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18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眼下全国各地并未有佞佛的风气,朝廷严格控制各地寺庙及僧人数量,未经官府许可,不仅不许新建寺庙,甚至连扩建寺庙、新铸佛像都不行。

    与此同时,百姓出家,也得有官府许可方能剃度,出家之后须持度牒,方才是“合法”的僧人,若寺庙收容无度牒的僧人,一经查实,寺庙必受重罚。

    除此之外,官府对寺庙的田地、产业数量进行限制,超过限制的田地要缴纳田租、户调,为寺庙耕作田地的佃农,同样要承担朝廷的租庸调。

    可以说,自明德元年以来,朝廷已经对佛寺加强管理和限制,虽然没有禁止百姓信佛,没有强令出家人还俗,但历经将近二十年的“限佛”政策,已经让许多寺庙无力养活过多僧人。

    所以,当今天下不仅佛寺数量、规模受限,还有许多僧人还俗,所谓的“佞佛”根本就不是事实。

    这种情况下,忽然有人跳出来,上表请求天子为江山社稷着想,行“罢佛”之事,让尉迟炽繁觉得有些蛮不讲理。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想当面问问太史丞傅奕,如今天下到底哪里有佞佛的情况,信佛怎么了,怎么就祸国殃民了。

    而这不行,因为她辩才不行,万一落得个词穷的结果,只会贻笑大方。

    确实有这种风险,因为就在昨日,虔诚信佛的中书舍人萧瑀,就和傅奕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来争去,差点演变成冲突。

    傅奕声称,来自西域的佛教,没有君臣父子之分,还用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恐吓无知百姓,骗取钱财,又声称追寻前生罪过,窥求来生福报,以至于有些坐牢的人还在狱中诵佛,以求免罪,真是荒唐。

    傅奕又说,自从三皇五帝以来,华夏不曾有过佛法,君明臣忠,所以年祚长久。

    佛教于前汉传入中原,直到后汉明帝时才开始有寺庙,但当时的朝廷严令禁止百姓剃度,只许西域来的番僧讲解佛法。

    直到永嘉之乱后,中原板荡,主庸臣佞,政虐祚短,佛教由此兴盛起来。

    正如人身体虚弱才会被外毒侵体一样,佛教是“趁虚而入”。

    同样是落水着凉,身体强健的人不过咳嗽几声,而身体虚弱的人就会因此染上肺病,不治身亡。

    傅奕认为佛教之所以大兴,就是因为中原身处乱世,再没有朝廷能够对其加以限制,所以才有机会迷惑人心。

    而极其信奉佛教的君主,如梁武帝(萧衍)、齐襄帝(高澄),生前特别的信佛,却没落得一个好下场,所以天子当引以为戒。

    若天下百姓都想着出家为僧为尼,成日里诵经拜佛,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对此,萧瑀进行了激烈的反驳,然而驳了许久,居然驳不倒对方,以至于气急败坏之下,发了诅咒:“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之所以有地狱,就是为你这种人准备的!”

    其实就是诅咒对方死后下地狱。

    能说出这种话,可见当时萧瑀有多愤怒,然而辩论辩不倒对方,就只能放狠话,实际上有些失体统。

    不过尉迟炽繁觉得萧瑀这句话说得好,说得解恨,但光靠诅咒没用,事情没那么简单。

    无风不起浪,之前默默无闻的太史丞傅奕,忽然跳出来请求罢佛,必然是揣摩上意,所以甘为马前卒。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宇文温,是宇文温又开始“搞事”了。

    前不久,史官编撰《梁书》、《陈书》、《北齐书》完毕,将初稿上呈御览,宇文温看过之后,忽然有感而发,在不同场合向不同官员感慨,说为何梁武帝那么崇佛,却落得如此下场。

    皇帝质疑梁武帝萧衍崇佛却没得好下场,言下之意就是对佛教颇为不满和,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尉迟炽繁知道太史丞傅奕不会是唯一一个跳出来请求朝廷罢佛的人。

    尉迟炽繁陪伴宇文温三十多年,当然知道这位不信佛,甚至对于佛教有些负面看法,以至于平日里说起佛教,经常说一些轻佻的笑话。

    什么“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还经常调侃,说某些寺庙之所以能让女信徒求子如愿,无非是和尚们亲自肉身布施。

    虽说确实有某些败类败坏佛门清誉,但尉迟炽繁觉得这是极个别现象,正如不能说黄州有人作奸犯科,就把黄州所有人都说成人渣那样,几个败类做坏事,怎么就能扯到佛教祸国殃民呢?

