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我为王-第10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四版筑城法,在皖地建设城邑,并将此法推荐给令尹,这才有了郢都的新城墙,叶公你看,是不是比先前坚固多了?“

    ”二十年前的郢都,我也是年少时来过数次。“叶公不知道白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直不冷不热地应对。

    ”二十年时间,足以让天下翻天覆地了。“

    白公胜似乎忽略掉了叶公话语里带着的冷淡,回过头,望着北方,心有余悸地说道:”要知道,那些版筑工匠还只是乡野间的普通人,根本无法与临漳学宫中那些号称工科的大工匠相提并论。赵侯手下有一名工正,其名公输班,就是工匠里的佼佼者。他不但能造云梯、投石器、弩砲等攻守之器,还想出了烧砖砌城墙的法子,比起夯土版筑更先进几分。”

    “更加神奇的是,据说公输班还在研制一种奇特的东西,看上去是沙土一般的粉末,加水搅拌后成浆体,却能在空气中变硬,把砂、石等材料固定在一起,仿佛它们天然就粘合在一起。此物称之为水泥,数年前我离开赵氏时,公输班已经将开始在邺城宫殿内实验水泥路面,也不知是否要开始在赵国大肆推广了。“

    “竟有此物?”对于这东西,叶公倒是产生了一些兴趣,不由设想,要是将那水泥用在方城,对其加固,那方城岂不是屹立不倒的要塞了?

    然而白公长叹一声:”只可惜赵氏的核心工艺都是保密的,外人不知其制法,否则,便能为我荆楚所用……“

    进入郢都后,宵禁未至,马车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百姓纷纷避让。白公胜又指着东市西市的商贩货物评头论足,但主题都离不开纸张、瓷器等赵国工艺、风物的先进性,以及这些东西对楚国造成的影响。

    ”纸张可以替代简牍、帛书,不知省下了多少丝绸和制作竹简的劳力;瓷器也不错,深受楚人喜爱,四轮马车更成了楚国贵人必备的东西。由此可见,赵国的东西就是好啊。对了,还有铁,不论是铁农具还是铁兵器,都极受诸侯欢迎。叶公是否也如此认为?我听说你在宛城,也效仿赵国,大兴铁业,铸造兵器,以至于周边的人赞叹道:宛钜铁矛,惨如蜂虿……“

    ”多亏了宛叶有几处大铁矿。“叶公也不谦虚,但还是强调道:”冶铁,这不是赵国一直就有的东西,反倒是楚国剑师欧冶子先研制出来,被赵国所得。宛铁虽然还不如赵铁,锻造起来也差强人意,但只要楚国的工匠善于钻研,迟早能赶上赵国!“

    白公胜大笑起来:“我也相信,楚国的冶铁能赶上赵国,论冶铸工匠,还是楚国较多,其余制作纸张、瓷器的手段,也不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只要我稍加琢磨,或者花费重金求赵地工匠入楚,也能仿制一二。”

    但随即他突然压低了语气:“但有的方面,赵国已经抛下诸侯太远了!“

    沈诸梁不由正色道:”白公指的是?“

    ”那就是赵国的律法!“白公胜严肃了起来,说道:”我在皖地虽然效仿赵国的武卒,建立了一支三千人的新军,称之为楚武卒。但渐渐发现,若是没有配套的律法来作为贵族、百姓的准绳,空有武卒也是无用的。叶公,我听说你在宛叶之地也推崇法治,反对父为子隐,应当也是好法之人,楚国如今极需一场变法,这一点,叶公是否赞同?“

    叶公曾经和孔子就法治还是礼治展开过一次讨论,这件事和”叶公好龙“的故事一起被传得很广,白公知道也不足为奇。

    如此一来,白公的意图就再明显不过了,他是在试探叶公,想要约合他一起向郢都施压,在楚国做出一些改变……

    ”楚国,是需要作出一些改变……但至于如何变,还得与令尹、司马商议过才行。“叶公看似赞同,实则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同时提醒白公,别忘了他们的身份,只是两个县公,楚国的当家人,依然是子西和子期!

    白公也察觉自己失言了,笑道:“自然要禀明大王和两位叔父知晓。”

    说话之间,二人已经抵达了楚国的宫殿,两排高大的楸树屹立在殿外大道两旁,两位县公自觉地下了马车,步行进入宫门之内。

    ……

    楚国的主宫殿被称之为“云梦台”,虽然不及章华台华美高耸,却胜在威仪赫赫。此时正值春日,宫室苑囿的庭院内,溪流发出动听的声音,阳光中微风摇动蕙草,丛丛香兰播散着芳馨。翻修后的高堂深屋层峦叠嶂,几层栏杆围护着轩廊,各宫室的大门镂花后涂了楚国人喜爱的深红色。

    叶公和白公目不转睛,穿过宫廷进入大殿,却见光滑的石室装饰翠羽,墙头挂着玉钩屈曲晶莹,上有红砖承尘,下有蒲席铺陈。除却年幼的楚王熊章坐在主座上外吗,还有楚国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右尹王孙繇、郧公斗辛,乐尹钟建、行人王孙圉等分别坐于两侧。

    沈诸梁和王孙胜远远地下拜顿首,见过楚王后,又与其余楚国大臣见礼。

    令尹子西已经年迈,昔日黝黑的头发如今呈现出点点花白,不过见曾经“不和”的叶公和白公联袂入内,心里欢喜,便笑着与他们寒暄了几乎,随后才正色道:“今日奉大王之命,召诸位臣僚及县公入郢,一是为了庆贺国都迁回,其二,则是要商议一下,上个月,赵国在黄池召开盟会,会上天子致伯,赵侯已为中原伯主,他不但大肆分割诸侯领土,还对楚国示威施压,意图操控陈蔡,与楚争夺淮水附庸,楚国应该如今应对?”

