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被儒家学派尊崇为“万世师表”,他那些精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论,留传下来,成为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亚圣    
    孟子是发扬孔子学说并使之光大于天下后世的“第一人”,在儒家被列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创立儒家的孔子死了以后,儒学分为8个学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但自伟大的文学家兼史学学司马迁把孔子和孟子想提并论,后世便都以孔孟并称。自宋代以后,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自己的需要,特别抬出《孟子》一书,把它与孔子的《论语》一同列为封建士大夫必读的“经典”。这样就使孟子的思想在长达数世纪的时间里,在中国被普遍接受。    
    孟子,名柯,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他主要活动于旧中国时的梁惠王、齐宣王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生平很是自负,曾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但历游诸国所受的周折,使他终于走上了与孔子着书立说,教授门徒,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将来的一条道路上。他停止政治活动以后,便和他的弟子们一起把他的学说——即政治主张、哲学理论、教育纲领等——整理成书,传于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孟子》七篇。    
    孟子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上留下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继承并发展了“仁”的思想,把本来侧重于伦理原则的“仁”推及于社会政治,提出了以“仁义”为主导思想的学说,希望统治者能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全部学说的内容包括“性善”,“道尧舜”,“民贵君轻”,颂扬“汤武”,反对“桀纣”,强调“仁政”,反对战争,排斥“扬朱”,批评“陈仲、许行、公孙衍、张仪……”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教育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人们,或向高级统治者建议,如何做到“得其民斯得天下”;从而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孟子的“民贵君轻”主张,也是作为全部学说的中心思想来体现的。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原理,并且说:“得乎丘民”,(民众)才得为“天子”;他认为残害人民的“君”不应该被看待为“君”。这些道理,主要在于教育当时统治者要懂得“民贵君轻”的好处,通过实施“仁政”,使民心归向,不要使自己像纣一样成为“独夫”。孟子教育“士”要关心人民疾苦,因此“士”就需要“仕”;但“仕”是为了“行道”,而不是为了自己能向上爬。    
    孟子是发扬孔子学说并使之光大于天下后世的“第一人”。因此在儒家也被列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    
    孔孟立宗之后,儒家的核心思想就逐渐成形了。在以后的时代里,儒家的这些核心思想逐渐地成为中国古代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后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能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第一部分 黄帝战蚩尤——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第8节 孔孟立宗(2)

    老庄合体    
    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黄老无为的思想曾经在西汉初期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对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它的历史时代,道家的影响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老子和庄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于春秋末年,他堪称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关于老子的记载有很多,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儒家的鼻祖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    
    年轻的时候,老聃就入周求学,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庄子,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    
    但是庄子笑傲王侯,抨击现实的个性,确鲜明地留在历史的记忆之中。宁静的学术生涯给庄子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他为自己能如此深刻地理解人生、社会和自然而无限欣喜,而对权力、金钱抱着孤芳自傲甚至不同一顾的态度。惠施魏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庄子来到了魏国,有人以为他是来与惠施竞争宰相职位的;惠施深知庄子之志,完全不以为然;但他又怕庄子直接去见魏惠王,放荡不羁地争辩起来,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就让人到处寻找庄子。庄子也听到谣言说惠施为了不让庄子与自己争夺相位正在搜捕他。二人见面后,庄子绕着圈说:“南方有一只凤鸟,非校楝食不吃,非醴泉不饮。这只鸟飞向北方时,看到地上有一只老鹰正在抓一只死老鼠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