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对于钟会而言,蜀国灭亡后,他自己本身就率领了魏国的主力部队,姜维又带领着蜀汉大部分精锐部队投降于他,所以钟会的野心一下就起来了。当时诸葛绪已经被钟会送走了,只有一个邓艾威胁太大,于是钟会想叛逆就必须解决邓艾,但他不想打草惊蛇,让司马昭有所防备,所以不可能说威胁邓艾的性命,钟会就让邓艾和诸葛绪一样被押送回洛阳了。

    真正要了邓艾性命的人是卫瓘,并不是钟会,钟会从头到尾都没看出企图杀死邓艾,他虽然诬陷了邓艾,但也只是想让邓艾和诸葛绪一样被赶走,让自己能独掌大权,好从容叛变。钟会在叛逆失败后,邓艾实际上也被洗白了,大家都已经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了,邓艾的部下还趁机将邓艾救了出来。

    这个时候卫瓘收拾了残局,成为了魏军实际上的掌控者,他因为曾经和钟会一起诬陷过邓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杀死了邓艾,邓艾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

    然后最坑爹的事情出现了,魏国大权的掌权者司马昭默认了卫瓘的做法,在明知邓艾是被诬陷的情况下,依然杀死了邓艾其余的儿子,并且将他的孙子们发配边疆。司马昭这样做不可能是因为害怕威胁,毕竟邓艾已经死了,威胁不了他人了。为什么司马昭不给邓艾平反呢?因为司马昭也在推卸责任。

    钟会诬陷邓艾、谋逆的事情,卫瓘有责任,司马昭也逃不了。首先钟会在更改书信的时候,司马昭没能察觉已经是失察了,他虽然对钟会有所怀疑,但在钟会和邓艾二者之中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亲信钟会,而派人直接押走了邓艾,使得钟会可以趁机作乱,这个黑锅司马昭是有份的,司马昭如果给邓艾平反,说明早先他抓错人了,等于打自己的脸,所以司马昭干脆一错再错。

    邓艾实际上死的非常冤,卫瓘害死了他,司马昭还推卸责任承认了这个冤假错案,后世司马炎虽然重新他的亲孙子邓朗为郎中,但这能算为邓艾平反吗?

    姓名:邓艾

    属性:统率(a)邓艾在历史上完虐姜维,灭亡蜀汉,只是曾经被陈泰否决过提议

    政治(b)邓艾在淮南和雍州一带大力开展屯田,建树很多

    总评(a)邓艾是中国古代的名将之一,直接灭亡蜀汉的男人

    别名(称号):士载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将帅

    官职:征西将军、太尉

    爵位:关内侯、方城亭侯、邓侯

    家庭出身:新野邓家

    生卒:约197……264

    出生地:义阳棘阳(就是新野那边)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邓忠)孙子(邓朗)

    )

    主要经历:

    年被司马懿赏识,开始在淮南大规模屯田

    年开始参与魏国西线对蜀,南线对吴的作战

    年成为西线主统帅之一,多次击退姜维,最终灭亡蜀汉,冤死

    总结:邓艾是三国历史上死的最冤的几位老兄之一,要是司马懿或者司马师当时掌权,他的下场可能会好很多。

    :。:

第046章 曹操庭庙 上() 
历史上夏侯惇、曹仁、程昱、曹真、曹休、夏侯尚、桓阶、陈群、钟繇、张郃、徐晃、张辽、乐进、华歆、王朗、曹洪、夏侯渊、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荀攸、司马懿以及郭嘉等人分为五批都先后从祀于魏太祖庙(曹操庙)

    青龙元年(233)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於太祖庙庭。

    在明帝时期,曹睿开始正式使用天子的七庙制,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从祀的人比较少,也比较讲究,最终只有夏侯惇、曹仁和程昱三个人得以配享。

    夏侯惇是追随曹操的老将了,虽然他能力一般,但夏侯惇的资历很深,在曹操时期,夏侯惇的地位相当于武将第一人,基本上和文臣中的荀彧并列,他也是魏国第一个大将军,如果不是死的早,很可能还是第一个大司马,所以夏侯惇这个人选完全没问题。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地位高,资历老,在夏侯惇死后担任了大将军,很快成为了第一任大司马,他几乎是除曹操外,曹氏内部地位最高的了,所以选曹仁也很正常。夏侯惇和曹仁可以说分别代表了曹氏和夏侯氏两个大族。

    程昱在曹魏内部地位并不是很高,生前最高官至卫尉,死后才追赠车骑将军,但为什么程昱能和夏侯惇、曹仁等人一起进呢?因为程昱资历够老。比程昱投靠曹操更早的出名文臣只有两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陈宫,荀彧因为政治问题不可能从祀于太祖庙,陈宫后来背叛曹操就更不可能了。

