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迪生传-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效劳。他经英国穿苏伊士运河,抵锡兰,入印度。穷搜高原幽谷,更经缅
甸及马来半岛他部,始取道中国日本而归。他旅行一年整。里喀尔顿说:“觅
得一种纤维,胜厂中现用者二三倍。”

他所发现的竹子中,有直径30 公分,高达30 公尺像巨木似的大竹。
从世界各地采集来的竹子,大约有6000 种之多,结果以日本的竹子所制碳
丝最为优秀,可持续1000 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直至1908 年的9 年
间,日本竹一直是供应碳丝的主要原料。

寻竹者的行动颇为公众所关注,《纽约晚太阳报》在报道其中一位寻竹
者时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没有任何神话或寓言中的英雄能在拯救某一绝代
佳人之时表现出像这位无畏的文明先驱者所表现出的那种降龙伏虎之勇。就
是提修斯、齐格菲或神话故事中的骑士,也会羡慕爱迪生的这些不可阻挡的
助手们的胜利”。

爱迪生的进取心永无止境,他对于竹子做灯心,仍不能满意,于是他
又发明一种化学纤维代替竹灯丝,又把灯泡质量提高了一步。再往后,试验
工作重新转向耐热的金属方面,结果才改用钨作灯丝。从此电气发光的效率,
比以前增加3 倍,使用范围也空前扩大,逐渐遍及全世界。1921 年,美国
共造钨丝灯15497.1 万盏,这便是我们现在所通行的灯泡。爱迪生坚持不
懈地研究,终于获得成功。爱迪生的白炽电灯光亮充足、柔和、无声、无味、
无害于人体健康。1880 年1 月3 日美国哈泼尔周刊刊载记者一篇《白炽灯
之印象》的报道说:“此事似难置信。。竟可发生电光。。。为最明洁而纯
粹之光,如一团球状之太阳光,毫无毒害我人之任何气体或蒸汽,不受气候
或风雨之影响,不需火柴引燃,亦不放烟气,具有均匀稳定之光亮,一如晴
天时之太阳光,但其所费价格,则又较最便宜之油灯为低”。爱迪生发明电
灯一般的事实,使得曾咒骂过爱迪生的人改变了看法,谦逊地向电灯发明者
道歉。有人在报上发表文章说:“当1879 年爱迪生先生发明白炽灯的消息传
来时,一般科学家,特别是我自己,很怀疑这消息的真实性。那种马蹄形的
纸质灯丝,看来是支持不住机械震动的,而且似乎也无法长期地保持发射白
光。然而,爱迪生先生却并不失望,他不顾别人的指责,坚持继续研究,终
于获得了成功。使我们对他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不得不表示衷心的敬佩。”

另一个有声望的人物,在一次科学团体会议上这样说:“过去,我们对


爱迪生先生,曾经有过不少冷酷的指责,其中我本人也许称得上是最最严厉
的一个。现在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宣布我的信心:我
完全相信,爱迪生先生已经彻底解决了他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使他的任何敌
手,除了甘拜下风以外,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其他表示的了”。

如同贝尔不是电话的唯一发明家一样,爱迪生也不是电灯的唯一发明
家。

早在爱迪生之前,英国电技工程师斯旺(j .Swan )从40 年代末即开
始进行电灯的研究。经过近30 年的努力,斯旺最终找到了适于做灯丝的碳
丝。1878 年12 月18 日,斯旺试制成功了第一只白炽电泡。此后不久,他
还在纽卡斯尔化学协会上展示过他的碳丝灯泡。而当他的有关白炽电灯的实
验报道在美国发表之后,也曾给爱迪生以直接的帮助。

可是,与爱迪生不同的是,斯旺在发明白炽电灯后,直到1880 年才去
申请专利;直到1881 年才正式投产。而在灯泡投产之后,他未能像爱迪生
那样建立相应的发电站和输电网。这样就使得爱迪生后来居上,成了人们公
认的白炽电灯的发明家。

斯旺比爱迪生起步要早,发明要早,但反而没有像爱迪生那样取得成
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斯旺的科学资金没有爱迪生那
样雄厚,爱迪生为研制电灯前后投资达50 万美元;而斯旺的投资却极为有
限。其二,在人力上,爱迪生有一个技术力量很强的爱迪生实验室;而斯旺
在实际研制工作中只有一名助手;其三,爱迪生注意到了发电站、输电网等
配套工程;而斯旺则无力进行这样的配套工程的建设。由于这些原因,从发
明白炽电灯后所产生的影响来说,爱迪生要比斯旺大得多。

电灯是19 世纪末最著名的一项发明,也是爱迪生对人类最辉煌的贡献。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
火;而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五 新的电气照明系统的诞生

