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曹爽在伐蜀失败后,估计不好意思再压制了,所以荀攸很快就被推进了太祖庙。

    嘉平三年(251)十一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於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

    这个事情是发生在高平陵政变之后了,那时司马家已经开始掌控曹魏大权,所以司马懿死后很快就得以配享太祖庙,并且还名列第一,毕竟当时是他长子司马师在掌权,大家都能理解的。

    不过说实话,司马懿在和诸葛亮差不多同一时期出仕的,在他投靠曹操后,地位并不是很高,基本以帮助曹丕夺嫡为主,所以司马懿和陈群等人都是曹丕的嫡系,曹丕上台后才成为了曹魏的核心大臣,而司马懿直到曹睿继位才开始真正的领兵作战。

    景元三年(262)是岁,诏祀故军祭酒郭嘉於太祖庙庭。

    郭嘉历史上死的比较早,虽然被曹操所信任,但地位并不高,官职仅至军师祭酒,是所有配享太祖庙中官职最低的。而且郭嘉在官渡之战后作为伐南派的代表可以说在战略上完败给了伐北派的二荀,他对于曹魏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都是可以谈谈的。

    那为什么郭嘉还能进太祖庙呢?这个事情实际上和当时的郭太后有关系。郭太后是曹睿的妻子,曹魏第三任太后,这个女人是不可以被小看的。当年曹爽等人准备谋变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将郭氏于软禁永宁宫,这就很充分的说明了郭太后的重要性。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能成功,和郭太后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

    而且郭太后本人并不是司马家的傀儡,虽然当年司马家已经做大,但从张缉谋变以及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等事情上,可以看出来郭太后在幕后是有所谋划的。

    历史上曹芳本来是想立自己宠爱的王贵人为后,结果郭太后强行要求他以张缉的女儿为后,后来张缉很快就准备政变推翻司马氏;司马师废曹芳时,本来想以彭城王曹据为帝,结果郭太后死后不同意,最后只得改为年少的曹髦,司马师问郭太后要玉玺时,郭太后也是就不给司马师,执意自己亲自交给曹髦;曹髦长大后,可以看出来一直力图恢复曹氏的,他在司马昭封公准备找其拼命,拒绝王经提议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禀报郭太后。

    要说郭太后对于司马家没有想法的话鬼都不信,作为明帝曹睿宠爱的女人,怎么可能没有两把刷子。然而甘露政变后,曹髦的疯狂虽然暂时阻止了司马昭的野心,但司马代魏的趋势还是没能改变,郭太后在此时选择送郭嘉进入太庙,应该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提醒司马昭自己还活着。可惜的是郭太后最终难逃一死,她死后,司马昭很快就封王了,并且不久后司马师就篡魏建立了晋朝。

    魏文皇帝於河南府,以太尉、寿乡肃侯贾诩,司徒、兰陵成侯王景兴,大司马、邵陵元侯曹真,卫尉、颖乡肃侯辛毗配。

    相对于魏太祖庙而言,魏文帝庙配享的人物并不多,影响力也不大,只有四位,分别是贾诩、王朗、曹真和辛毗。

    现在很多人无法理解贾诩为什么没能配享太祖庙,说明这个事情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曹操对于贾诩是一个什么态度,这点从曹操给予贾诩的官职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贾诩投靠曹操之初,曹操以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对其十分的感激,然而曹操攻下冀州后,却自己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然后一直就这样了。

    太中大夫这个职位只是九卿光禄勋的属官之一,而且还不是第一位的,排位要在光禄大夫之下,而贾诩投靠曹操之前就已经拒绝过尚书仆射的任命,担任过尚书和光禄大夫,所以曹操明显是将贾诩降职了,而且贾诩投靠曹操不是几年的事情,而是整整二十一年,曹操时期升官这个词就和贾诩无缘,曹操对贾诩态度都这么明显了,贾诩怎么可能还能进入太祖庙。

    贾诩直到曹丕上台后才翻身担任了太尉,后来死于任上,所以贾诩进文帝庙是很合适的。至于王朗、曹真也都是文帝麾下的重臣,只有辛毗地位偏低,不过因为历史上辛毗在世子的问题上一直支持曹丕,所以他和曹丕之间关系比较亲密,也勉强可以理解。