    而程昱长时间追随曹操,在曹吕兖州之战时更有着非常关键的表现,劝说曹操打消了投靠袁绍的想法,所以程昱作为文臣的代表还是很合适的,当然了,如果荀彧当年没有闹出那个事情的话,这个位置本来应该是他的。

    总体来看,曹睿在第一次配享太祖庙时还是很谨慎的,要求也很严,只有那些资历深的老臣才有资格入选。

    正始四年(243)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於太祖庙庭。

    这个时候明帝曹睿已经去世,天子曹芳才刚刚十一、二岁,朝政基本是由曹爽和司马懿掌控,其中曹爽一开始对于司马懿还是比较尊重的,然而过了几年后曹爽已经排斥司马懿,曹魏大权实际上被曹爽控制在了手中,他对于以司马家为首的世家大族颇有排斥,而且很快曹爽就要出兵伐蜀了,这就是第二次配享太祖庙的一个背景。

    在这些人选中,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实际上都是曹氏亲族,属于曹氏和夏侯氏一、二代中的标志人物,他们能入选并不意外,这五位加上之前的夏侯惇和曹仁,以及早死的曹纯,就是后世并称的曹魏八虎骑。

    相对来说夏侯尚在其中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夏侯尚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地位并不高,他是曹丕的死党,在文帝时期才被重用的,然而夏侯尚因为爱妾的打击死的早,所以建树有限,既不像自己的前辈那样资历深,也不像自己的同辈那样功绩多,走的还早,个人心中对其不是很认同。

    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都可以说是曹操麾下文臣中的代表人物,除了恒阶之外,其余四人都是三公级别的元老级人物了,锺繇、华歆、王朗曾经在文帝时期同时担任三公,被曹丕认为此三者乃一代之伟人,后世很难超越了。至于陈群更是不得了,他是九品中正制的提议者,辅助曹睿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曹睿掌权时,曹休、曹真和司马懿都领兵在外,只有陈群还留在洛阳,从中就可见曹睿对其的信任。

    相比之下,桓阶的地位就差了一点,只有九卿的级别,地位和他相仿的有很多,曹爽等人让他入选,可能一是看在恒阶担任过曹丕的尚书令,二是出于安抚荆州士族的需要,毕竟文官中也需要一个荆州人物作为代表。

    这次配享从人选上来看,武将系的人物占了绝大部分,一共二十个人选,文臣就五个,其他曹氏亲族的大将有五个,外姓的将领则多达十位,包括了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等十人。

    这应该是出于拉拢军系的需要,毕竟曹爽很快就要打仗了,想要将领和士兵们为其卖命,得先给一些好处。

    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再加上**不可能从祀的于禁,基本上五子良将就都齐了,这其中张辽实际上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几个人中只有他担任过征东将军,真正的在曹操时期独自镇守一方,除了张辽之外,没有第二个外姓将领做到过这一点,哪怕是日后的车骑将军张郃,实际上也是二把手的命。然而曹丕后来为了给曹休开路,强行把张辽从征东将军转为了前将军,张辽悲催的成为了曹丕称帝后几乎唯一一位被无过降职的将领。

    破虏将军李典看起来官职不高,但李典实际上的地位和乐进等人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李典死的早,三十六岁就去世了,才没能捞上四将军。而且李典早先和张辽、乐进不和,在赵俨的联系下共同作战,后来还一起大破孙权,这里也有团结的意欲在内。

    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这三位,要比五子良将等人就差了一节,他们能入选和当时的大环境是有关系的,毕竟曹爽拉拢军系,多多益善,比较有争议的朱灵、文聘等人就这样也都进去了。

    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能得以配享太祖庙是因为他们有着特殊事例。二者都是为曹魏而死,庞德做为降将,杀身成仁,典韦为了帮助曹操,力战而死,他们本身的地位和资历都不足以配享太祖庙,但二者可以作为表率,所以最后都进了。

第047章 曹操庭庙 下() 
正始五年(244)冬十一月癸卯,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

    荀攸本人没能在第二批名单内,实际上是不应该的,他作为曹操的军师,日后还接替荀彧担任了尚书令,政治地位基本仅次于荀彧的,当时曹爽集团可能是出于打压世家大族的需要,故意没让荀攸进,借口我都直接能想的到,毕竟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吗,受到牵连了。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曹爽在伐蜀失败后,估计不好意思再压制了,所以荀攸很快就被推进了太祖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