不管你做什么,要么就做出辉煌的成就,要么就辉煌地失败。

必须敢干,才有进展。我们的电灯系统并不是空想,也不是莽撞。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为了使电灯投入使用,爱迪生必须研制出一个发电系统,这个系统能
够按照需要和各电灯开和关时的不同用电量来供电。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有
较之电灯本身的发明更加惊人的智力,这项发明乃是更大的功绩。爱迪生建
立了第一个直流发电站,并研制了主要设备——发电机,研制了稳压器、开
关、接线盒、绝缘带和保险丝等一系列配件,保证了电灯的设备能够配套使
用。

潜心改造发电系统

爱迪生的工作不以发明白炽灯为终点,而把这点当作整个新组织中的
一个发轫。这个组织是十分复杂的。他的备忘录中写着:

设想一个普遍而根本上能准确的分布电流的方法,在科学的意义上要


满意的,在效率上经济上要达到实用商品化。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和以“瓦
斯”供给灯光一样,要设一种导电体网形的组织,一切互相联络,这样就可
在任何指定的都市区域内,多方用电气供给灯光,那么任何部分扰动后所生
的阻碍就可以减少了。

设计一种电灯,能与瓦斯灯所发的光一样,因为习惯上已把瓦斯灯头
的光作为合用的标准。这灯一定要有一种只需小量铜导电体环绕的性质。每
一盏灯一定要对别的灯独立。一切灯光的产生和使用都要十分的经济,俾在
商业上能与瓦斯竞争,这灯一定要耐用,公众使用起来要容易,要安全,白
热的程度和烛光能够耐久不变。

设一种方法要使每个用户的电量能够与瓦斯一样可以算出。这样一来,
便可以在用户的屋里装一个电表,廉价地和可靠地来计算电量。

设计一种导电体的网或组织,要在地下和天空中都可以安置,并随地
可以系带使电线能由街上的总导电体引入每间建筑物里去。如在大都市里,
这些通衢地下的干线所在之处,一定要有保护导线管来保护铜导电体,这些
管遇必需时,也要装置扎带的。这导线体和导线管又一定要装配容人洞,接
线盒,连接法,和许多各种附属品,使保险盒完全普遍的电气传布。

设计一种方法,使在一个电气传布的广区内的各处,须常常维持着一
种实际的平衡的电流压力,所有一切灯盖无论总发电处相离远近,都可在任
何时间供给同等的光量,并与所置烛光的数量多少无关;而且遇电流突起和
强烈的起落而生的骤然的力量,使电灯能够抵拒破裂。同时又需一种方法,
要使光区中各处所发生电流的“电流压力”须有规则,并附以几种机械指示
出区内各处的压力是怎样。

计划功效很高的发电机,现在还没有的,能够经济地把高速率机器的
汽力变为电力;而且设法使他们和外面消耗的电路能联接和拆离,又要使他
们的负载平衡,并按总站起落的需要而更正所用发电机的数量。并且安置有
蒸汽机、电气机和其他辅助机件的完备电站,可以不绝地运用并保证其功效。

发明安全的机件,使电流在任何导电体上不致有电量超过的弊端而发
生火灾及其他意外;并且发明停止及进行电流的电钥、电擎、套座及其他器
具;并设法创立内部电路使电流通入建筑物里的灯架及套座。

设计一种商业上效率甚高的电动机,借助总站发生的电流和由都市街
道上所装置的总导电体网络所分布出来的电流,用以启动起重机、印刷机、
车床、风扇、风箱等等。

从爱迪生的计划来看,这是一个崭新的、复杂的系统。

爱迪生的电灯设想的中心,一直是如何从总的发电装置向广大地区输
送电力。为实现他的理想,他视发电机的改革为最紧迫的事情。当1878 年
底,爱迪生第一次制成白炽灯时,他曾表示“现在我有了发电的机器,就可
以尽情地试验。我有如此之多的试验设备,这就使我具备了击败他人的基
础”。此话如果在电灯制造方面是事实,那么在发电和输电系统的制造方面
就更千真万确。

当时,电灯最基本的发电机只有不完善的磁石式发电机,换能效率最
高的电机,也只能利用输入能量的40%。

于是爱迪生心想:功能不好,一定是什么地方有缺陷,只要检查一下
发电机,一定能够加以改良,而造成一种功能非常好的发电机。

爱迪生充满着强烈的决心和自信。1879 年夏天,他开始改进发电机。


首先,为了获得强大的磁力,他开始研究发电机的构造和关于缠绕电圈的方
法。

他调查了电流的大小和磁力的强度后发现,即使加入超出某一程度的
电流,磁力也只能达到某一限度,并不会再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饱和。发
现了这种现象后,就可对电流加以控制而使之不流到外面去。

爱迪生也发现云母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绝缘体。

爱迪生就这样详细调查了发电机的每个部分,并且作各种研究和实验,
结果发明了比原来功能更大的发电机。

克鲁西造成第一具爱迪生式实用机,经试用效果良好。

1880 年,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