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家之心-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一切,则是建立在美国超脱与其它国家的军事实力上,而军事实力用什么来支撑,用的是钱,用的是科技。

    说道理,从一战开始一直到二战结束,经过了如此漫长的时间,美国才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建立有利于自己的世界体系。

    虽然许多任总统,都是对于这个体系修修补补,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体系的强大之处。

    而万户则是利用这个美国人已经开始倦怠的时期,用电子游戏机作为突破口,最后撕开了智能手机这样一个大口子。

    智能手机这种结合了工业生产,以及互联网的玩意,在许多人看来就是未来的趋势。

    像是还在努力的搞家用游戏机,想要从书房占领客厅的微软,见到万户手机一代与二代的持续热销,都开始有危机感了。

    因为微软不惜工本的投入,数十亿美元的亏损眼睛一眨都不眨,为的就是抢占用户更多的时间。

    而从社会调查来看,占用普通人时间最多的除了电视,就是电子游戏机了。

    电子游戏机主机简直就是一个吞噬时间的时期。

    微软从一开始想要做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主机,而是一个拥有游戏主机所有功能的电视机顶盒。

    用户想要观看节目,都需要从微软这里路过一下。

    如此一来,微软就有更多办法影响用户,让用户按照微软希望他们消费的方向去消费。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市场,从而达到更大规模的盈利。

    整个算盘打的不可谓不响,但是问题却还是有很多很多。

    但是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万户手机的突然爆发。

    要知道,人类发展科技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类的懒惰。

    对于懒惰的人类来说,瘫在沙发上看电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原本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在有了万户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电视节目、电影、看一切想要看的事情。

    甚至,就连玩游戏,都可以趴着玩,仰着玩,老汉推车的玩。对于广大的玩家们来说,这可比正襟危坐的玩主机游戏要轻松多了。

    并且,由于主机游戏越来越强调沉浸式体验。

    说实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已经是社会中流砥柱,很难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去玩一款游戏,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因此

    玩家们更喜欢玩万户手机上那些可能不是太需要操作,甚至不是太需要脑子的游戏。

    对于玩家来说,他们有时候不在乎自己玩的是什么,他们在乎的仅仅只是谋杀时间。

    而对于那少部分对于电子游戏质量有着比较高要求的玩家,他们固然会万微软的凶箱游戏,但是也不代表他们不会玩万户手机平台上的游戏。

    这是一个被包含和饱含的关系。

    万户手机因为他的特点,就注定这台机器,会被许多人拥有,会被许多人使用。

    甚至,对于这些许多人来说,他们许多时候,都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必须要有万户手机这个玩意。

    或许,是因为所有人都有,他们也要有。

    或许是因为

    总之,虽然谷歌出品的手机,比万户的手机便宜了不少,但是销量虽然还行的同时,却也没有威胁到万户手机。

    因为,谷歌手机才推出多久,虽然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但是整个应用的适配,以及生态环境的简称,需要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

    当然了,谷歌也在联合许多手机硬件厂商,开始一拥而上,企图分割万户手机开发出的这一片蓝色的汪洋了。

第六十二章 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只能随波逐流() 
奶(和谐)头乐理论,虽然有人说是有人炮制出来的,是一些无良记者想要搞一个大新闻。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也有符合历史发展内在逻辑的一面。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一些庸才。是不包含贬义的庸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脑子就宛如一团浆糊,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不知道怎么做事情。

    头脑没有条理性,哪怕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让他们用简介的话语描述出来,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这些人,又是消费的主要群体。

    甚至,有一些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人,看起来很蠢的产品,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却甘之如饴。

    对于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人来说,或许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

    但是对于这百分之八十的人来说,让他们努力工作,还不如给他们一些廉价的娱乐,让他们沉浸在其中算了。

    他们甚至甘愿当做韭菜,被一次又一次收割。

    如果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做,他们也会一脸迷茫的说,他们也不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没有一技之长,甚至连小时候接受的教育,都是十分劣等的教育。

    在他们的人生中,甚至都没有接触过那种智商在线,能够理性客观分析问题,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去执行的人。

    在他们的人生中,绝大多数的人,人生活着的目标,都仅仅只为了满足一些低劣的要求。

    哪怕就是在美国这样世界首善,拥有最多财富的国家。

    这里的年轻人们,还能时不时来个开水挑战。

    他们难道不知道开水浇在身上很疼么?

