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申的意思是你能听到的地方、你能够接触到的地方,都包括在这两个字里头。后面这三句更不可思议,『佛眼所见』,我们人天眼见有限,为什么?我们有障碍。佛,就一般大乘经上讲的,五眼圆明,他没有障碍。《金刚经》上佛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他所见的是尽虚空遍法界。遍法界的意思很深,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华严经》上讲的遍重重无尽的法界,真的普贤三昧不可思议。『佛力能到』,尽佛的神力能到之处。我们举一个比喻,毛端容十法界依正庄严,佛有能力到毛孔里面的十法界。毛孔里面的十法界,那里面还是有毛孔、还是有微尘,那个毛孔、微尘又容十法界依正庄严,重重无尽,佛的能力能够遍到。我们哪有这个能力?
  末后一句说『佛身所现』,佛身所现之处。佛身现在哪里?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佛能现在毛孔里面的法界,法界里面有毛孔,毛孔里头又现法界,都是佛现身之处。佛现什么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现什么身,现依现正。若以依报身得度者,佛现依报,现山河大地、现树木花草,佛能现;应以有情众生得度者,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三十二相,现佛身、现菩萨身、现宰官身、现长者身、现婆罗门身、现外道身。观音菩萨在饿鬼道现鬼王身,在地狱道现地狱身,在畜生道现畜生身,无处不现身!无量无边的族类,佛统统示现。我们今天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知不知道是诸佛如来所现之身?不知道,所以你不知道恭敬。普贤菩萨知道,所以普贤菩萨修「礼敬诸佛」。什么是诸佛?没有一样不是诸佛,觉悟的人知道。宗门人讲「会的人」知道,不觉不会的人他不知道,他真的叫麻木不仁,怎么能成无上道?不但不成无上道,怎么能见无上道?见道而后才能修道,修道而后才能证道,你现在连道见都见不到,还谈什么修证?佛身能现,清凉大师讲「此第十句有二义」。现在我们时间到了,这个二义我们下一堂再跟诸位报告。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五0卷)  2002/03/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50
  诸位同学,请看「类通十方」这一段经文,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於世尊前入此三昧。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眼所见,佛力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
  第十句『佛身所现』,清凉大师说这一句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总结前面十一段,第二是「成下,以是身内之刹,为微细故」,清凉有解释,很值得我们做参考。经文,特别是《华严经》,经的意义非常深广,很不容易是面面都能够见到。清凉说古德解释只有后面这个意思,佛身所现国土中尘,有诸佛刹,身现尘刹;少前面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就不圆满,清凉说:「遂令普贤不遍如来身外刹」。必须要把这两个意思合起来看,换句话说,在这里我们也体会到经里面常讲的一个原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才能把事实真相看清楚。一不是多,多不是一,你的知见一定局限,一定不能够看到全面。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要不是佛跟我们说,我们怎么知道宇宙的真相?今天科学家跟我们讲的多维次空间,我们听了之后也是一个模糊的影像,《华严》这里讲得清楚,这个地方举的例子就很好,『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眼所见』,说明决不是凡夫能见到的;『佛力能到』,不是凡夫有能力达到的,科学技术再高明也不能达到,说老实话也没有佛的能力。末后这一句,『佛身所现一切国土』,这一句把前面全都包括了,这一句是总结,跟第一句『如是尽法界』前后呼应,这个意思才完整。我们要建立人生宇宙观,换句话说,我们对於人生宇宙的看法要不违背佛之所说,我们才不至於把真相看错了。下面这是讲重叠普遍,请看经文:
  【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
  记住,『一一尘中』,每一粒微尘当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我们一句一句来观察,这是说出重重无尽的法界。『及此国土』是指前面十处之国,清凉大师跟我们讲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菩萨,来到华藏世界聚会,参加毗卢遮那佛所召开的教育大会,佛陀教育大会,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及此国土」,此国土就是指十方,清凉是讲十处,实在讲我们用十方比十处意思来得圆满,实在讲处也是方的意思。「一一尘中」,十方世界的微尘没有法子计算,所以不是讲恒河沙数,「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所有微尘」是每一粒微尘之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微尘里面所显现的境界,跟十方诸佛刹土无二无别,而且可以说一法不漏,我们讲法法具足。从这个地方我们来想想,我们这个人,当然没有离开十方佛刹,释迦牟尼这个佛刹也在其中。释迦牟尼佛的佛刹在这个法界、虚空界里面,这是肯定的,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总不能说是在法界、虚空界之外,没这个道理。
