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愧是少年人,身子恢复的快。”左提学赞了一声道:“这明日方是院试授学之时,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言归正传,张籍一听,从怀中取出信封上前双手将之递于左提学。左提学接过道:“这是何物?”

    张籍退后两步道:“自那日从大堤上回城之后,有感于众人护堤一事,弟子日思夜想,黄河无论干流或是之流,水患年有发生,只大小不同。沿河百姓苦其久矣,朝廷亦靡费于此多矣。籍曾与清渊藏书楼中见得古籍孤本,又与坊间书肆内读过历代河工治水之文。今日终有所感,成文《治水疏》一篇,内中言治水六策,还望大宗师点评,若有半点裨益于国,籍亦心有所慰。”

    “《治水疏》?”左提学拆开信封,从中取出书笺道:“那日河堤帐中,你出来献护堤八法,已颇有见地,这次能守住不至溃堤当有你的功劳。不曾想与治河一道你竟也所悟,好,我来看看,若是切实可行,我自当呈与朝廷。”

    言罢,左提学挑亮了烛光,细细看起来。

    张籍立于一旁,只见左提学口中念念有词,不住的捻须点头,约莫半柱香时间后,左提学将信笺放在书案上,看向张籍,许久,只听左提学叹道:“吾曾读荀子之文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早知后辈之不凡,不想今时已然是不如尔等少年。”

    “老师谬赞,学生惶恐。”张籍连连摆手不受左提学之赞。“学生不过是偶有所得,怎及得上大宗师身体力行,躬耕实践。”

    “那里,不过痴长几岁罢了。”左提学的精神不是很好,经此大堤一事对他的身体损耗也是极大,这会儿说起话来有些感伤。

    左提学顿了一顿又道:“你所书《治水疏》,端的是不凡,当今我朝治河之人,当首推潘季驯,我观你之所言与其所为,不言而合,更有推陈出新之处,若是潘河漕在此定然会将你引为知己。”

    左提学说完这些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忽的他停下脚步道:“你这几天在城中,可知两日前,马颊河下游的武定州、阳信、沾化三地大堤决口,河水倒灌入城,人尽为鱼鳖!”

    “国朝永乐八年,开封河道决口,泛滥两万余户,没田八千余顷;又十三年,河南山东两地泛滥十万户;宣德六年开封等八县河溢,淹没官田五千余顷;正统十三年,黄河决,泛滥二十余府县,没田数十万顷;嘉靖四十四年,大河于江苏沛县决口,浊流合着泥沙,使上下二百余里运河水道淤塞,河水倒流,徐、沛、丰一带皆成泽国,田宅悉数被毁,漕运完全中断,时京中米粮一日数涨,导致京师人心惶惶。”

    “近有万历二年,河淮并溢,坏庐舍万余间,溺死千余人;万历五年有萧县被大河冲没,自此埋于地下……”

    左提学提起河患之时,双目泛红,言辞之间甚为激动。张籍这时猛地想起,王讲郎曾对自己说过,左提学家中老母亲就是在大河溃堤后河水倒灌入城才亡故的。想是如此,左提学才与那日带领众生员前去亲自守堤,今天才能对国朝的河患如此了解,心有郁结,其恨河患久矣。

    “……这封《治水疏》是否适用,还要朝廷诸公定夺,你且放心,我将此疏呈于申阁老,以申阁老的见识,当不误你报国之心。”左提学回道座位上,眼神中似忧悲意,许是想起了母亲。

    “我已乏了,若无它事,且退下吧。”左提学不再看张籍,端起书案上的茶杯道。

    “弟子告退。”张籍闻言躬身行礼,慢慢退后转身出了书房。

    月光如水,群星朦胧,了却一桩心事的张籍快步走出了提学道衙门。

    沿着来路返回本草堂,一路上几缕清风吹去了几分夏夜的炎热,相比与武定州、阳信、沾化三地的河水倒灌、生灵涂炭,

    安静的东昌府城,

    极好。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学() 
大明万历十年,七月二十四。天空明净,晨光灿烂,今天是迟来的分配州、府、县入学之日,入学又称入泮、采琴。

    张籍一大早即去提学道衙门口等候,本次院试录取的其余七十九名生员也是或从医馆、或从客栈一并到来。

    上次来过一遭,因为水患事没有完成所有事项,今次一应锣鼓小号等仪式皆免。人齐之后,新进生员便在张籍的带领下跟着书办到了后堂。

    左提学今日看起来神情略有憔悴,许是大病初愈,亦或是昨晚思虑过多没休息好。他身边两排椅子上坐着各府学、州学、县学的教谕。

    众人按部就班的先向左提学行了拜师之礼。左提学照例对诸生训诫一番,和上次不同的是,左提学特意嘉奖了众生员们在前几天的表现。

    话锋一转,只听左提学道:“诸生前日守堤于大河,刘府台与我上奏朝廷,为尔等表功,今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批复已到,着东昌府、临清州两地府学、州学今岁增补廪生一名。另勒石刻碑于堤上为后人所记。”