    然而她可说服不了宇文温,现在宇文温一旦对佛教又产生敌意,真要做出灭佛之事,谁也拦不住。

    尉迟炽繁信佛,所以害怕夫君得罪佛祖,导致出现意外,她之前就听过流言,说当年武帝(周武帝宇文邕)之所以会英年早逝,就是因为灭佛导致佛祖震怒。

    所以流言说武帝死后下地狱,为生前所作所为赎罪。

    她不想宇文温出意外,更不希望宇文温死后下地狱,所以不希望灭佛一事重演,然而她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夫君。

    正纠结间,一个人影宛若鬼一般无声无息“飘”了进来,之所以说“飘”,是因为那人双脚明明不动,身体却能够移动。

    如此诡异情景,惊得尉迟炽繁脑袋一片空白。

    定睛一看,却是宇文温来了,因为穿着制作精良的滑轮鞋,所以才能做到无声无息的“飘进来”。

    以为自己白日见鬼、吓得心都要停跳的尉迟炽繁气得不行,却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跟了进来,再仔细一看,却是孙子宇文旭。

    原来是宇文温带着孙子玩轮滑,爷孙玩得高兴,直接就从外面“溜”进殿里,尉迟炽繁见着孙子激动万分的模样,哪里还气得出来。

    宇文温认为小孩子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他的儿子们都有快乐的童年,现在轮到孙子,也该快乐起来。

    所以宇文旭玩滑轮鞋玩得及其娴熟,跟着祖父在殿内转来转去,动作灵活,如同一只小鸟欢快的穿梭在林间一般。

    两人和尉迟炽繁打了招呼,很快便“溜”出殿外,即便是门槛,也无法减缓两人移动的速度。

    尉迟炽繁见着宇文温离去的身影,忽然眼睛有些湿润。

    她不想宇文温得罪佛祖,以至于英年早逝。

    地狱,是为罪大恶极之人所设,宇文温不该在其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地狱所设,正为是人(续)() 
翌日,皇后尉迟炽繁在行宫召见英国公杨济,杨济因为如今领了差遣,负责美洲作物果玉米的栽培工作,所以人称“玉米使”。

    其实杨济一开始被人讹传为“御米使”,后来经过解释,大家都知道了“玉米”一词。

    然而因为带回来的美洲玉米其“真容”过于磕碜,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一作物在中原的栽培前景。

    尉迟炽繁知道玉米,其实她对玉米不感兴趣,今日之所以召见杨济,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先是大概问了一下玉米的情况,得知这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耐旱,又能在山地种植,做惊讶状。

    又问起有司如何选育玉米,以及选育玉米的成果最快多少年能够看到,一番感慨之后,话锋一转:“英国公,不知佛家典籍里,是否记载着玉米这种作物?”

    杨济即便不是人精,也和人精差不多,听到这里,当然知道皇后想说什么,但他不好装聋作哑,必须做出正面回应。

    “回殿下,微臣不才,平生所见佛学典籍,其中未见玉米或类似作物的记载。”

    “况且,此物自古未见于中原、西域、天竺、南洋,想来和佛家并无瓜葛,若轻易和佛家典故联系,恐怕会惹来陛下诘难。”

    尉迟炽繁听到这里,明知故问:“哦?为何英国公如此说?”

    “殿下,陛下当年治理地方,常见佛门败类以佛学术语欺诈百姓,所以素来厌恶把什么东西都和佛门扯上关系。”

    尉迟炽繁做不平状:“唉,天下间确实有些许败类玷污佛门清誉,然而这不过是极少数人的恶行,如何能说佛门藏污纳垢呢?”

    “殿下说的是,臣也以为如此,而陛下,也时常这么说。”

    “嗯?英公曾听陛下这么说?”

    “是的,陛下常言‘瑕不掩瑜’,佛门出了败类,那就把败类清除即可,若以此为由要灭佛,那就过了。”

    尉迟炽繁怀疑杨济是在糊弄她,却不好说破,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是,为何陛下看了《梁书》之后,忽然有感而发?”

    “殿下,梁武帝不顾民生疾苦佞佛,又宠溺宗室,使得国内隐患重重,后来引狼入室,为太清之难(侯景之乱)发生的原因,陛下想来是要发人深省,故有感慨。”

    尉迟炽繁反复暗示:“可是,陛下似乎对佛门多有不满。。。”

    “殿下,微臣以为,人生艰辛,多有不如意的时候,无论是佛也罢、道也罢,百姓总要有个由头,到庙里焚香祷告,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家人,陛下不至于连这点需求都要禁掉。。。”

    杨济觉得这种对话很累,皇后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也是如此,然后双方说一些绕来绕去的话,真是累得慌。

    皇后无端端召他入宫,不问别的却问玉米,又扯到佛学典籍,其实都是为了之前太史丞傅奕上表奏请罢佛一事。

    皇后现在求助于他,杨济不好装傻,又不想介入,两难之际,就只能旁敲侧击,尽可能化解皇后心中的忧虑。

    很明显,当今天子不信佛,甚至对于佛教有些负面看法,这种看法一是源自其本人的好恶,其次是源自一国之君的本能反应。

    历尽历史的杨济,当然知道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也知道出现这种事的根本原因在于佛教过度发展(佞佛)之后,对国家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僧人数量剧增、大量寺庙出现,信徒不断向寺庙捐赠田产,无数铜料被铸造成佛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