  既然在其中,现在我们居住的南阎浮提洲,有我这个人。在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每一粒微尘都现圆满的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都在其中。我们要问,娑婆世界在不在这个微尘之中?当然在。娑婆世界里面南阎浮提洲,我们这个地球、我这个人身在不在其中?你们去想想,这很有味道!这样想之后,释迦牟尼佛有多少个?南阎浮提洲有多少个?我们不说南阎浮提洲,我们讲现代的话,我们这个太阳系有多少个?太阳系里头所说的这个地球有多少个?重重无尽,无量无边!简直叫我们不敢想像,我们听了真的像是神话小说一样,这哪里是事实?这个时候我们对佛就要有仰信:佛不妄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为什么?这个说法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生以来第一遭听说。我们听讲经也听了不少年,也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讲经的法师,纵然知道这个事情,也不愿意说。为什么?说了人不相信,说了是听众造口业。这个时候,这是不能不说,为什么?经文摆在此地;你要不说,这个经文如何消法?到这个地方不能不说。这种境界少说,但是它确确实实是事实真相。
  所以你要是入了这个境界,世出世间所有一切众生,跟你讲实话,都是不生不灭,都是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统统都是的。我们今天听说,能不能得到像诸佛如来、普贤菩萨这样的受用?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所以这个境界从性德上来讲,一切众生各个具足;从修德上来说,只有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有,十法界里面有情众生没有。换句话说,从性上说我们有,从理上说我们有,从相上说、从事上说我们没有,诸佛如来有,法身菩萨有。性上有、理上有,那就是本来有,本来有的肯定可以恢复,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相上没有、事上没有,相跟事都是虚妄的,肯定可以断掉,对於我们修行证果增长了信心。这个信心是有理论根据的,绝对不是妄想。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建立自己的信心,这必须要跟烦恼习气去打一仗,如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信心恢复?烦恼习气不能克服,敌不过烦恼习气,信心很想生起,它就是生不起来,不能不知道。我们看经文,接著看:
  【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
  再接著看:
  【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皆亦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非常明显的告诉我们,「尘中多刹,刹中多佛」。『一一佛前』有许许多多『普贤菩萨』。清凉说「於上诸处」,这个处所就太多太多了,「皆入此定,故普贤身不分,普遍粗细深广,平满重叠。」我刚才说的这个话,是说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居住的阎浮提南赡部洲,我们居住的这个太阳系、这个地球,以及我们自己的身体、身相,也是平满重叠,跟普贤菩萨没有两样。普贤菩萨觉,我们是迷,不同就在此地。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要细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於上诸处,皆入此定」,所以普贤身不分而遍。我们说普贤菩萨是不是分很多身?不是的,普贤菩萨没有分身。没有分身如何能遍?我们也没有能力分身,诸佛刹土这个世界也没有分身。微尘,每一个微尘就像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相统统照在里面。镜子只能比喻个彷佛,不能比喻到恰到好处,为什么?镜子背面不能照,微尘是全体都能照。所以,一个微尘岂不就是一个虚空法界吗?一一微尘统统如是。「尘中多刹,刹中多佛」,这讲一重,以此类推,重重无尽。佛刹里头又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佛刹,刹中又有多佛,所以重重无尽。宇宙是重叠的,是多元的。
  「於上诸处」,这是总结能遍。经文虽然只讲四重,我们一定要能够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后面这一句非常重要,『皆亦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我们在前面讲过贤首大师用镜子做比喻,他造一个八角亭,每一角安上一面镜子,人站在当中,我问你:你有没有分身?没有分身。没有分身自然遍虚空法界,这什么原因?性德!性德是真的,我们虽然是迷而不觉,事实还是这个样子,众生跟佛差别就是一个迷一个觉。迷的,我们在此地讲遍法界身统统迷,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普贤菩萨入这个三昧,在这个广大境界里面,尘中有刹,刹中有佛,普贤菩萨在佛前入这个三昧;刹无量无边,佛无量无边,普贤也无量无边,这个地方入三昧,所有一切普贤菩萨同时亦入此一切普贤三昧。
  就像一个人在镜子当中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