    左提学话音一落,堂中站着的诸位新晋生员不由得一片哗然,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原本院试的规矩是,府州县三个等次第一名都是廪生,其余为增生、附生。自张江陵入主台阁后,开源节流,大力削减各县学府学的廪膳生名额,最严的时候甚至一府之地院试后仅有两三名廪生,合着三县一名。

    万历八年时任南京兵部主事赵世卿上奏曰:“请广取士之额,宽驿传之禁,省大辟,缓催科。”这一上书和张居正的执政方针相左,因此触怒于首辅,被逐出为楚府右长史,第二年京察考成时以不称职黜落革职。一时之间无人再敢言增取士子之事。

    万里十年丙午六月,张居正去世后,朝堂上形势诡谲,有意无意之间在消除张居正的影响,甚至要推翻他的政令,故而各地方上有所松动,比方说这次院试各府县招收五名生员,比以往多了两人;还有这次山东布政使司衙门敢以增加廪膳生名额作为奖赏,若是有心人当可从中观察出朝廷的政治风向。当然现在这些对张籍而言有些远了,他现在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

    勒石刻碑将住组织领导此次护堤的东昌府大员,及参与护堤的新晋生员们的名字和事迹记载上面,这也是一项莫大的殊荣,留名后世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追求。

    说完了对诸位生员的嘉奖,然后左提学开始在东昌府府学,临清州州学及各县学教谕面前,按籍贯分配弟子进学。

    院试成绩在前的弟子,可以优先挑选自己去府学、州学还是县学。

    张籍自然是好做决定了,他是院试案首,东昌府学和临清州学地位相当,但是临清州学的实力要强,希伊先生等大儒都是州学的常客,周学正又对自己青眼有加,肯定是去临清州学作廪生,张籍是想也不用想了。

    大堂一侧早就有书吏给新进生员提笔墨,让生员填写亲供,这也就是相当于大明版的报志愿了。

    张籍毫不犹豫地就填了临清州学交了上去,然后临清州学的王教谕很满意地在亲供上出具印结,算是认可张籍入学了。

    要知道王教谕是周学正的下属,也曾看过张籍的文章,和周学正一样都是赞赏不已,认为不出数年,其必成文章宗匠的,这样的弟子,若是能归入自己的门下,得之栽培,自然是极好的。

    张籍这边选择的简单,院试第二名的叶增也从容的填写了东昌府府学。就这样两地一州一府的头名就选完了,当然机会还有,因为这次州府里廪生名额多一个。

    第三名郑泰选的是临清州学的廪膳生,第四名是东昌府下冠县的士子,选的是府学廪膳生。这些选择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并无出奇。

    接下来就是各县的廪膳生之选,这就让第五名到第十四名的学子们有些犯了难,因为选县学能当上廪膳生,为家庭减轻负担,但是州府学的师资教学条件要比下面各县好很多,前进一步的希望更大。不过话又说回来,天赋出众、勤学苦练的学生到哪里都是好学生,还不如选县学廪生实惠点,好纠结啊!

    府学、州学与县学比较有什么不同呢?廪生与附生,增生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廪生好处很多,生员拥有免役免粮,见官不拜,不受刑名等等特权都有,此外还有很多福利。第一个福利官府月给廪米六斗;第二个可以在童子试时,给考生作保,赚外快;第三就是廪生可以选贡入监,但附生,增生不行。

    乍听起来好像廪生比较划算,但想想看州学、府学也不错,除了师资条件好很多之外,首先是廪生人数多,朝廷规定,府学廪生四十人,县学廪生二十人;其次府学比县学入贡机会大。

    廪生有章程的,新入廪生必须等前面的廪生,要么乡试中举人了,要么入贡,朝廷开恩贡了,要么等不到挂了,用这样论资排辈的方式等着,生员将此称为挨贡。

    从廪生熬成监生,机会有多大?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小算盘。

    若是入州学、府学,还不是廪生,待在岁试中考上了廪生后,排在四十个廪生里最末开始轮。大明的体制,府学是一年贡两人,多久能轮得上看天意。若是入县学,马上就是廪生,在二十个廪生里轮,按照规矩,县学则是三年贡一人,看似速度慢了一点,但运气好分在个竞争者少的县学,很快就能入贡。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二者选一,选哪一个这是个问题。

    留给新晋生员们的时间不多,在书办的催促下,生员们家里条件好的就选择了州学或府学,条件差的就选了各县的廪膳生,也算是各取所需。

    选学程序按部就班的走着,清渊书院的士子中,方毕和陈正都选了州学的增生,袁永则是因家有老母,选了馆陶县学的增生方便就近照顾,想到不久之后就要分开,众人不免有些唏嘘。

第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