能将文先生这样的绝世强者留下来?”陈海笑着说道,心里却惊疑不定的琢磨着文先生的话。
  他最初以为屠子骥、赵融背后的神秘人,就是想从太子赢丹手里夺回帝权的益天帝,也误以为唯有益天帝派人出面,河西那边才会如此心甘情愿的配合。
  这时候看来,还是他打开始就想偏了一些。
  要是这一切都不是益天帝亲自谋划,那又是哪位殿下背地里与太子赢丹过不去?
  大燕立朝以来,异姓都不得封王,赢氏子弟封王者却众多。
  虽然这些年赢氏皇族诸王很容易受到猜测,所建立的势力,都未必能及得上三十六王侯之族,但手握实权、建立势力的赢氏诸侯王也不算少。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赢氏诸侯王,都不应该掺和当前的帝权争斗漩涡中来。
  他们都已经高封王爵了,可以说都是益天帝与太子赢丹最猜忌、最防备的一批人,而他们无论将筹码押到益天帝、太子赢丹谁的身上,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好处,最后还极有可能因为太积极参与此事,而被猜忌另有图谋。
  在这场争斗里,真正会暗中助益天帝从太子赢丹手里夺回帝权,也是益天帝夺回帝权后有可能受益最大的,就是益天帝的几个儿子。
  陈海恍然明白过来,神秘人在幕后筹划这一切,争的不是帝位,争的是太子赢丹被废之后的太子之位。
  倘若益天帝从太子赢丹手里夺回帝权,神秘人无疑就是新太子的当然人选,陈海暗暗责怪自己以前思维太狭窄,这么明显的道理竟然都没有想到,藏在他们身后的神秘人实际所看中的,是太子赢丹的太子之位啊!
  幕后神秘人所谋不是当下之帝位,谋的是将来之帝位啊!
  只是益天帝子嗣众多,修为有成,或者说在益天帝失权之前,就已经建立自己一番势力者,仅有九人;除此太子赢丹之外,幕后的神秘人,到底是其他八位帝子的哪一位?
  ……
  “陈都尉在想什么?”文先生笑问道,似乎早已经窥破陈海心里在猜测什么,这时候笑盈盈的看过来,就想知道陈海到底没有猜到是谁站在他们身后。
  “陈海在想能为英王殿下效力,是陈海八辈子才修得的机缘。”
  陈海虽然对燕京的形势不甚熟悉,但对几位帝子还是有所了解的,这时候见文先生还心存考验的意思,心神一动,便直接将谜底揭开。
  “陈都尉此前真不知道实是殿下暗中推动新建西园军?”樊春难以想象陈海此前都不知道详情,这时候竟然就直接猜到英王在幕后策划这一切。
  “陈海十分愚钝,此前还真不知道是为英王殿下效力,只知将新军练好,真是让文先生、樊帅见笑了。”陈海说道。
  陈海起初还有所迟疑,但看文先生与樊春的反应,自然就不难锁住幕后的神秘人到底是谁。
  他同时也是轻轻一叹,心里暗想,太子赢丹大概也绝想不到,会是他最为亲信的助手、同胞兄弟在暗里筹划这一切。
  英王赢述,乃益天帝第十九子,与太子赢丹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在太子赢丹执持国政期间,也深受太子燕丹信任的嫡系,不仅在太尉府仅次于太子赢丹,身居卫尉之位,还身兼宿卫军中郎将,统领负责宫廷禁卫的宿卫军。
  燕京,虎贲军与新建的西园军属于京营军,此外还有京兆府卫营及宿卫军。
  京兆府卫营规模不小,人数差不多与虎贲军相当,但主要负责京畿地方的治安及平寇事,以宗阀子弟为武将,从地方招蓦健勇,战力要比京营军差一截。
  宿卫军负责宫廷禁卫,战力甚至要比京营军还要强出一截,但宿卫军编制仅两万人,更关键的是宿卫军完全是从皇族宗室及京郡八族子弟里选拔将卒。
  也就是说,在赢氏宗室及京郡八族都没有将最终的筹码押上去之前,英王赢述即便身兼宿卫军中郎将,即便掌握皇宫的禁卫,也很难调用宿卫军发动针对太子赢丹的政变。