    说完后,他看了司马子期一眼,二人点了点头,子西继续说道:“诸位县公有何看法,都说一说罢。”

    “胜有一言!”话音刚末,就有人站出来请求发言,正是被司马子期评价为“急功近利”的王孙胜,两年前,他就力主要乘着赵国在淮水没有站稳脚跟,击其暮归,这一年多来,又多次上书请求支援齐国,休要让赵国一匡中原。

    如今他抢先发话,大概又要主战了。

    孰料,王孙胜朝楚王和殿内众人施礼后,却说道:“胜认为,此时与赵国交恶,实属不智,楚国,恐怕必须放弃陈蔡!”

第1124章 刻舟求剑() 


    王孙胜一直是楚国众多县公里最为铁杆的主战派,几乎每个月都要给子西送来一份请战的上书,今日他却一反常态,转而主和,让在场众人都十分诧异。

    司马子期不由问道:“白公,汝之前你不是说要灭陈取蔡,为楚国赢得地势么?”

    “大司马,此一时,彼一时。”

    王孙胜颇有些遗憾地说道:“两年前,赵国刚刚结束与吴国大战,还有齐国在侧,兵疲民乏,倘若楚国突袭淮上,赵国便穷于应付。但如今齐国已一分为三,中原诸侯也不得不屈从于赵无恤淫威之下,若楚国与赵争陈、蔡,除了无法确定会不会反赵的秦、郑外,根本没有盟友能替楚国分担赵国十万之师的压力。”

    他分析说,赵无恤最喜欢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赵国染指陈蔡,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南下与楚国争夺南方霸权。真正的目的,是要让楚国分心,让楚吴越的混战延长,若楚国中了赵无恤的计策,一味地去争夺陈蔡,反倒会让只剩一口气的吴国恢复过来,再度重现当年晋吴夹攻楚国的局面。

    “争不过不如不争,如今之计,应该放弃蔡国,满足于获得陈国南部数邑,集中精力联合越国灭亡吴国。只要吴国一灭,就再无肘腋之患,楚国持戟二十万,方城、淮汉、大别依然固若金汤。”

    乐尹钟建问道:“那,若是楚国攻吴时,赵军真的南下怎么办?”

    “赵国只怕没这个精力。”

    王孙胜阐述说,赵国现在看似极盛,其实十分疲惫。过去十年来几乎无岁不战,粮食和兵员、马匹消耗过大,府库早就吃不消了。听说上次伐吴,赵侯甚至要向邺城富商、地主借债才能出兵,旧债还未还清,又借了一次伐齐的债券。

    “以赵侯稳重的性格,应该会休养数年,积蓄粮食,才会再动干戈,至多派少量军队到陈蔡驻扎。楚国明面上不要出兵,只要派人去联络亲楚的大夫,让他们散播对赵军不利的谣言,伺机政变,动荡的陈蔡,便足以成为赵国在南方的累赘,而楚国则与越国联盟,一举灭吴!”

    不愧是曾经在赵氏做过多年家臣的人,王孙胜可谓是楚国内部对赵无恤最为了解的人,经过他这一通分析,黄池之会上赵侯承诺保护陈、蔡的意图,就变得清晰无比!

    “善,大善!就依白公之策行事!”

    子西老怀大慰,在他眼里,王孙胜就像是一枚捡回来的鸟蛋,由他孵化长大,用羽翼来保护他,可经过几年历练,他已经从性格暴戾、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愣头青,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县公了。

    子西和他的弟弟子期年纪都不小了,再过上几年便要告老,他们的儿子年轻且没有威望,楚国的其他县公大臣则庸庸无为,有才干者唯独沈诸梁、王孙胜二人,所以子西很想把担子交给他们。

    叶公老成稳重,他很放心,唯独放心不下的就是白公能否胜任。但经过今日一事,子西心里一颗石头落地,对王孙胜越发欣赏起来,在朝会结束后,直接让二人去自己的府邸宴飨,俨然已经将他们视为令尹、司马的继任者了。

    令尹子西虽然素来简朴,但待客的筵席也不差,有上好的稻米饭、黄粱。清炖的甲鱼羹,火烤的羊羔腿,醋溜的天鹅肉,膏油煎炸的大雁小鸽蘸上新鲜的甘蔗糖浆,别有一番南国滋味。

    宴会吃到一半,舞女和乐官上来献舞,唱罢《涉江》再唱《采菱》,子西听了一会,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挥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他又对叶公、白公二人道:“郢都最好的音乐,还是乐尹与季芈之子钟子期的琴声,他虽然才弱冠之年,却继承了楚国几百年音乐的精华,前段时间的宴会上,为大王弹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