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们当过间谍 _2-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那个辽阔而又神秘的国度心慕已久,能够收集新素材更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何况,这也是逃避个人责任的一种有效方法。
  6月20日,毛姆终于同意了怀斯曼的提议。使团的其他成员有身兼波希米亚民族同盟秘书和纽约的斯拉夫新闻社社长两职的捷克难民伊曼纽尔·V·沃斯卡、律师冯·施瓦克、纽约的斯拉夫移民协会会长A·B·库克和设在俄亥俄州的一家社会主义报纸的编辑约瑟夫·马蒂尼克。
  沃斯卡出使的目的是想从奥匈帝国的手里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并与手下有7万人马,日后当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托玛斯·马萨利克接洽。沃斯卡还受命去彼得格勒建立斯拉夫新闻社分社。他可以带三名部下,全部合理费用均可报销,行动完全自由。
  毛姆名义上是去俄国为各种美国刊物写稿,他的化名是他在《艾兴顿》中使用过的名字萨默维尔。以下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化名:马库斯(马萨利克),兰恩(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戴卫(列宁)和柯尔(托洛茨基)。这项使命涉及的一些政府机构和政治团体以著名的出版社为代号,比如英国政府为“艾尔出版社”,工人士兵委员会为“肯特出版社”,最高纲领主义团体是“伯顿出版社”,俄国政府则是“沃林出版社”。怀斯曼替毛姆弄到了日本和俄国的签证,并答应提供2万1千美元作他本人的开销和资助孟什维克的经费。此时毛姆已经迫不及待了,对伟大的俄国小说家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的热爱使他满怀浪漫激情。从此,他开始涉足“真正意义上”的谍报世界。
  (图片代表俄罗斯特征的画)
  毛姆于1917年7月28日启程赴俄,但他不得不在海参崴逗留一日,等候沃斯卡等人乘坐的横贯西伯利亚的快车(不过毛姆奉命装作不认识他们)。他度过了沉闷的24小时,吃了一顿白菜汤加伏特加的粗劣晚餐,他发现服务质量也很差,有一个会说英语的俄国人向他抱怨:“革命以后在饭店里吃饭老是要等,真太可恶了。”
  俄国亲王的女儿——毛姆的旧情人
  秘密使团的成员们先后到达彼得格勒,在欧罗巴旅馆建立了活动总部。此时的俄国政治危机一触即发。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宣言导致温和的左派上台执政。克伦斯基出任以李沃夫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的司法部长,后为陆军部长。
  在该政府执政期间,布尔什维克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要求立即与德国讲和。正在此时,德国人允许列宁从战争初期的居住地瑞士穿越德国回到俄国,显然希望他能夺取政权,阻止俄国继续卷入战争。可是,在1917年6月第一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票数超过了布尔什维克,而且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的第一次武装夺权也失败了。李沃夫公爵辞职后,克伦斯基组阁执政。克伦斯基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布尔什维克,但他也不愿对他们作任何让步。这就是11月革命俄历为10月,公历为11月。前两个月毛姆及其同伴到达时的俄国形势。
  (图片有关十月革命的图片——如列宁等)
  怀斯曼继续尽心尽力为毛姆提供在彼得格勒活动的方便。他电告英国领事馆的埃里克·朱蒙德爵士:“W·萨默塞特·毛姆先生去俄国负有机密使命。望能协助他通过英国驻纽约总领事转发电文。请电告他是否到达使馆。”这就是要求让毛姆使用专用密码,并可不经审阅发他的电文,为此英国驻俄大使乔治·布坎南爵士大发雷霆,他拒绝与毛姆合作,把毛姆推给了一等秘书H·J·布鲁斯。毛姆的口吃和缄默没有给乔治爵士留下什么好印象,反而证实了他的成见——毛姆只不过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外行罢了。毛姆本人很快认识到大使馆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对他没什么帮助。
  幸好毛姆认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人物,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包特金亲王的女儿莎莎·克鲁包特金,他俩是旧日相好。早在她父亲流亡伦敦的时候,他们曾有过一段情缘。杰拉德·凯利还为莎莎画过像。毛姆则在一篇艾兴顿小说《哈林顿先生的衣服》里把她写成一个革命者的女儿安娜塔西娅·亚历山德洛芙娜·莱奥尼多:
  (她)双眸秀丽,身材苗条(尽管就现在看来过于妖娆),高颧骨,狮子鼻(很有鞑靼味),嘴巴很大,玉齿齐整,皮肤雪白……在那双忧郁的黑眼睛里,艾兴顿看见了俄国无尽的大草原,钟声隆隆的克里姆林宫,以及庄严的圣艾萨克斯复活节庆典。
  (图片一个俄罗斯贵妇)
  莎莎念及旧情,主动帮助毛姆,甚至答应做他的翻译。她熟悉克伦斯基政府,最重要的是她熟悉克伦斯基本人。这时,毛姆的捷克同伴带回来一些有价值的情报:饥荒蔓延,军心不稳,克伦斯基政府岌岌可危。列宁在彼得格勒伺机二次夺权。布尔什维克声势日壮。在山雨欲来之际,莎莎终于把毛姆引荐给了克伦斯基。他们俩谈得很投机。此后,毛姆常常每星期邀请他和一位内阁成员在彼得格勒最好的饭店“梅德维”共进晚餐(用英国政府的经费)。有时候,他也在莎莎的房里或自己的办公室里同克伦斯基会面。他很快明白:克伦斯基大势已去,他害怕任何变革,只能墨守陈规。这使他很失望。
  毛姆从熟悉俄国政治形势的马萨利克那儿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马萨利克说,尽力帮助俄国对协约国是有利的,虽说俄国对有条件的经济援助需要不多。他告诉毛姆:“要是你无条件地满足俄国的所有要求,俄国就会像小孩子一样把得到的钱全花掉,而你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不过,要是有可能派出一支至少30万人的日本军队,那就有助于重振俄国军队的士气。
  马萨利克反复强调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西线,他力主在西线及时插入一支美国精锐部队。在他看来,俄国的衰弱就意味着同盟国的强盛,所以首先必须成立独立的波希米亚、波兰和南斯拉夫联邦,用这道中立防线抵御德意志主义,并且必须防止德国利用奥匈帝国的5千100万人口实现它独霸天下的野心。
  舆论大战
  芬兰的情况令人不安。瑞典和芬兰的某些领导人已经达成秘密协议:如果德国人占领彼得格勒,就力促芬兰倒向德国。这一迹象毛姆早有察觉,但协约国没有加以重视。因而他觉得马萨利克提出的在瑞典强化宣传的建议非常重要。德国间谍在瑞典花了很多钱,利用新闻界左右舆论。连俄国报纸也受其影响,而协约国的观点却没有什么市场。
  9月24日,怀斯曼在一份从美国发往英国的电报里归纳了毛姆的结论:
  以下系埃里克·朱蒙德专用密码:
  顷接彼得格勒毛姆电文称:
  (一)他将派人赴斯德哥尔摩和芬兰取有用情报。他报告瑞典和芬兰业已达成俟彼得格勒失陷后投靠德国的秘密协定。
  (二)政府对是否移都莫斯科回避最高纲领主义者踌躇不决。他希望派人打入最高纲领主义团体。
  (三)克伦斯基日益丧失民心,难以长久。
  (四)暗杀军官的事件层出不穷。哥萨克正策划叛乱。
  (五)俄国前线一片混乱,官兵消极反抗,没有片刻安宁。
  (六)毛姆请求与彼得格勒的英国情报军官合作,以便双方受益,避免造成紊乱。对此我无异议,只要他不泄露他与华盛顿官员的联系。DMI(军事情报局局长)徜若批准,我提议他和诺克斯联系,但决不能屈居诺克斯之下。
  (七)我认为为安全起见毛姆应把密码和文件存放在使馆内。他非常谨慎,不致泄露机密。我相信他不久就会在那里开展有效的组织工作。他发来的有用情报,我将一一电告您。
  毛姆不知不觉中又像在瑞士那样重新操起例行的公事,只是这公事不那么单调了。他上午的任务是了解俄国政治形势,晚上把给怀斯曼的情报译成密码,还得常常抽空去看戏、看芭蕾。在不参加政治集会或不同政治家共进午餐的时候,他就去观光游览,瞻仰陀思妥耶夫斯基墓,给欧洲和美国的友人写信。
  10月16日毛姆电告怀斯曼:克伦斯基日益失势,其政权已经动摇。并简述了建立斯拉夫新闻社分社的计划,强调支持孟什维克的重要性。他说,在目前动荡不定的形势下,对俄国政治生活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来自德国的影响。但他和捷克同伴现在决定利用俄国所有的反德组织团体,积极开展工作。怀斯曼回电道:“以其之道,分而治之。”
  筹建中的斯拉夫新闻社分社属于合法宣传机构,目的是掩护不太合法的活动。该社的部分费用将由俄国的团体负担,其余则由英国秘密情报处支付。它将下设三个处。第一处经销插图精美的俄国通俗文学,其中附有经过挑选的来自美国、协约国的新闻消息;第二处负责派人在政治集会上、礼拜堂内和军队中演讲。只要有可能还将亲自组织集会;第三处将声援热衷于重建军队、继续参战的孟什维克。它将在前线士兵中发行一份报纸,反击目前的布尔什维克报纸。其他的国情报纸已经准备援手,一个反德新闻机构已初具规模。
  这个机构的另一个专事反德宣传的分支将在毛姆的监督下由定居俄国的波兰人负责,它的经济来源也是英国秘密情报处。此处,毛姆等人还将利用别的独立性较强的秘密组织,揭露德国控制俄国舆论的阴谋。那是些波兰人、捷克人、哥萨克的组织。他们的密探将打入亲德的绥靖主义团体,达到两个目的:搜集爱国者透露的情报,对定居俄国的德籍工人进行宣传,使他们产生疑虑和恐惧。
  毛姆估计这些活动的总费用约为50万美元,因此怀斯曼建议英国情报处每年预支这样一笔款项。但是情报处认为要等到评估完毛姆的成果之后再决定。
  情报处打算在驻德奥的波兰、波希米亚和捷克军队中引发一场兵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