    他们当然知道。

    当时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这样可以获得达尔文奖的事情。

    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似乎吸引了别人的眼球,就很厉害了一样

    在中国,这样的事情一样存在。

    最直观可以观测的地方,就是某个名为手快的软件。

    这里面展示的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通生活。

    这里的播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

    而是农民,是工人,是农民工,是每天朝九晚五开大巴车的司机,是各种各样普通的人。

    在这里,就能看到绝大多数的人,吸引眼球的办法,都是以伤害自己为代价。

    例如吃各种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生物。

    他们利用自己的智商下限,去吸引眼球,并且还有一群人叫好还想看。

    足以说明,中国也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家。

    远远做不到六亿神州皆尧舜,绝大多数人甚至连分辨好坏的能力都没有。

    他们没有一个自由独立的意志,他们分辨好坏的依据,不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客观判断。

    而是来自于身边的人的看法。

    就像是一个村庄里,所有人都说谁谁谁有什么问题,这家的人,似乎就不会去思考真的没有有这个问题,而是直接确认有这个问题,并且不想着去解决问题,而是去逼迫。

    于是,便有各种各样的自杀方式。

    在老式建筑还有房梁的时候,上吊的就多,在拥有老式水井的地方,投井的就多,当百草枯这种除草神药普及的时候,喝农药的就成为了主流。

    乡村的自杀,从来都没有情调,没有创意,永远都是因地制宜。

    而许多自杀的人,原本是不需要自杀的。

    仅仅只因为一个个莫须有的传言,被逼迫的只能自裁。

    在大众媒体被少部分精英所把控的时代,真实的乡村似乎永远没有机会展示出来,似乎中国就真的一片和谐欣欣向荣。

    然而,当互联网突然有一个缺口,给人们窥视到乡村的途经之后。

    就会发现,组成这个国家最基本的主要群体,不是那些在城市里,在吹着空调的办公室里拍脑袋拍屁股拍大腿想政策的人,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看起来愚钝的人。

    这些人说他们单纯,他们也单纯,说他们是刁民,他们也是刁民。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连好坏都无法分辨。

    做好事儿的人,做有益于他们事情的人,会被当成是坏人唾骂,而那些坑害他们的人,却会被他们拥戴。

    当然了,在新形势下,最普遍的还是看谁家里的人多,谁家里的青年男人多,谁就是村子里的老大。

    所谓的思想,没有什么卵用。

    批判的武器,永远没有武器的批判来的直接。

    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城市里的精英们,指责乡村重男轻女是愚昧是无知,指责一家生几个娃是愚昧是无知。

    他们或许真的愚昧,真的无知。

    但是他们却知道,男娃少,就要被欺负,也许连种地的水源都争夺不来。

    只生一个娃,看似很美好,但是人少还是要被欺负。在他们被欺负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就算是知道了,高高在上的家伙们,也会上嘴唇碰下嘴唇提出一些根本不符合现实的解决方案。

    从诸多方案中做出一个选择,成本最低,见效最显著的,改善生活,免受欺负的办法,就是多生娃多生男娃。

    当然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内卷。

    还是因为土地的承载能力有限,而人有有点多了,所以才会引发这样的问题。

    像是同样一生生一串的美国,就没有人指责他们愚昧,要让他们优生优育。

    因为,相对于美国广大的土地,美国人的数量的确不多。

    再加上他们可以收割全世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的生活状态,要比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幸福很多。

    只是,这是一种不允许他们有梦想的幸福。

    当他们想要更进一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天花板,不管努不努力,都在那里。

    不会因为努力了,就变得更高。

    也不会因为不努力就更低。

    从出生开始,似乎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

    像是在暴力的贫民窟长大的黑人,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