  英王赢述必须要在虎贲军及宿卫军之外,重新争取新的筹码,这样到最后摊牌时,才会有更大的把握。
  英王赢述乃至真正想夺回帝权的益天帝,手下不是没有其他的道丹境强者可用,但真要将地榜中的人物推出来执掌西园军,必然会引起太子赢丹的警觉。
  即便是京郡八族子弟里的明窍境玄修、武修,都不适宜露面,这才有陈海他们施展拳脚的机会。
  也确实如此,要不是陈海身在其中,也绝难想象英王赢述会在西园军布下他这样的棋子,但也恰恰是英王赢述深受太子赢丹的信任,在太尉府身居卫尉之职,也才能悄无声息做这样的部署。
  “陈都尉,你所部已经编入西征讨贼军的殿后军,后续安排,你作为殿兵军的主将之一,可有什么看法?”文先生目光炯炯的看着陈海问道。


第159章 天师巩梁
  文先生既然都亲自赶过来,陈海心里也清楚,他这次是要实实在在的接受后军将军樊春的节制,但他也不想事事都听令行事,完全没有半点主动性。
  文先生既然问他对后续战事的看法,陈海也不客气,说道:
  “最为稳妥之计,我们在秦潼关按兵不动,坐等卫於期率部遭受大挫,我们在这里接受残卒就是……”
  “听你的口气,此计看似最为稳妥,但非你心中的最佳之策?”文先生笑道。
  “倘若第七都在此战没有作为,凭什么战后能不将残卒交出去?倘若西园军全无作为,又连遭大挫,殿下如何说服朝中大臣、说服太子殿下继续加强西园军,而不是直接将西园军裁撤掉?”陈海目光炯炯的问道。
  “你的意思,还要率部越过秦潼关西进?”樊春眉头微蹙的问道。
  他的最初计划,后军留在秦潼关附近接受溃逃回来的残军就可以了,这确实也是最稳妥的计策,但听陈海这一说,后军真要按兵不动,是可以接收溃兵,但后续在朝堂之上则会陷入被动。
  樊春没想到陈海除了训练新军有一手外,竟还能兼顾朝堂大势。
  “你所部一万兵马,越过秦潼关西进,太凶险了些——再者你又如何确定苗赫不会争在你部前面西进?”文先生问道。
  “战皆凶险,只需要文先生告诉我能有一线生机,就值得一争。就算再凶险,我想殿下应该也不会就在伏蛟岭布下这一枚棋子。要是殿下都不敢拿其中的一枚棋子冒些凶险,也难成大事,”陈海说道,“至于苗赫,我想他未必愿意吃这份辛苦又无功可争之事。倘若他要争着西进,那就有请樊春节制我等两部一起西进便可以了。”
  “流民叛军确实是乌合之众,仓促成军,难有什么大作为,卫於期也是用兵之老将,自然也不会看走眼,”文先生微微一叹,说道,“但据可靠的消息,赤眉教邪师巩梁率近千精锐教众已于半年前就潜入秦潼山中……”
  “天师巩梁!”
  听到文先生吐露一个听上去极耳熟的名字,屠子骥震惊的问道,“听阀主说先帝八十年前出兵清剿道禅院,天师巩青、巩宝、巩梁等匪首都已被杀灭了,便是阀主也于道禅院一役受到重创,迄今都没有完全恢复过来,怎么可能又加入赤眉教掀风作浪?”
  “道禅院修死生邪法,才遭剿灭之祸,但也因为道禅院的死生邪法太过诡异莫测,不仅巩梁活着,大天师巩青、巩宝也都未死。而极可能就是他们三人在南域荒蛮之地以赤石染眉,成立太平道宗,才有这赤眉之祸,”文先生说道,“云梦郡藩乱,就有赤眉教众的身影,而在那时候赤眉教早已成势力,殿下最初也是未察,率三师虎贲南征云梦藩乱,才吃了大亏。殿下没有将此事上禀,太子却误以为殿下是有意消耗忠诚于帝君的旧部,而对殿下逾发信任……”
  虎贲原有八师七十二都虎狼战卒,其中三师连受大挫,又十数年如一日遭受太子赢丹的打压,最后就剩不到两万人的残兵败将打散编入西园新军。
  查阅学宫所藏的典籍,陈海也看到过有关道禅院邪宗的记载,因修邪法,道禅院一脉成为燕州玄修宗门的公敌,最终被皇族赢氏出兵剿灭。
  陈海还以为道禅院一脉早就已经灰飞烟灭了,没想到道禅院一脉的残留遗孽竟然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