    除了荀彧、贾诩等人之外,还有许褚、董昭和满宠等人的落选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首先是许褚,他在典韦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安全,官职和地位要比典韦更高,比忠诚也不逊于典韦,结果典韦进了许褚反而没进,这让大家都有些不能理解。我个人认为典韦能进本身就是因为他有着特殊的原因,毕竟是他是为了救曹操而战死的,并不是靠着自身的资历和功绩,而当时典韦已经进了,许褚相对来说本来就是可进可不进的边缘人物,二人还有些重合,所以第二次许褚就没能进,而后面都是个人配享,以许褚的地位就更难进了。

    至于董昭,他的能力和地位都没有问题,但有亏于大节,所以也没能配享庭庙。

    满宠没能进就是真的彻底不能理解了。满宠要资历有资历,曹操到兖州后就辟满宠为从事,是追随曹操的早期人物之一,历任曹操、曹丕、曹睿以及曹芳四代,是极少数四朝元老之一;他要地位也有地位,地方上担任过征东将军,负责过南线战事,在中央做过三公之一的太尉;要功绩也有功绩,政治上担任过很多官职,都做的比较成功,军事上多次抵御孙权和江东部队,守卫疆土。

    只能说满宠死的时间有点不巧,是正始三年(242),大家没准觉得满宠刚刚去世,有点突兀就先没有选他,以后就没有以后了。后来满宠的孙子满长武还遭到遭王羡谄毁,为司马昭所恨,被考讯杖死。

    ps:前面两篇都是十七章结束,本篇应该没有这么多章了,后面再结束一下相关人物,晋代魏篇就此结束。

    :。:

第048章 魏国的大臣们 上() 
魏国作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麾下也是人才众多,这里将前文没怎么详细介绍的比较重要的魏国大臣们给大家再粗略介绍一下。

    历史上袁涣、张范、国渊、王修(王脩)、邴原、毛玠、徐奕、刘馥、任峻、王粲等人在曹丕称帝之前就已经去世,都是追随曹操的臣子。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东汉末年官员,出身“陈郡袁氏”,为司徒袁滂之子。他早年曾任郡功曹,后被公府征辟,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汉末战乱时,袁涣流寓江淮一带,初被刘备推荐为秀才,后为袁术所用,再投吕布。吕布曾经要求袁涣写信侮辱刘备,被袁涣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建安四年(199),曹操率兵剿灭了吕布,袁涣又转投曹操,曾经劝曹操开放民屯对于百姓的限制,容许百姓们自由离去。后拜沛南部都尉,后又任谏议大夫等职,在任上尽心尽责,以敢谏直言称名。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袁涣任郎中令,代行御史大夫之职。在职数年后,袁涣去世,曹操为其流下眼泪。

    张范,字公仪,河内脩武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出身于名门世家,曾经劝阻袁术称帝。

    后来成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官员。性格恬静乐道,不爱荣华、名利,他不追求官职,喜欢帮助穷人,家无余财,内外的穷人、孤寡都十分敬重。对于外来所赠更始终不用,当张范死去后,将其全部归还。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他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中原,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

    曹操推行屯田制后,曾经令国渊负责处理屯田事宜。国渊发挥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员跟进,更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短短五年间就令到国家仓廪丰实,百姓亦能安居乐业。曹操征伐关中,留国渊作后勤,担任居府长史,统摄府中诸事。不久,田银、苏伯于河间造反,将军贾信破之,田银属下千余人众请求投降,程昱劝曹操不诛降众,国渊亦认为请降余党并非首恶,为其求赦,结果这千余人都得以保命。后来国渊任职太仆,位列九卿,最后卒于任内。

    王修,即王脩,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官至大司农郎中令。

    历史上孔融有难,王修第一个支援,后袁谭不听其劝谏执意和兄弟袁尚开战,曹操来袭后,王修日夜兼程来支援袁谭,最终还是来晚一步,他的忠心为曹操所认可,后来对肉刑持反对意见,严才反叛时,王修带人支援曹操,最终病逝。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东汉末名士、大臣。他年少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后渡海到了辽东,帮助刘政脱困。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曹操曾经准备让自己爱子曹冲和邴原的女儿合葬,被其拒绝。

    建安十五年(210),邴原担任丞相征事,经常陪伴在曹丕左右,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因战乱而打算到荆州避乱,但中途知道刘表政令不严明,因而改往鲁阳。后来投靠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得到曹操的欣赏。

    后来毛玠与崔琰主持选举,所举用的都是清廉正直之士。而毛玠也很廉洁,因而激起天下廉洁之风,即使尊贵得宠的大臣,衣着车辆都不敢太奢华。毛玠和崔琰一改朝中风气,令曹操大为赞赏,曹丕也亲自去拜访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